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阻止女儿治疗的母亲
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不断攀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张悦——一名正值青春年华的高中生,也未能幸免。
不久前,张悦的生活如被乌云笼罩。室友的背叛、同学的疏离,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逐渐陷入情绪低谷的她渴望从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寻求帮助,期待拨开笼罩心头的阴霾。
然而,张悦“求救”的意愿,却遭遇了母亲的强烈反对。母亲坚信,张悦并不需要心理治疗,而是应该“靠自己坚强起来”。两代人之间的观念碰撞,就此拉开了帷幕……
张悦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校园风波?她的母亲为何对心理治疗持保留态度?这场代际冲突能否找到和解的出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悦的内心世界,探寻青春的烦恼与两代人思想的交锋……🌟
01.
“老师,最近我感觉状态很差,每天都无精打采、精神恍惚,对学习和其他事情也都提不起兴趣,再这样下去真不知道怎么办,您能帮帮我吗?”
心理门诊室来了一位年轻姑娘,她叫张悦,目前还是一名高一学生生。正是如花似玉的妙龄,但在张悦的脸上看不到青春洋溢的活力,而只有疲惫和憔悴,医生注意到,她的黑眼圈很重,一看就是长期休息不好。
“听得出来你最近状态不好、情绪低落,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唉……是在学校遇到了一些事情……一个室友总是和我过不去,常常把我的私事报告给我们班主任……班主任听到室友的报告之后,就对我非常注意,常常找我谈话,一些传言不知怎么就在班里闹得沸沸扬扬,搞得我现在被同学孤立,在老师那里也被区别对待……”
张悦一边回忆,一边向医生倒苦水,越说越委屈,语气里还夹杂着义愤填膺的感慨。
“能感受到这件事给你造成很大影响,那事后你有没有尝试过向老师和同学解释一下呢?”
“坦白讲我并不认为我做错了什么……我自己的私事也没有办法向别人解释清楚,都是我那个室友没事找事,毁坏我的形象,之前的好友也开始渐渐疏远我,人际关系方面的损失,我再怎么做也没办法挽回了……”
“那您有没有尝试过和那位室友沟通呢?”
“我曾经和她恳谈过一次,希望她不要再散播我的事情,可是她表面答应,背后仍然没有停止小动作,对于这样的人,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能听得出这件事给你造成很大困扰,那么有没有尝试和亲朋好友倾诉一下呢?”
“我父母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而且我是一个人住校,不太想让他们担心……我感觉到自己状态很差,曾经向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过咨询,经过测试才知道我患上了中度抑郁。老师建议我来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相信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您能帮我尽快调整好状态吗?”
02.
根据心理咨询师的梳理,终于弄清了张悦的个人家庭情况和近期遭遇。
2008年,张悦出生于宁波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企业职员,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作为家中的独生女,张悦性格内向,平时喜欢阅读和绘画等比较安静的活动。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性格文静的张悦在校成绩一般,并没有非常亲密的朋友。
初中毕业之后,张悦考入当地的一所知名高中,开始了住校生活。从走读过度到住校的集体生活,张悦经历了很困难的适应期,由于学校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张悦遭遇了来自流言蜚语的伤害。
张悦的室友经常将张悦的一些私事向班主任老师汇报,导致其个人形象受损,遭遇了同学的孤立和排挤。
室友的背叛,同学的孤立,令张悦陷入低迷状态,她开始出现情绪低落、自我价值感下降等症状,对于工作和学习也开始提不起兴趣。张悦明确察觉到自己的变化,曾主动尝试过自我调整,但没有明显效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张悦曾主动向学校的心理老师求助,心理老师为其进行了心理测试,根据结果她被诊断为中度抑郁。为了进行更加专业的治疗,张悦在心理老师的推荐下,来到了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心悦门诊进行咨询,希望在医生的帮助下,尽快走出情绪低谷,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03.
心理咨询师为张悦进行了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她的症状符合中度抑郁的诊断标准。
相比轻度抑郁,中度抑郁的症状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功能,从而出现记忆力下降、抵抗力下降、内分泌紊乱、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生理症状。
一旦患者达到中度抑郁的阶段,很难通过自我调节痊愈。根据张悦的情况,心理咨询师建议其接受更加系统专业的心理治疗,并搭配药物治疗,以尽快改善抑郁情绪,避免病情加重。
然而,张悦的母亲却认为女儿无需接受心理治疗,女儿的负面情绪只是成长经历中的正常现象,随着时间推移会自然好转,而接受心理治疗反而会给女儿带来心理压力,被打上“抑郁症患者”的负面标签,对她的成长不利。
由于张悦的母亲态度坚决,心理咨询师苦劝无果,遂结束心理咨询。
04.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与日俱增,近年来青少年抑郁问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
青少年抑郁症轻则会对学业、生活质量和人际交往造成阻碍,重则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呵护好孩子心理健康,加强青少年抑郁症防治,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尤为重要。
然而,不少家长和青少年却出于“病耻感”的原因合对心理病症的错误认知,排斥治疗,讳疾忌医。
一部分家长将孩子的心理病症和“抗压能力差”画等号,也有部分家长担心确诊心理疾病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这些均是基于对心理学认知不足的错误观念。
抑郁症的认知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情绪,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也会带来严重影响,比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反应慢,总是跟不上别人的思路;躯体症状;身体部位疼痛等。若不及时干预及治疗,病症很容易愈演愈烈,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事实上,只要在专业的心理精神科医师的指导下,遵医嘱展开治疗,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家长,对待孩子的心理病症一定要加强重视,不要讳疾忌医,切莫因为错误认知,耽误孩子的人生。
- END -
点个 在看 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