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朝确立“郡县制”后,河间作为郡一级行政单位曾长期存在,后来又一度沿用瀛州之名,自北宋年间撤州置府以来,虽在金元时期短暂改为河间路,但到明清时期又长期使用“河间府”,并以“京南第一府”闻名后世。当年撤州置府,还有一段前因后果的历史故事。瀛州地名的使用始自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分冀州、定州的部分区域设立瀛州,治所在赵都军城(今河间市区),河间郡隶属于瀛州管辖。隋代初期,隋文帝尽废天下之郡,只设置州,以州领县,至隋炀帝时又废瀛州,复为河间郡,到唐代又设置为瀛州,一直沿用至北宋初期。宋太宗曾挥师北伐,却无力收复燕云旧地,于是将尚在手中的瀛州、莫州部署重兵把守,防止辽国南侵。瀛州距宋辽边界不远也不近,于是成了北宋御辽的指挥中心。北宋时代的行政层级,最高一级为路,其下为府、州、军、监四种,府地位最高,州次之,军、监最低,县为第三级。路一级常置安抚使一职,俗称“帅司”,由本路最重要的州府长官兼任。当时的瀛州本属于河北路,下辖河间、束城等县。至庆历八年(1048),为边防需要设置高阳关路,路的安抚使由瀛州知州兼任,作为防御辽国的第一道防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为高阳关路的治所在瀛州,时人提及“高阳关”“高阳”时,通常是指瀛州。高阳关与霸州益津关、雄州瓦桥关并称“三关”,世为为兵家必争之地,清代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高阳关与“与瓦桥(关)、益津(关)互相联络,而高阳实为根本,控扼幽、蓟(二州),戌守特重。”下图,河间高阳台遗址,北宋时曾经巍峨高大,每逢夕阳西下,台映水中,景色美不胜收,时人称为“高台晚照”,是昔日“河间八景”之一。(图片来源:诗经斋主)对于国都以及地位重要的州,北宋朝廷常改置为府,以示重视。鉴于在高阳关路派驻重兵把守边境,瀛州在宋辽对峙中占据特殊地位,由“州”升为“府”,级别不变,但地位却更加尊崇,也是合乎逻辑的。《宋大诏令集》汇集了北宋时期颁布的皇帝诏令,其卷一五九保存了宋徽宗关于瀛州撤州置府的诏旨,名为《建瀛州为瀛海军河间府御笔》:“瀛于北道,地大物众,宿兵置师,旁制支郡。其所统属沧、冀等州皆为节藩,而尚仍旧贯为防御州,重轻不伦,可以瀛州为瀛海军节度、河间府。”该文大意为:瀛州在国家北部边境,地大物博,驻扎重兵防守,管辖周围众多州郡。连沧州、冀州等州郡都归瀛州节制管辖,如果瀛州依照旧例,作为设置“防御使”级别的州,与它管辖的州郡相比,就会存在级别高低不相对称的情况,鉴于此,可以将瀛州升为“节度使”级别,由瀛州升为河间府。
下图,宋徽宗御笔书画。
“防御使”、“节度使”等军职本沿袭自唐代,宋代为避免“节度使”等藩镇长官尾大不掉、割据一方的弊端,逐渐以文官来治理州郡,最初称为“权知某府(州)事”,意思是派你临时去治理某府(州),后来演变为“知府、知州”,而“防御使”、“节度使”则成为仅有级别、没有职权的虚职,又演变为标志不同级别的“防御使州”、“节度使州”。瀛州本来为“防御使”级别,升格为府后,相应变为“节度使”级别。据《宋史·徽宗本纪》记载,大观元年(1107)十一月十八日,“升瀛州为河间府、瀛海军节度(使)。”而《宋史·地理志》中河间府条目下,则记载为“本瀛州,防御(使),大观二年(1108)升为府,赐军额。”这其中,除记载从“防御使”升为“节度使”,设府的时间存在细小差别。原因可能是宋徽宗下旨的时间为大观元年(1107)十一月十八日,但瀛州更名为河间府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时间,因而正式的撤州设府年份为大观二年(1108)。崇宁四年(1105)至政和二年(1112),北宋名臣张近任瀛州知州、高阳关路安抚使,在河间执掌军政大权八年。瀛州升为河间府恰在此时,张近也因此成为首任河间知府。直至明清时期,“瀛海军节度使”早已不设,但河间府仍以“瀛海”闻名大江南北,成为后人诗文中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