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才知道:你帮过的人,不一定会帮你,甚至会恨你;但帮过你的人,一定还会再帮你,甚至会欢迎你。

文摘   心灵鸡汤   2024-07-01 11:26   四川  

01

这就是富兰克林效应:

“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

别以为你帮了别人就一定能获得回报,得到的可能是怨恨。

一个经典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每天在下班的路上碰到一个乞丐都会给他点零钱,

开始时乞丐感激涕零,每天就在路边等这个年轻人的钱,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因为结婚不再施舍,

乞丐恼羞成怒,竟跑上去前质问为什么不给他钱:

“你每天都给,以前天天给,今天也应该要给!”

看,自己的善意被当成理所当然,最后还被痛骂一顿。

还有一些更为简单的例子:

平时上下班让同事免费搭车,工作上的一些事物也会帮衬,但让他顺手帮忙打印个文件,就立刻被拒绝;

外出旅行帮朋友代购奶粉,朋友非但没道谢,还怀疑买的奶粉是假货;

经常接济生活困难的兄弟姐妹,换来的不是他们的回报,而认为是你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成功,突出他们的穷困。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本质是价值交换,你帮人或是善意,但对方未必这样想。

要么认为是理所当然,认为全世界都应该围着他转,别人帮他也是应该的,遇到这样的人远离就好;

要么觉得这种小事对你而言,太不足挂齿,因此自己不需要作出回报;

如果是这样更不必难过,本质上是他们看低了自己,恰好觉得你高高在上,自己卑微,才不需要回报你;

但如果你帮人的时候期待他人的回报,难过的只会是你自己。

带着目的性帮忙的人,会不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付出,过分期待他人对你感激,自然也容易失望和心理不平衡。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02

有一句老话:施恩莫记,受恩莫忘。

帮别人的事儿不需要记住,受到恩惠一定不要忘记。

事实上,多数人是有一种内在的动机去回报他们所得到的帮助和善意的。

不是行动上的回报,而是当你表达感谢时,对方能够切身感受到你的真诚的感激之情,包括一个眼神,一种身体语言,对他的态度等等。

人极其敏感,站在自己对面的人是否真情实意,心里多少是一清二楚。

对方从你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就认可了自己的人品,这是他们的自我肯定,也是从你身上投射出了他自己“好”的一部分,相比你用行动来表达感谢,这才是对他最大的回报。

所以,当你在向他提出帮忙时,他会极有可能再帮忙。

一切的前提是:你心怀坦诚,真心感谢。

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讲到“好关系都是麻烦出来的”,但相互能麻烦的前提,是双方都有分寸感,懂得知恩图报。

本身人品不行,建立的关系就薄如纸片,一碰即溃,别人对你的态度也只会流于表面。

任何一种关系都需要双向流动,其中没有任何套路。如果有,真诚就是最大的套路。

祝你成功!

觉得不错,请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的人了解。欢迎关注,长期分享海内外顶级好文好书分享,遇见优质的思想和见解,有关你的财富和幸福。

往期文章👇

空杯集
海内外顶级好文好书分享,遇见优质的思想和见解,有关你的财富和幸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