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历史上的腊八节有多隆重热闹吗?

文摘   2025-01-07 21:01   四川  

腊八节快乐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数着日子,盼着过年

寒冬腊月,年味渐浓

一炉火,一锅粥

熬的是岁月的温暖,喝的是久违的年味

伴随着飘扬的腊八粥香

属于中国人的年味从这一刻开始

过年的序幕也徐徐拉开了


今天提起中国传统节日,人们总是想到除夕、中秋、清明、端午。腊八节,在岁月演变中,成为默默无闻的那一个。可在历史上,腊八节的隆重与热闹,却没输过谁。

古代的腊祭

作为唯一一个以日期命名的传统节日,读懂腊八节,正是从读懂腊月初八这个日期开始。

《礼记·郊特牲》记载:


“天子大蜡八。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

意思是说,天子非常重视每年十二月的腊祭,要聚集这一年的各项收成,祭祀保佑农事丰收的各方诸神、天地万物,是中国人仁义之心最极致的体现。

洛带古镇——五凤楼

农耕时代, 岁末十二月,天寒地冻,万物收藏,农事渐休,剩下最重要的事就是举行一场隆重的腊祭,感恩这一年的好收成,也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一年一度的腊祭,就是一场感恩报恩的盛大仪式。

感恩的内涵

而将腊祭的日子,固定到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则要等到南北朝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晚唐大诗人杜牧的一首《江南春》,写出了南朝佛教兴盛的情景。

当时佛家文化中,流行这样一个传说。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经过了六年苦修,日食一麻一麦,身体变得极度虚弱。这一天,他饿倒在地。一位路过的牧羊女看到后,挤出牛乳,配上糯米杂粮,熬了一碗乳糜喂他吃下,这才救活了过来。释迦牟尼醒来后为报大恩,发愿修成正果,普度众生。“我如果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七七四十九天之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然开悟,成就佛陀金身。而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

后人将佛成道日与腊祭之日合二为一,这才形成了传承近两千年的腊八节。感恩,也成为腊八节最重要的内涵。


行走在洛带街巷

腊梅枝头俏,腊八粥飘香

今日腊八节

别忘了在洛带喝一碗消寒的腊八粥

给自己一份寒冬里的小温暖



洛带古镇
洛带古镇是成都市近郊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洛带古镇景区游客空间瞬时最大承载量136120人,瞬时最佳承载量108896人,日最大承载量181493人,日最佳承载量145194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