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于物联网的大输液安全核查系统

学术   2024-11-25 18:25   北京  

案例分享

2022年度医疗信息化管理类创新入围案例

案例名称


基于物联网的大输液安全核查系统

申报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案例概述

2023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提出医院要充分应用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进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临床一线护士工作负荷。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积极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患者静脉输液安全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为此我院研发了基于物联网的大输液安全核查系统。本系统借助物联网,将患者信息、医嘱信息、药品信息进行编码、识别、监测,通过移动终端分别扫描医嘱码、大输液二维码,实现配药环节的智能化核对,突破人工核对壁垒,提高了静脉输液安全核查质量、减少了用药错误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解决问题

静脉输液治疗是医疗行业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配置药液是静脉输液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配置药液前的核对依靠护士的人工核对,即护士将医嘱单与药物的名称、规格、用法、时间、有效期、生产厂家等信息进行核查。人工核对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查对缺陷。因为查对缺陷导致的用错药、使用过期的问题时有发生。WHO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不安全用药和错误用药受到伤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20亿美元。

对患者而言,用药错误发生会造成患者医疗期限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对医院而言,不良事件的发生会导致医疗纠纷,影响医院声誉。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亟需改善人工核对作为唯一核查方法的现状,应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核对的效率及正确率,守护患者“针尖上的安全”。

创新内容

 创新点一:多部门协作、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护理部、药学部、信息处等多部门合作,打通院内环节,使各部门的“信息孤岛”串联,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医嘱信息的多部门共享,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安全多保障。

创新点二:结合输液场景、定义二维码信息。首次结合输液场景定义数据模板生成大输液二维码呈现大输液的药品信息。大输液二维码信息包括医保码、有效期、药品条形码、生产厂家、药品名、规格。大输液二维码让智能扫码、核对成为可能。

创新点三:借助物联网、实现智能核对。借助物联网,将患者信息、医嘱信息、药品信息进行编码、识别、监测,以实现配药环节的智能核对,达到WHO提出合理用药遵循的5right原则。

取得成效

该系统提高护士核对准确率,在配药环节将护士核对大输液正确率提高至100%,提升护理质量;

提高护士核对效率,单次配药前大输液核对时间从7.5秒下降至4.75秒,减少2.75s,节约护士工作时间,节省人力资源;

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院形象;

提高患者静脉输液治疗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往期推荐


泰安市中心医院:绩效考核智能指标分析系统

申康中心的大数据训练设施是如何做的?

上海龙华医院:中医医院运营绩效管理,重点做了这件事儿

上课!今天我们讲LLM(大语言模型)的前世今生

如果您认为文章内容有意义,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中国数字医学
传播数字医学发展动态,发布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