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考点梳理 #政务新媒体
政务新媒体作为党和政府在线上空间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全面提升我国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推进政府公开透明、优化社会服务和治理、凝聚群众共识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成效。
一般而言,政务新媒体,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政务账号或应用,以及自行开发建设的移动客户端等。【定义】
作为“指尖上的政府”,政务新媒体是网络空间主流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
一、政务新媒体的转型与发展
2023年,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规范政务新媒体的发展。
河北广电制定河北局《门户网站管理办法》《官方微信管理办法》,确保政务新媒体信息更新及时、内容准确权威,同时创新政务新媒体应用,完善政务新媒体功能,加强内容互联互通,形成宣传声势。
➤ 云南广电
云南广电提出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做强主流舆论,加强扶持引导、做强新媒体优质品牌。
随着网络传播生态的不断变化,近年来,政务新媒体的语态发生转变,并持续聚焦公共服务和治理领域,聚合优质政府和媒体资源,形成具有较强传播声量的内容输出平台。
二、政务新媒体的创新语态
在深度媒介化的今天,政务新媒体作为媒体融合战略的一环,主动尝试转换话语思维,掌握网络传播主导权。
➤ 深圳卫健委
成功破圈爆火的政务新媒体“深圳卫健委”,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宣传,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要素,通过网络热梗和年轻化的方式,介绍专业信息,提升用户的阅读意愿。
➤ 中国军工
政务新媒体“中国军工”也同样如此,将军事题材与网络用户熟悉的表达方式结合,解决以往政务号浏览量低、传播效果差的问题。
➤ 浙江宣传
“浙江宣传”公众号则紧抓社会热敏事件,以如《嘲讽“小镇做题家”是一个危险信号》等多篇针砭时弊的短评破圈,引发群众共鸣。
不过,在语态转换的过程中,也存在过度娱乐化等问题,政务新媒体因其身份特殊性,语态转换仍在调试过程中。
三、政务新媒体的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
技术赋权使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得到极大提升,舆论监督门槛降低。
政务新媒体兼具意识形态宣传和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需要进一步“破圈”,搭建政府和群众的交流平台,以优质内容和便捷服务影响圈层群众,以主流价值观凝聚群众共识。
➤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在全国率先开设“微访谈”政务栏目,推出“惠及更多军人军属!四川公安发布拥军优属八条措施”“四川职工医保改革将带来什么变化?”等热点话题,回应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通过短视频等方式,有效解读了政策内涵,也加强了政府与群众间的沟通协作。
➤ 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三农发布”通过与新浪微博等媒体合作,发起活动话题“回乡见闻”,推出“记者回乡”系列vlog、《这个冬天还冷吗?》系列深度调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呼应民生需求,从受众视角践行人文关怀。
四、政务新媒体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矩阵
➤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包含“三微一网多端”+大中小多屏互通新型主流媒体品牌,深耕内容建设,构建起以四川发布为龙头的四川政务新媒体矩阵品牌。
➤ 沈阳皇姑区
沈阳皇姑区大力实施政务新媒体矩阵改造计划,并于2023年5月和7月召开两次皇姑区新媒体矩阵建设工作会,提出新媒体矩阵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矩阵建设制度。
➤ 北京大兴区
北京大兴区融媒体中心整合了《大兴报》、大兴电视台、大兴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大兴”App、“这里是大兴”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兴”微博等媒体平台,构建“1+3+3+226+N”的新型传播格局,形成全区“一盘棋”的宣传态势。
多地政务新媒体的矩阵化改造,也正体现“1+N”的放射形模式能够在媒体深度融合时代持续为基层治理提供力量,在广泛采集一线动态的基础上,打通政府和群众的沟通桥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12/27/content_5352666.htm,2023年11月22日。
②《河北局持续规范政务新媒体管理应用》,https://www.nrta.gov.cn/art/2023/12/4/art_114_66281.html,2023年12月4日。
③《云南局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做强主流舆论》,https://www.nrta.gov.cn/art/2023/10/19/art_114_65840.html,2023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