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拓展丨Vol.09-文艺复兴 手法主义 巴洛克 法国古典

学术   2024-07-06 17:01   上海  


抽丝剥茧——

是厘想理论拓展系列的目标

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

帮助同学们串联不同文化的

建筑思想和艺术风格

并能借鉴历史经验

以此提高设计的文化意识


今日带来系列概述部分

文艺复兴 手法主义 

巴洛克 法国古典


👉理论拓展往期推荐👉more



一、文艺复兴的时间分期


1、 早期:15世纪,以佛罗伦萨为中心,代表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

2、 盛期:16世纪,以罗马为中心,代表建筑师阿尔伯蒂

3、 晚期(手法主义时期):以威尼斯、维琴察为中心,代表建筑师帕拉迪奥


注意:有部分建筑师如帕拉迪奥、米开朗基罗,横跨两个时期。




二、对文艺复兴的基本认识


1、 概述

1) 约1350-1550,发源于意大利

2) 崇尚理性精神,以人为本,从信仰共同体转向知识共同体


2、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1) 人是神在世上的自然体现者,人有能力考查、理解自然的存在

2) 美与和谐由上帝创造,包含理性法则


注意:文艺复兴是罗马复兴而非希腊复兴,文艺复兴对古典建筑语言的发展把古典的建筑传统继承下来。


3、 科学的发展:透视学出现并开始传播



4、 建筑理论的发展

1) 建筑被认为是一种数与几何的科学,体现宇宙秩序

2) 建筑的美基于各部分之间的和谐比例关系

3) 阿尔伯蒂:创造了建筑师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

 


三、建筑师、理论及作品


1、 达芬奇

1) 认为最理想的平面是圆形,与人体比例有关又是最完美的几何形

2) 中心化平面思想的来源,最早尝试圆形平面教堂。

 

2、 布鲁乃列斯基

1) 透视学的展示:最早研究建筑如何通过透视学呈现。



2) 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

1】 穹顶建造的意义:塑造城市的纪念碑,象征城市的形象;

2】 开创性的设计:采光亭,118米的高度,奠定了以后采光亭的形式特征;

3】 结构设计

穹窿的直径:42.4米

参考了古罗马的穹隆,充分吸收了拜占庭帆拱鼓座的建造技术,采用肋骨拱的技术和尖券,同时也充分吸收了哥特建筑的建造技术,进一步发展了肋骨拱。



3) 佛罗伦萨育婴院,安农齐阿广场

1】 功能:收留孤儿、婴儿的慈善机构

2】 与城市的关系

通过券柱式,在城市公共广场空间中创造了非常漂亮的立面(文艺复兴首创)。

立面形式不仅秩序化、更加优雅,而且开敞了建筑的立面空间,使得建筑与公共性的界面之间形成了重要的连接——柱廊,成为安农齐阿广场重要的立面。



4) 巴齐礼拜堂

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都纳入几何秩序中。

真正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几何秩序



3、 阿尔伯蒂

1】 历史贡献:通过著作、研究重新建立了建筑师的职业地位

古典的建筑理论是建立自身理论和建筑艺术的起点,而并非回到历史


2】 教堂探索

1}圣弗朗西斯科教堂

为原有的中世纪教堂做的立面设计

使用古典柱式、拱券,有一些罗马风的特征,并未解决中殿、侧廊高差关系与凯旋门立面之间的矛盾。



2}新圣玛利亚教堂

进一步探索“横向有秩序的展开”和“纵向高耸的中殿空间”之间的关联性

高耸的中殿空间采用了类似神庙的立面,中间摆放了中世纪的玫瑰窗

中殿、侧廊与入口的关系变得清晰,整个立面局部与整体纳入到几何的秩序当中,是文艺复兴建筑师所追求的美学理想

拱券+几何形+玫瑰窗+神庙的立面,奠定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立面形式,一直影响到巴洛克教堂立面的设计。



3}圣赛巴斯蒂安教堂

神庙与教堂立面结合;

建立在基座上,但是中殿侧廊关系还不够清晰。



4}圣安德烈教堂

古典建筑神庙的立面形式+古罗马凯旋门的立面形式。

内部空间的完整性、连贯性的建筑语言发展得非常成熟,檐部、券柱的形式(拱门)、壁柱之间都纳入到秩序当中。



4、 伯拉孟特

1】重新诠释了人、神、宇宙之间的关系,建立了anthropomorphic 神、人同性论,而中心化平面教堂的意义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与宗教信仰的和谐


2】坦比哀多小教堂

第一次实现了整个教堂从平面到立面,所有部分都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中,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第一次建成中心化的平面,真正开始了中心化的平面空间与建筑语言之间的整合关系,影响了文艺复兴时代教堂的纪念碑——圣彼得大教堂的建造。



5、 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过程

1】 最初方案:伯拉孟特

非常典型的体现出达芬奇构想的中心化平面,呈现出理想、有秩序的中心化形制


2】 改进方案:米开朗基罗

空间塑造更加强烈、紧凑

穹窿顶的建造继承了伯鲁乃列斯基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基本语言,吸收了坦比哀多纪念堂的形式

  鼓座采用双柱的形式,(双柱是文艺复兴开创的语言),穹窿顶秩序恰当,采光亭与穹窿顶融合一体。



3】 改进方案:玛丹纳

应教会要求,在米开朗基罗方案基础上加门廊,形成拉丁十字巴西利卡。

拓展:可结合中心化空间意义的转变一起复习。

 

6、 帕拉迪奥

1】 代表作:《建筑四书》


2】 维琴察巴西利卡(帕拉迪奥母题)

1}两个层次

壁柱之间的层次——转角处采用双柱(实际是三颗壁柱,有一颗共用);

券、柱之间的层次——采用双柱;

两个层次之间开设两个圆洞。


2}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中世纪大厅开间宽度不一致

解决方案:转角处最后一个开间采用双柱的形式,开间的跨度缩小

通过两个层次的构图,即内部层次柱子位置的调整,使得每个开间宽度一致;

采用大小不一的两个层次,巧妙的缩小了券、柱的宽度。



3】 圣马焦雷大教堂

阿尔伯蒂设计的圣安德烈教堂,虽然解决了中殿与侧廊的关系、文艺复兴建筑秩序与立面的融合,但是没有解决“中殿筒形拱高耸的空间”与建筑立面之间的关系。

解决办法:双重立面/叠合立面,把中殿的高度和侧廊的高度全部容纳到立面的关系当中,中殿与侧廊依然形成了有秩序的关联性。




四、府邸建筑


1、 鲁切拉府邸,阿尔伯蒂

与中世纪的城堡相比,是一种新的秩序,新的形象,成为了城市空间的建筑;

建筑师已经开始自发的寻找建筑的功能特征与秩序之间的关联性。


2、 美第奇府邸,米开罗佐

围合式的内院与底层的柱廊形成一个整体。


3、 斯特罗齐府邸,桑加洛


4、 法尔尼斯府邸,小桑迦洛

不仅立面、院落,还包括从城市空间进入府邸院落之间的入口序列,都设计的更加完整,连贯,有序;

入口序列的拱顶、柱廊纳入到秩序当中,呈现出完整性、连贯性;

采用了壁柱和双柱的转角处理方式,既满足了连续性的檐部,又满足了连续的券柱;

第三层立面的设计者——米开朗琪罗。



5、 圆厅别墅

1】 意义:实现了比较理想的别墅形式,完善了世俗建筑立面的形式,是世俗建筑的理想模式。


2】 依据:古典建筑神庙的立面


3】 空间形式:

体现出文艺复兴中心化平面的理想。

以圆厅空间为核心,周围展开辅助空间的序列,核心空间与辅助空间之间形成完整的秩序,呈现了古典建筑理论里对最理想空间的解释。

四个立面和谐一致。

中心穹隆顶的空间、门廊空间与景观的关联性,门廊前的雕塑与乡村景观联系。

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局部与整体都在一个系统当中,通过恰如其分的比例关系,达到建筑的均衡。



拓展:柯林罗对帕拉迪奥的梅尔肯顿别墅和柯布西耶的拉罗歇别墅的分析。



一、手法主义的背景


1)在实践探索中,将古典建筑语言进行灵活的扩展使用,把古典建筑的语言运用到广泛的建筑类型当中,将古典建筑的语言推广到非常丰富的程度

手法主义并非放弃建立清晰秩序,而是寻找更多手法应对现实的复杂性


2)手法主义是形成巴洛克建筑的重要过渡阶段。



二、建筑师与建筑探索


1、 帕拉迪奥

1】 圣马焦雷教堂

用双层立面的手法解决教堂形式中中殿和侧廊高度不一的问题,是手法主义的开端


2】 奥林匹克剧场

舞台使用街道作为背景,第一个将露天剧场转化为室内剧场,使用了透视学方法以塑造空间。

 


2、 米开朗基罗

1】 劳伦齐阿纳图书馆

创造性地使用楼梯,解决了不同高度空间之间连接方式的问题。塑造了宏大的入口空间(此前并无使用楼梯塑造空间的先例)。

  门厅入口空间的立面使用了很高的基座,基座之上的图书馆立面与整体界面之间形成了连贯的整体。

采用双柱的形式烘托入口,为了突出双柱,通过断裂的檐部关系,使墙面形成凹凸关系,呈现出立面空间的雕塑感和强大的表现力,成为入口空间的核心

 


2】 卡比多山市政广场

由于中心的广场形式已经无法做成理想的圆形,进而产生了解决空间矛盾的和谐形式—— 椭圆形,椭圆形空间不仅形成了广场的中心,以便于烘托古罗马皇帝的骑马像,而且还与梯形的广场空间形成巧妙的关联,进而形成完整的整体。

透视学的应用,倒梯形的广场,视觉上拉近了空间的距离,突出中心空间。

对主体建筑的立面进行重新设计,采用了高大的基座,烘托出建筑在广场空间的主导性。

建筑是为城市而建造,整个建筑立面的设计是为了形成城市的广场空间。

注意: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是城市文明的产物。



3、 姗索维诺

1】 圣马可广场的改造

广场主要建筑:圣马可教堂,威尼斯总督府,钟塔,旧市政厅,新市政厅,圣马可图书馆。

拆除了与钟塔并置的建筑,将钟塔分离出来,并由60米增高到100米,扩大了广场空间,烘托了钟塔,并使得整个广场以钟塔和教堂为核心。

在广场的端部设置两颗柱子,界定了广场空间

圣马可广场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客厅。



4、 帕鲁奇

1】 麦西米府邸

为兄弟二人建造,有两个部分构成。

虽然受到街道形式的制约,但通过灵活的空间组合,形成完整的内院空间。

入口的错位处理:建筑沿街立面中突出的门廊入口所形成的中心轴线与兄弟二人各自府邸空间的轴线有一种错位的关系,即对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进行了灵活的错位处理。



5、 罗马诺

1】 茶宫

采用合院的形式,将围合内院的一个立面,完全朝景观方向开敞。

应用双层立面,把连贯的檐部断开,立面的设计更为灵活。

侧廊开敞,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府邸的封闭,体现了建筑语言运用的开放性。



6、 维尼奥拉

1】 尤利亚三世别墅

打破了建筑的完整性和方形内院的形式,采用半圆形与方形结合的内院形式。

依照地势布置台阶式院落,层层递进。


三、手法主义的特征


1、平面组织:中心化平面的纵向延伸和中心加长的椭圆形平面。

原因:椭圆形空间可以应对空间的不完整性和复杂性但同时具有中心感。


2、立面形式:古典柱式的灵活使用。


3、空间环境建筑与外部空间交融。

建筑与城市空间融合——卡比多山市政广场(米开朗琪罗)。

建筑与自然(园林)空间渗透——茶宫(罗曼诺)、尤利亚三世别墅(维尼奥拉)。



一、历史背景


1、“巴洛克建筑在整片墙壁呈波状起伏弯曲,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概念。巴洛克式的动感不是已经形成的空间所表现的,而是一个形成空间的过程”


2、关注点的变化:从风格特征到空间特征,巴洛克建筑不仅仅局限于创造形式,更主要的是形式的创造是为了塑造空间,而空间的塑造有社会宗教的意义


注意:

巴洛克之父:米开朗基罗



二、建筑师及作品


1、 维尼奥拉

1】 耶稣会祖堂(巴洛克的第一个建筑),立面设计:泡达

古典建筑的清晰性越发的模糊。

打破古典建筑语言严谨的秩序,进行打破常规的形式处理,例如山花的嵌套,凹凸的处理,檐部的打断,形成戏剧性的建筑形式。

建筑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形成更加复杂的关系。



2、 伯尼尼

1】圣安德鲁教堂:和圣卡洛四喷泉教堂在一条街道上,互相间隔几十米。


2】 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及内部的青铜华盖。


3、 瓜里尼

1】 理论:无限性

要用几何的形式表达接近无限的可能性,用科学的物质方式呈现宗教意义。

传统比例上升到普遍比例。


2】 圣洛伦佐教堂

吸收哥特肋骨拱的经验,穹隆第一次做成光层层渗透的形式。



4、 卡拉缪尔

1】 投影几何术

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完全打破以往建筑的范式和形式的特征。

把各种复杂的要素进行流畅的连接和整合,形成动感、戏剧性的空间


5、 波洛米尼

1】 圣卡罗四喷泉教堂

街道与教堂形成的轴线并不垂直,因此在入口处,利用不同的弧线,将街道的轴线方向进行调整

教堂空间有限,难以建造中心穹隆、巴西利卡式的空间,因此波洛米尼将入口、巴西利卡式的空间、祭坛全部融合在一起,表面看似是利用不规则的墙面进行连接,实际暗含几何关系

教堂建筑是用作塑造城市空间,形成城市中引人注目的焦点。

十字路口的四个转角都设计了喷泉(教堂基地的转角放置一处喷泉),尽管空间有限,但是四个喷泉围合的中心空间,形成小型的广场



2】 圣伊芙教堂

反向弧形的形式以便于迎接教徒进入。

穹隆、檐部、墙壁的连接,使得垂直向高耸的特征更加强化,直接引向采光亭

平面仍然具有清晰的几何关系,精心处理连接方式,形成多样的形式。

采光亭做的很大,与古罗马反弧形的檐部有关。

融入了文艺复兴建筑和巴洛克建筑的特征。




三、城市广场

1、 纳沃纳广场

波洛米尼:圣阿涅斯教堂立面改造

伯尼尼:四河喷泉及方尖碑



2、 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

1】 教皇重振天主教的地位,圣彼得大教堂作为天主教中最为重要的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联,需要建造宏伟的广场和高耸的方尖碑,来烘托教堂的重要地位,并且尽可能的吸引教众。


2】 设计师伯尼尼: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室内装饰、华盖。


3】 广场的形状为倒梯形与椭圆形的组合,兼容聚集性和开放性,形式像天主教伸开双臂将所有人拥入怀抱,中心的轴线由方尖碑来塑造


4】 整合了进入教堂的广场空间、巴西利卡的仪式空间、穹隆下的祭坛空间、圣坛之间的序列关系,将圣彼得大教堂作为世界天主教中心的地位,及其宏伟又极具吸引力的空间形制呈现在世人面前,建立了教堂与罗马城乃至世界的联系。



3、 波波罗广场

1】 设计师:封丹那


2】 道路所形成的街区,即教堂基地大小并不一致,通过巴洛克的手法,建造了两个教堂,一个平面形制为圆形,一个平面形制为椭圆,使之看起来大小一致,形成中心空间,达到视觉引导的效果。



4、 西班牙大台阶

1】 设计者:斯帕奇


2】 既作为交通空间,又作为公共广场空间,整合了不同方向、不同关系建筑之间的关系。


3】 两侧的主干道、教堂、方尖碑都不在一条轴线中,由不规则形制的广场贯穿在一起,而正是由于广场不规则的形制,可以从视觉上,使得这些元素形成连贯的轴线空间,使得人们在穿越广场的过程中,一直有一种面对教堂的视觉感




四、巴洛克的相关理论

1、 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史》,巴洛克与文艺复兴的区别

线描的和图绘的;

平面的和纵深的;

封闭的和开放的;

多样统一和整体统一;

从绝对清晰到相对清晰。


2、 诺伯格舒尔茨《西方建筑的意义》,巴洛克空间的特征

包容性,伟大的综合;

主导的中心;

无限的伸展/空间的拓展性;

劝导性/引导性;

交流性;

复杂但是综合的。



一、代表建筑


1、 尚堡府邸

1】 比于中世纪的城堡,形成了秩序化的空间,由中心空间为主导,有序展开的空间布局


2】 形成了有序的水平向立面形式的展开—三段式、中心与两侧的对称关系、窗子的布局,具有清晰化的秩序,明显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


3】 中心楼梯的设计:达芬奇

  


2、 枫丹白露宫

1】开始体现出法国文艺复兴建筑的特征,虽然依然具有中世纪防卫性城堡的缩影,但屋顶、屋身、建筑的入口等关系逐步清晰


3、 麦松府邸

1】意义:麦松府邸是形成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特征的重要开端。


2】 三段式的形式特征,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影响,但完全不是文艺复兴初期建筑的理想形式—严格遵循立面的比例秩序,而是灵活的布局和展开。


3】 灵活的使用古典建筑的语言:通过檐部、柱式有序的展开,将每一层的建筑要素贯穿起来,形成呼应关系。

  


4、 维康府邸

1】 作为社交场所的会客厅成椭圆形的空间形制,更加气派与考究,形成了有天顶画的穹隆空间


2】 功能分区更加细化和复杂,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分开


3】 轴线长度接近1公里的花园,园林的形式以几何形慢慢延展,在收尾处,进行抬高场地的处理手法,并在中间设置雕塑


4】 法国的府邸建筑开始了建筑即面向城市打开,又朝向园林打开的空间序列关系,建立建筑与广阔空间的关系。


5】 维康府邸形成了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特征的完整概念



5、 凡尔赛宫

1】设计师:

建筑:勒伏、 J.H.孟莎(镜廊)

室内:勒勃亨

花园:勒.诺特


2】轴线长:3km


3】以宫殿为核心,一面连接城市,一面连接园林,形成完整的系统。


4】巴洛克空间特征是整合所有的元素,融入到完整的体系当中,在罗马具有宗教的意义,而在法国则是绝对君权的象征,空间具有等级划分。



6、 卢浮宫东立面

1】 卢浮宫东立面不仅建立了具有纪念碑意义的建筑艺术特征,而且还是代表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高峰的作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真正的典范,完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要素与法国民族传统建筑要素的融合;


2】 建筑面向城市的立面,采用三段式,中间一段利用巨柱的形式


3】 进一步将柱廊建造成具有力度、严谨的形式特征,并且形成强烈的光影效果,甚至为了强调柱廊的效果,采用双柱的形式,体现出从手法主义到巴洛克时期建筑语言的转换


4】 立面具有非常清晰的比例关系:中间与两侧的关系,三段式的形式相比文艺复兴时期更加辉宏、具有纪念性


5】 整体与局部都纳入数与几何的秩序当中。


 

7、 恩瓦利德教堂(巴黎荣军院)

1】 古典主义的第一个教堂。


2】 纪念性建筑的基本语言——穹隆顶。



二、城市规划与广场

1、 多菲纳广场

古典主义的第一个广场。


2、 孚日广场

建筑的建造具有统一性,广场内部的住宅、商铺与广场外部作坊相连接,具有城市空间的概念。


3、 旺多姆广场

广场中心为纪功柱,并且住宅与底层商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三、洛可可

1、又称为“路易十五式”,是一种主要体现在室内的装饰风格,追求细腻的情调,常采用水草、涡卷等曲线主题。


2、代表作品:巴黎苏比斯府邸沙龙,勃夫杭。



 

四、建筑理论


1、 库伦贝尔与皇家建筑学院

1】 由皇家或者统治者,从宫廷开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动,并且建立了有组织的学习方式——学院派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现代建筑学。


2】 1671 年,成立皇家建筑学院。

 

2、 布隆代尔

1】 贡献:建立一种建筑理论:一种正确有效的标准,形成建筑的至尊地位。


2】 作品:《建筑学教程》。

 

3、 佩罗

1】佩罗对古典原则的挑战:质疑绝对比例秩序的存在。

主观美和任意美的区别,美的部分标准是主观形成的,美反映社会认识的一致。

真理的实证性,被科学证实的理论才是真理,与古典思想中美是客观真理不同。


2】内容

客观美——客观性原则:坚固,卫生,适用

主观美——主观性原则:美感,权威,习惯

 

*布隆代尔与佩罗的论战:


不同点:

比例源于自然,绝对的美,恒古不变


比例是建筑师们约定俗成的、天赋与经验的产物

存在标准比例原则,来自古人

不存在标准比例原则

建筑与人体的类比


质疑建筑与人体的类比

建筑与音乐的类比


 质疑建筑与音乐的类比

比例原则不变而建筑形式进化

审美的变化带来比例的变化


相同点:对哥特式建筑的认同:哥特式建筑中也存在源自自然的比例。



五、法国古典主义的特征总结


1.  理性,纯净性,纪念性;

2.  严格的、普遍的柱式建筑,与同时期的巴洛克建筑形成对比(文艺复兴的影响);

3.  强调比例,几何构图和“素描”式的形体美:简洁、完整、统一;

4.  立面常用竖三段、横五段;

5.  巨柱式成为立面构图的主要手段,底层常常处理成基座,形成了一套程式;

6.  创造了大尺度纪念性建筑的新形象,影响了18-19世纪的学院派建筑。



厘想课程咨询

厘想考研交流群

厘想设计教育
由多位同济、上交建筑考研状元联合打造的厘想计划, 专注同济/上交/上大建筑考研。我们具有创新精神,追求设计本质, 我们相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