“奥雷尔·科扬的“阴影””,《眼睛》第 499 期,1998 年 9 月:“如果说科扬的画作有时呈现出抽象的外观,那么现实始终存在,在表面之下,艺术家只是以诗意的意图营造朦胧感,呈现一个物质世界,尽管不可捉摸。”
埃里克·苏切尔 (Éric Suchère),《奥雷尔·科扬的风流青年》,载于 1995 年的 Beaux-Arts 杂志:“从粗糙到光滑,从拍打到爱抚,所有可以想象到的纹理,所有在表面印象色彩的不同方式都被使用。色彩在画布上相互斗争,摩擦、碰撞,令人眼花缭乱。这种对绘画内部结构的破坏可以与乔伊斯文本中的“意识流”概念相媲美,即把听觉、嗅觉和视觉等多种感觉聚集到一个相同的角色中,并展示它们是如何扰乱思维过程的。在奥雷尔·科扬的作品中,画布就是感受器,色彩则是感觉的载体。他的绘画看似低调,实则暴力,不像私语,而是一千声尖叫同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