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掌柜|经济低迷下对小摊贩应给与最大限度宽容

文摘   2024-11-01 16:20   北京  

最近几年,很多城市对于小摊贩的宽容度似乎越来越低。

一种畸形的标准化城市审美正在蔓延,很多地方管理者开始用一种倒退40年的整齐划一思维治理城市,这样的作为已经带来很多社会基层群众的不满,甚至引发了诸多群众事件。

本文,我们就主要想关注和探讨这件事儿,这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代表当前社会治理对基层的态度,同时,提高社会宽容度并避免由此引发的极端对抗事件也是各地政府当务之急。大一点说,很多地方政府暴力执法的作为给国家摸了黑,对社会底层的强势注定不符合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

仔细探究,对小摊贩宽容度下降大概率两个因素在作祟:

其一是缺少文明的城市管理认知。如果没有对比单纯凭感觉判断,好像大城市就不应该有小摊贩,影响市容的教条和歌颂盛世的行为惯性一脉相承。但只要稍微关注一下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主要城市的管理实践就很容易戳破这个认知误区,略显武断的说:没有小摊贩的城市实际上不配叫大都市,全世界每一个大都市都有小摊贩的生存空间;(后面我们会分享全球大城市拍摄的照片)

其二则是某些官员对于显性作为近乎痴迷。要知道如果把一个城市的所有小摊贩都赶走,交通自然顺畅了,脏乱差也会远离。如果再把商铺门头的牌子都拆了换成统一的样式,那看起来着实有点像清一色都是自己的丰功伟绩,说不定还能评上一个什么“文明城市”,但这与便民城市谬之千里;

其三反映出城市管理“疏”的导向不作为,“堵”的手段才变本加厉。所谓疏导就是对于困难群众,和中小商家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集市,或者对于残疾人和低收入群体发放更多摊位许可。这些都可以正面的把城市烟火气活跃起来,但显然这方面各方面职能缺位。

总之,多种因素促成了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我们很多城市管理对于“小人物”和“小生意”开始下意识的排斥,对于“大手笔”“大规划”开始崇拜向往。已经很少有地方城市管理者把与民同乐当成执政理念,反而开始不由自主的憧憬起去哪都空旷雄伟的假大空氛围。

但,类似驱逐小摊贩或统一标牌这种“假文明”行动真的是老百姓想要的吗?这是一个需要追问的话题。我们不妨从看到的几个情景做个简单分析:

情景一:短视频会经常刷到一种情况,就是怒目圆睁的小商贩甚至挥起了棍子冲撞执法。有时候是摊子被掀翻了,有时候是公平秤被抢走,还有时候是被驱离时候的无助反抗。这种情况已经开始上升到一种社会性矛盾,完全存在激化的可能,事实上也看到了有的情况下确实引发了市民的愤怒和围观。要知道台湾228事件就是引爆于小摊贩的执法抵抗;

情景二:有时候会看到一群城管在和小商贩缠斗。要么是商贩推着小车躲避奔跑,要么是围住一个人后开始收缴商品,要么是双方人群对峙后僵持不下。这种情况客观上讲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不排除一些违规占道影响交通的情况本就应该严格管理,但我们看到一些粗暴野蛮执法还是触目惊心;

情景三:也会有很多情况是执法后小摊贩无助的哭喊,并寻求路人帮助。这种短视频传播效率很高,群众反感为主。如果仔细看这些人,基本都是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虽然个别有一点撒泼耍赖的印象,但总体来看更多还是借此无助的宣泄情绪。这种情况客观上也说明了,这座城市没有为更多人提供安身立命的工作岗位,对弱势群体没有很好救助。

这三个情景实际上在视频媒体上非常多见,那么问题来了,城市的管理者带来的这些现象到底对国家的开明治理是否带来巨大伤害呢?答案是肯定的。

总结一下野蛮执法驱离小贩带来的诸多问题:第一,造成群众印象中官民对立加剧,虽然城管不算是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主体,但客观上过度执法玷污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二,很多感受到屈辱的人不禁产生一种对社会不给活路的仇恨,甚至可能萌生报复社会的想法,当然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去沿街叫卖,这本来是一种乞讨之外的体面方式;第三,放大到整个社会各个阶层来看,容易让公众对于理解城市管理没有信心。而且,城市氛围也必然缺少烟火气。

诚然,城管的存在有其客观需要,在中国国情之下如果大城市纵容摆摊,必然会汇聚很多讨生活的人在此聚集,那时候也会影响本地市民的生活。如果没有一个一视同仁的标准,比惨来判断是否允许,执行中也不现实。完全没有城管序列让警察来管理,自然又会带来了新的矛盾。我们也不能武断抹黑城管形象认为代表着恶和暴力,或者就应该完全取消,笔者并不这样看。

也许,问题的关键是:除了堵的机制,城管是否有疏导的手段,城市是否应该设计更多创造性的方法服务弱势群体?

这里笔者收集了在全球多个城市出差的时候拍摄的小摊贩照片,或许这些发达国家大城市的风貌会对我们有一定启发。这应该算不上什么崇洋媚外,我们改革开放就是要和世界文明互鉴。某种程度上,笔者也是认为自己工作原因有机会去全球各国调研,长期有意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素材。作为一种参考,如下图:

图1:美国洛杉矶海岸旁给行人画画的小摊位

图2:美国洛杉矶海岸旁的食品摊位

图3:德国广场上的国际付费象棋摊位

图4:德国广场上的沙雕艺术家

图5:比利时布鲁塞尔街头周末的古董摊位

图6:比利时小商场门前人行道旁边的旧货摊位

图7:荷兰小镇中心广场的旧货集市

图8:荷兰鹿特丹的地标性半露天市场

图9:日本东京固定小商贩集市

图9:日本东京地铁口为小商贩开辟的摆摊地点

图10:日本寺庙院子里为小商贩开辟的空间

或许,在看了这些全球重要城市的市容市貌之后,我们会有三点启发:

第一,全球主要的大都市都有涵养小摊贩的市民文化。而且这些为这些小商贩开具了专门的空间,配合松散的管理,而且,这些小摊贩为城市增色不少,管理的好的话并没有影响所谓的市容市貌;

第二,大城市路边的特定摊位一般是为了城市弱势群体的一种福利。在美国询问的时候,了解这些摊位是贫困退伍军人,或者一些移民申请获得的,有一定管理。这是很值得借鉴的疏导的方法;

第三,定期的开展一些城市中心的市集,有利于小商贩或者普通老百姓卖二手产品补贴家用,这种做小生意的需求世界主要城市都是鼓励和支持的。对比来看,中国的大城市自然也可以多搞一些周末集市,一定会让老百姓增加对城市管理者的好感。

而且,无论是在纽约、洛杉矶、东京、伦敦、柏林、巴黎还是布鲁塞尔、鹿特丹,没有任何一个人认为高贵的城市就应该隐藏贫困,更没有人认为城市集市和摊位影响市容市貌,个人几乎没有看到过驱逐小贩和暴力执法的现象存在。这更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这里我们也不做什么绝对判断,也不能极端的认为满大街都是小贩摊位就代表文明,毕竟人口规模的国情不同。而且在欧美很多移民很多的脏乱差城市,确实满大街地摊给当地市民生活带来了很多影响,也有地摊带来城市破败的例子。当然,本文更不是为了抹黑中国的城市治理,我们的城市风貌在世界上对比来看,还是处于一流水平,只是真真切切的从个人经历中感受到:我们对社会弱势群体做的太少了!我们的管理太简单粗暴了!这种经济低迷下对小摊贩的强势做法将引发很多社会矛盾!

更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在于,老百姓从短视频平台看到诸多暴力执法后,从同情弱者角度的愤怒,真实影响了公众对经济的信心乃至对政府的信心。这些都值得城市管理者调研和思考。

最后,还是希望国内各个城市能真正贯彻党中央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把城市治理好的同时,把社会基层老百姓照顾好,也给失业的群众一条体面自救的活路

社会的烟火气就是民众的进取心,一尘不染只为检查的城市,实际上是在用乌托邦式的不作为,玷污这个开放的时代和领导力。而且,当下经济困难之下,底层民生挑战巨大,让小摊贩有尊严的自食其力也不失一种重要思路,有创造力的安排和组织更能为城市管理加分。这里我们看到广东省广宁县人民政府对此的“疏堵结合”管理做法就很有成效,说明还是可以创造性做很多有价值的工作。

如果用运动的方式消灭所有小摊贩,最终带来的就是民心、城市活力尽失,整洁到完全没有烟火气的城市就是鬼城、殇城。

让城管们多做好事,助人为乐,总比帮倒忙制造政府和民众的隔阂要好得多,这里面可以创新思考的作为空间实际上很大,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变认知或许才是当务之急。

这是个人的一点真诚看法和建议。

周掌柜自媒体介绍:本订阅号是北京周掌柜战略咨询和欣孚全球化智库的共同分享平台,以“专注产业科技,研究标杆企业,服务战略决策“理念,为读者提供高价值视角的深度内容。周掌柜系科技战略专家,产业研究智囊,多家知名全球化公司战略顾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凤凰网财经首席战略顾问,著有畅销书《战略思维十二讲》《元宇宙大爆炸》等。读者微信号:zhouzhanggui300

周掌柜
周掌柜自媒体:专注产业科技,研究标杆企业,服务战略决策,为读者提供高价值视角的深度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