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美国的液化天然气(LNG)正成为欧盟和美国之间谈判的早期筹码。欧洲方面希望通过潜在的能源进口协议,换取候任总统特朗普不对欧盟公司征收高额进口关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可能考虑用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取代俄罗斯的供应,这一做法是欧盟在明年1月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后有可能采取的贸易策略。冯德莱恩说道,欧盟目前仍从俄罗斯进口大量液化天然气,“我们为何不以价格更低的美国液化天然气取而代之呢?这将降低我们的能源价格。”
竞选期间,特朗普宣布将对来自欧盟的产品征收20%的关税。专家表示,这尤其会损害德国汽车公司和供应商。德国总理朔尔茨谈到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时表示:“我们不相信保护主义。”他表示愿意与特朗普讨论此事。与冯德莱恩和许多其他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不同,朔尔茨尚未与这位未来的美国总统通电话。几个月前,朔尔茨公开表示支持拜登连任,引发特朗普的不满。德国总理表示,欧盟必须加强自身经济的竞争力,以应对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竞争。
在特朗普当选人执政第一期期间,欧盟曾就防卫费支出和钢铁关税等各种贸易问题与美国发生过大大小小的矛盾。欧盟(EU)负责国际贸易和经济安全事务的执行委员候选人马罗什·谢夫乔维奇表示,他将在任期内与美国合作,与总统选举结果无关。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举行的人事听证会上就美国大选表示:“无论选举结果如何,都将提出合作提案。美国将成为欧盟最自然的合作国和同盟国。”
由于担心特朗普上台后会打压欧盟产业发展,欧盟近日开始对中国示好。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11月在上海的一场活动上说,欧盟不希望与中国打贸易战。在中欧围绕欧盟对华电车加征关税磋商的当下阶段,这句话的意思显然是在说,中欧之间还有很大的谈判空间。近日,中国商务部同样证实了这一说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1月透露,11月初,中欧技术团队在北京进行了5轮磋商,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且取得了一定进展。
中欧双方均表示,在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大幅加征关税的决定生效后,双方的磋商仍将继续进行。在欧盟和中国贸易官员在北京进行了约一周密集磋商后,谈判代表们报告说取得了技术性进展。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一项声明,磋商的重点是推动达成一项关于价格承诺的可能协议,作为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5.3%关税的替代方案。声明称,贸易官员们“建设性和深入地讨论了如何确定这样一种复杂产品的最低进口价格,以及监督和执行有关承诺的手段”。
中欧电动车博弈,远未到尘埃落定的时刻。这场博弈,不仅考验着双方的智慧和实力,也深刻影响着全球电动车产业的未来格局。前路漫漫,挑战与机遇并存。摆在中国面前的挑战,依然严峻。如何有效化解欧盟的“分化瓦解”策略,维护中方在谈判中的整体利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如何在维护自身产业利益与促进中欧合作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矛盾激化、分歧扩大,也是一项需要审慎思考的课题。
观察欧盟的态度变化,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初不愿在价格承诺上让步的欧盟,如今却主动派团来华谈判。这种转变背后,既有对特朗普威胁的担忧,也有对中国市场的期待。就像一个精明的商人,在局势变化时及时调整策略。当然,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的乐观态度也提醒中方,欧盟内部对美国的态度并非铁板一块。这种分歧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不同声音,有人主张独立自主,有人仍期待依附美国。这种矛盾心态,恰似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既渴望独立,又难舍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