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突闻琼瑶先生驾鹤西去,翩然而归。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也是让我们感到惊愕的一件事。
对我而言,琼瑶的小说是我生命历程中的常客,我不仅阅读过她的作品,还观看了根据这些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对琼瑶先生充满了崇拜,同时对她笔下描绘的那种理想化美好生活也充满了向往。
面对琼瑶先生“翩然而去”的这种结果,虽然大家都哀叹不已,但我却深切感受到了她对生命的尊重。
为什么我说琼瑶先生此举是对生命的尊重?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一个人的生命有来源,那么它必然也有归宿。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走向归宿点,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去观察,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想必大家都注意到了,琼瑶先生的遗嘱当中写道,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用花葬的方式处理自己的后事。
其实我做医生在浙一医院工作40多年,我看到了无数的生命的终结。有体面的离开,也有痛苦的离去。但是最终,都是会要走到生命终点。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自己有尊严的离开呢?
我曾经常跟我身边的朋友们说:当我老了,当我的生命力已经不能支撑自己的时候,你们不要把我送进ICU。为什么?在ICU中,我目睹了身上布满管线,被各种仪器环绕的景象。身处一片“洁白”之中,孤独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无论是几天还是几十天。这无疑是一种极其凄凉的境遇。
所以我经常讲,只要我们身体健康,充满活力,能够享受现实生活的精彩与丰富。那么我们就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尽可能的去享受生命之乐,这个是我们需要做的。但当我们到最后,已经没有能力去享受生命之乐的时候,那么苟延残喘就不是我们要的那种生活模式。
我记得宋美龄先生曾经在一百岁的时候接受别人的采访,她就讲了一段非常有名的一段话。是什么呢?她说,我100岁了,我周围的老朋友们都不见了,我的后辈对我很尊重,经常跑来看看我。但是我又能跟他们说什么呢?我们相隔几十年,我的观点他们接受不了,他们的观点我理解不了。孤独寂寞将是我的终点。这与琼瑶先生在遗言中表达的心境不谋而合。
从心理学的角度,当我们老年的时候,当我们生命走到最后的时候,孤独和寂寞其实是最大的一种伤害。是一种难以解脱,难以摆脱的一种状态,也是特别凄凉和悲壮的一种状态。所以今天琼瑶先生给我们做出了一种榜样,怎么样去尊重生命。而且从琼瑶先生的遗嘱当中,她谆谆教导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年轻人如何过好我们自己的每一天。如何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活出生命之光。在这里,我们对琼瑶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文章的最后,分享一段琼瑶先生临别的语录。
“这是我最后的选择”
“时间已到,生命不会更好”
“趁我还能微笑,还能歌”
“不拖累所爱,也超越病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