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工作,就像“大海捞针”!

职场   2025-01-31 10:41   青海  

1月30日上午,西宁一片晴好。9时许,在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电务段西宁车载设备车间质量分析工区,6、7名职工神情专注,正在各自的工作台前分析机车LKJ设备运行记录数据,键盘敲击声、鼠标点击声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这些是机车LKJ采集的数据,也就是大家口中机车‘黑匣子’数据,它记录着列车运行线路、行驶状态以及设备的运行状况等信息,我们的任务就是分析‘黑匣子’数据,提前发现机车车载设备隐患。”工长赵维萍介绍道。


从接收地面反馈信号,到列车运行速度、线路坡度,机车“黑匣子”记录的数据堪称海量。赵维萍及工友们每天需要分析机车及轨道车运行数据约2000余条,要在如此巨量的数据条目中,找到细微的变量,无异于大海捞针。



静坐在工作台前,赵维萍翻过一页页系统数据,不时在分析记录本上勾勾画画。“复杂的环境下,设备长时间运行,难免出现数据错误情况,这样的错误很微小,系统识别不够准确,需要分析人员人工甄别,同事们都称我们是‘捞针人’。”赵维萍笑着说。   


在另一个作业台前,职工方祖英紧盯电脑眉头紧锁。“HXD1C3121机车车次号无法注册,需登车下载信息,来回倒换语音天线和数据天线,测试下语音天馈线驻波比。”方祖英通知检测工区王舒民。



“设备状态、数据全部正常。”王舒民回答。方祖英又让他逐一排除其它设备故障,最终确认故障点出在语音板内,更换语音板后,故障随即消失。


“机车设备运行正常与否,主要靠分析人员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处理,如果发现信号不良、管压风压异常等信息,我们会立即通知检测工区登机检查,同时做好登记,任何一条信息都不能漏掉。”赵维萍说。



今年是赵维萍从事列车运行数据分析的第17个春运。作为一名分析“老兵”,她总结提炼的数据分析法和分析流程被广泛推广,列车运行数据分析效率和准确率显著提高。在她的带领下,工区先后获得段先进女职工集体、集团公司巾帼标兵岗及全路先进女职工集体。



“外人看来,数据分析就是在一连串的数字、符号中找问题。但我看来,这些数据会‘说话’,会给我们讲述列车运行路上的‘故事’。”赵维萍笑着介绍道。


“春运期间,列车增加了,我们的工作强度也随着增加,为避免分析遗漏,第一次分析完后,我们还会相互核对,反复确认,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我们有信心把好列车运行数据安全,守护好旅客的回家路。”电脑屏幕跳动的亮光,辉映在赵维萍的脸上,她的笑容显得格外自信温暖。

供稿:西宁电务段融媒体工作室

文图:杨琴 孔庆东

编辑:卢婷
审校:赵风斌

监制:郭成平

青藏铁路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微平台与您一路同行!竭诚提供出行资讯、服务指南等信息,温暖您的回家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