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微妙之际,中国三大巨头接连表态,冯德莱恩猝不及防

2024-11-19 18:52   山东  

据环球网报道,不顾成员国之间巨大分歧和欧洲各界人士强烈反对,欧盟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盟此举在欧洲多国引发广泛反对,企业界和学界人士普遍认为,这将拖累欧洲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损害中欧经贸关系,也不利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柏林勃兰登堡汽车供应商协会国际部负责人 米夏埃尔·博斯:欧盟这一决策不仅加剧贸易争端,最终更是将严重损害全球自由贸易,而且根本无法解决欧洲汽车工业面临的战略性和结构性问题。另一方面,它当然也阻碍了德国和欧洲的电动汽车推广

法国电视一台报道称,尽管遭到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反对,欧盟委员会还是通过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规定。根据欧盟委员会在网上发布的新文本,欧盟(EU)成员国决定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5%的新税。这项附加费是在已实施的 10% 税的基础上加收的,布鲁塞尔认为,中国行业受益于大规模公共补贴,造成不公平竞争。德国、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马耳他投票反对委员会提议的税收。然而,他们基本上未能召集到拒绝该法案所需的多数。

这项针对欧盟内部市场的保护税旨在打压中国电动车在欧盟的市场销售份额。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从2020年的3.9%增长到2023年9月的25%。据了解,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向国内造船厂订购了总计8艘特种汽车运输船——滚装船,一次可将约7700辆汽车运送到海外。其他中国制造商可以使用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服务,该公司已订购了总共29艘滚装船用于海上公路运输。在很大程度上,这些船只必须为前往欧洲的海上运输提供服务。

日前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表示,欧盟和中国要避免陷入提高关税以及贸易冲突升级的循环。征收额外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始终只是短期措施,对国家自身和全球经济都是不利的。斯图布强调,自由贸易惠及全球,而非局限于狭隘的国家利益。斯洛伐克总理罗贝尔特·菲佐指出,贸易壁垒的加剧最终对欧洲造成的伤害可能比中国更大。斯洛伐克在10月份的投票中投出反对票,明确反对加收关税。德国经济部重申了其对“开放市场”的承诺,强调德国对全球贸易网络的依赖,并呼吁继续与中国谈判

在这场博弈中,中国电池技术却悄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上汽、长安联合太蓝新能源以及华为相继发布了固态电池技术,这一技术被誉为电动车领域的“革命性产品”。看到中国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欧盟恐怕要坐不住了。因为这意味着欧盟在电动车产业还未完善之际,中国已经抢先占据了电动车核心技术的高地。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将凭借电动汽车上的一众专利技术和相关的产业链,成为汽车行业中新的主导者,赚取巨额利润。

近日,中欧技术团队在北京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方案的内容进行了5轮磋商,取得了“技术性进展”。中欧双方均表示,在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大幅加征关税的决定生效后,双方的磋商仍将继续进行。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发布《关于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的补充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不过,经过4个多月的磋商,至今没有改变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的行为,仅在加征税率上进行了小幅下调。7月,加征关税税率从6月份的17.4%—38.1%小幅调整为17.4%—37.6%,8月份继续小幅调整为17%—36.3%,如今终裁方案调整为17%—35.3%。只有特斯拉通过游说,将加征关税税率从6月的20.8%消减至7.8%。对于此次新一轮的磋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磋商之后改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不是很大。”

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崛起,是高效的制造能力、完善的产业链、持续创新的技术累积的结果,凭什么说成是所谓“补贴”?欧盟用“保护”之名行“打压”之实,将自身电动车产业的落后,简单归咎于“中国产品有补贴”,这完全是掩耳盗铃!欧盟此举不仅体现了其对全球竞争的畏惧,更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利用“保护本土产业”为借口,对中国电动车发展进行抹黑。想要靠加税来拖垮中国电动汽车?这种妄想注定徒劳无功!

掌中韬略
论一论,聊一聊,说一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