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穷人的富养和富人的富养,完全是两种情况。
看起来像是贫富差距导致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策略,实际上是对社会的认知和心理资源的差异。
物质上,能够提供长期的资源和支持,才能富养。
对于普通人家而言,仅物质的富养,无疑是致命的。
因为无法持续。
几百元一节的钢琴班,能支撑几年?一趟几万元打底的出国旅行,几年能去一次?这一点无疑有钱人有优势,普通人很难。
坐过几次商务舱的旅客,很难回到经济舱;吃过山珍海味的人,很难接受吃糠咽菜。
当物质供给不能与人不断增长的欲望相匹配时,就会失落、焦虑,甚至对生活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普通家庭的人一旦陷入这种间歇性物质满足的“虚假繁荣”中,会有短暂的内心富足,产生虚假的优越感,更容易让价值感与物质享受挂钩,一旦资源枯竭,失落感会极其强烈。
对于成年人都是如此,何况是孩子。
持续的物质富有才能避免这样的落差感。
但这只是基础。有钱人的富养,会更加长期和系统。
名校、私教、海外经历等,为了教育是其次,获取资源更重要。让孩子学会如何操控资源、处理人际关系,本质上是在培养掌控社会结构的能力,并非像普通人一样单纯地适应规则。
他们能更好地识别和利用、影响和改变规则。他们给孩子提供的不是单纯的物质,而是一种对世界的理解,包括如何获取权力、如何管理资源、如何让他人为自己服务。
这往往是打了几代人的算盘,用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构建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资源系统和成功壁垒。
这样看,普通人让孩子多见世面,多学一点技能,就能改变命运的想法,当然是幼稚的。
对普通人而言,很难。
但也并非不可以。
普通人的富养,得更重内心。
有明确的价值观指引,有坚定的内在力量、有自我的精神支柱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别学如何消费,而是要搞懂如何创造。
别让孩子沉浸在单纯的物质享受中,而是培养他们在真实世界的操控感。别教给孩子消费主义的空虚,而是如何在这个社会中成为赢家。
当下的困境生活,现阶段没法改变时,不如利用它。
通过自身生活经验,告诉孩子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平等,让他们明白自身如何通过努力去改变现状,这种真实体验感是很多有钱家庭缺乏的,因为他们生活环境舒适,对他人困境缺乏切身理解。
父母自己,一定得是孩子的榜样。
以身作则展示给孩子看,普通人也能热爱和积极对待生活。真实的榜样来传递正确价值观,这是极大的富养。
精神富养的另一个价值在于,能让孩子理解物质的暂时性和有限性,从而在追求金钱名利时保持清醒,坚守底线,更能避免陷入各种人生陷阱。
更要明白,无论穷富,真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来自于内心的力量。
最后,穷养富养二者的本质区别,不是在于你给孩子多少东西,而是在于你让孩子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祝你成功!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