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带你“下馆子”」系列视频更新了!看了没!
前几期
👇🏻本期视频可在博物视频号、微博观看👇🏻
这次我们来到了一个隐藏在甘肃的小众县城“和政”里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和政古生物博物馆”!这个地名你可能觉得陌生,它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有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及构造演变、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环境变迁、全球哺乳动物演化与迁移的关键地质记录。和政出产的化石遍及全国、世界各地的自然博物馆!
首先,它有是拥有十项“世界之最”的博物馆!
十
项
之
最
1)占据世界上最大陆生哺乳动物巨犀的聚集地
2)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
3)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动物群
4)世界上最早的稀树草原群落
5)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
6)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
7)世界上熊类的最近祖先——戴氏祖熊
8)世界上最早的拟声鸟类——和政盘绕雉
9)世界上保存的最久远的鸵鸟蛋蛋白质
10)世界上最大的马——埃氏马
这些生物名字是不是都“不明觉厉”?没关系,我们带你看出它们的门道。
展厅主要包含4个哺乳动物群,4个生物群分别来自4个不同的年代:巨犀动物群(晚渐新世)、铲齿象动物群(中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晚中新世)和真马动物群(早更新世),承接了恐龙灭绝后到人类出现之前的地球和生命演化历史。
巨犀动物群展厅
1F
晚渐新世(28.4百万年到23.03百万年前)是和政动物群化石记录的最早期,生活着繁盛的大型动物,里面最显眼的就是巨犀,它是地球上存在过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体长可超过8m,肩高可超过 5m。
它脖子很长,跟现代犀牛完全不一样,便于取食高树的枝叶,前腿也明显比后腿长,为了前半身能抬得更高。这样身材的巨犀化石可以反映出晚渐新世时期这里森林广布,青藏高原还并不高。
铲齿象动物群展厅
1F
铲齿象的身长可达6m,肩高2.8m,体重4.5 吨。它的下颌强烈延长、延宽,和宽板形下门齿共同构成“铲板”,利用下门齿前部下表面与地面接触向前滑动铲起食物。推测它们以水生植物为食。
铲齿象的年代里,仍然生活着许多以森林为生的动物,说明中中新世的森林可能更加茂密, 水体更加丰富。然而,中中新世的铲齿象仅在青藏高原北侧多地有发现,表明此时青藏高原已大幅隆升,阻碍了大型哺乳动物的交流。
三趾马动物群
2F
时间来到了晚中新世(距今1200万到500万年),铲齿象动物群中没有任何属种延续到了这个时代——他们遭遇了灭顶之灾。独特的三趾马登上了临夏盆地的舞台。它们最早是从北美跨越白令海峡陆桥跑到亚洲的!
三趾马是什么呢?马从祖先演化到现代马,总的趋势是越来越适应奔跑,着地的趾数量也逐渐减少。三趾马就是其中一个很繁盛的过渡阶段,由中间三趾着地行走。
它们擅长奔跑的腿、高冠的颊齿,加上地质上的证据都表明这个时期,青藏高原处于一个隆升较快的时期。临夏盆地植被类型经历了从茂密森林到半干旱稀树草原的更替。
这个厅还有以和政命名的和政羊,一定要看!
真马动物群展厅
2F
距今200万年前,地球总体环境发生剧变,变得寒冷干燥。在遥远的非洲大陆,古人类的直系祖先南方古猿正在悄悄发育。临夏盆地迎来了新生代又一场动物群变革。这就是真马动物群。主流是埃氏马,一种欧亚大陆体型最大的真马。
根据“同类动物中越适应寒冷气候的个体越大”的贝格曼法则,推测当年的临夏盆地气候相当寒冷,遍布硬草。
怎么样,你有没有get到从“枯燥的骨头”看到山海变迁的神奇感觉!你来这个馆子的时候,可以体验一下自己推理动物形态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壮观的哺乳动物化石墙和陆龟化石墙
可以在「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公众号找到免费预约方式——
撰文 | Capt.Z
微信编辑 | 赵之遇
特别鸣谢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