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豹变
丰巢开始盈利了,也递交了招股书。虽然它声称自己的愿景是“让生活更简单”,但对一部分人来说,快递柜让生活更复杂。
让快递员和消费者既爱又恨的丰巢要上市了。
8月30日,丰巢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也是顺丰创始人王卫在顺丰控股、顺丰房托、嘉里物流、顺丰同城后,收获的第五个IPO。
长期以来,丰巢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不赚钱,一直亏损。
智能快递柜的主战场是一二线城市,而想要进入一二线城市小区、写字楼和园区,又需要缴纳不菲的租金。同时为了形成规模效应,需要快速抢占小区位置,到手的收入还没有捂热就要去抢占下一个小区了。
没想到,丰巢在今年前五个月已经开始赚钱了,净利润为0.7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2.19亿元。
虽然开始扭亏为盈,但丰巢的流动性并不乐观。截至2024年6月末,丰巢的流动负债净额增加至36.8亿元。
在这个时间点丰巢决定IPO融资,不能说是水到渠成,更像是迫不得已,为了化解这些“前因”最终种下“IPO之果”。
智能快递柜,本来做的是最后一公里的生意。
在丰巢招股书的描述中,这是一个“一举四得”的事情:快递员可以提高效率;快递公司能因此降低单票成本;消费者保障了隐私;小区物业在访客管理上压力减轻,可以更好维持小区秩序。
因此,快递末端配送服务在丰巢的业务中占比也是最高。不过数据显示,这个业务从2021年占比57.6%,下降至2023年的48.2%。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业务则快速增长,也就是说更多消费者到丰巢取件或者寄件。
此外丰巢还发展了增值服务,比如把快递柜当广告牌、洗护服务、到家生活服务。
从2021年至2023年,丰巢营收分别为25.26亿元、28.91亿元、38.12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0.71亿元、11.66亿元、5.41亿元。
不过今年前五个月,丰巢开始赚钱了,净利润为7160万元。
丰巢赚钱的主要原因是高覆盖率和高使用频次。
丰巢毛利率在2023年才转为正,为10.6%,2024年前五个月上升至26.1%。
毛利率上升的第一个原因是会计政策的调整。原本快递柜都是五年折旧,但后来很多发现过了五年还能用,于是今年就将一部分快递柜的折旧年限改成了十年。
第二个原因是丰巢柜子用的次数更多了。
因为小区的消费者用丰巢柜子去寄送快递的更多了,这里离不开直播电商退货率带来的贡献;用丰巢柜子去洗衣服洗鞋子的更多了。
同一份租金,同一个柜子,但是用得频次高了,自然就赚钱了。
除了高频次,高覆盖率也是重要原因。
因为覆盖广,才有足够的规模效应。截至2024年5月31日,丰巢的智能快递柜网络由33万组智能柜组成,共计约2990万个格口。服务范围覆盖了中国31个省份约20.9万个社区。
其中华东地区是丰巢最大的战场,共有14万组智能柜,占全部智能柜43.9%。超过3万组的省份有三个:广东、江苏、浙江。
这也被公认为中国最富裕的三个省。
智能柜这个生意,不仅仅关乎人口密度,也关乎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有钱,才会更频繁地购物,也就会有更多的包裹寄存。
需要注意的是,在招股书里也提到,丰巢早已经“出海”,在泰国拥有200万个智能柜。
虽然对快递公司来说,丰巢的普及是好事。丰巢招股书里披露,丰巢的客户仍然主要是快递员自己,而非快递公司。每次存一个包裹,快递员需要付两毛到四毛钱。
虽然无论是营收还是快递柜数量,丰巢都是中国第一;虽然丰巢在招股书里宣称自己已累计为3.68亿消费者提供了服务。但是丰巢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
仅仅为6.1%。
竞争者紧随其后。
第二名的菜鸟和第三名的京东物流分别只用了18万个快递驿站和8万个驿站及2.3万个快递柜,就分别拿到了4%和2.5%的市场份额。
成立于2015年的丰巢由顺丰发起孵化。
随后,四通一达里的申通、中通和韵达以及物流仓储巨头普洛斯成为创始股东。毕竟丰巢这个模式的出现,为的就是提高通达系快递公司配送的效率。
顺丰自己需要送货上门来维系高品质快递的形象和高客单价,但是四通一达的电商件太多,毛利太低,如果每一件都送货上门,按照目前收的派费就只能赔钱。
电商卷,快递卷,快递卷再助推电商卷。
丰巢和菜鸟驿站,加速了电商竞争。
顺丰虽然是丰巢最大的客户,但这并不代表顺丰派件时使用丰巢的频次要比四通一达高,而是因为四通一达派件时主要由快递员向丰巢支付寄存费。2021年、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个月,丰巢来自顺丰的收入分别为6180万元、7260万元、1.53亿元及7000万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2.5%、2.5%、4.0%及3.7%。
占比并不多。
此刻的招股书中已经不见申通、中通和韵达的身影,多了中国邮政。
前者是因为丰巢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菜鸟,后者则是因为丰巢收购了中邮速递易。
2023年通过丰巢派送的有64亿个包裹,通过丰巢寄出去的包裹有2.33亿个包裹。
招股书显示,通过末端物流解决方案处理的快递包裹量占快递包裹总量的比例由2019年的45.4%快速增加至2023年的65.4%。
“最后一公里”市场的增速很快,但这并不代表丰巢就能吃掉这种变化的全部红利,因为快递驿站同样是快递员的选择。
菜鸟背后是阿里,京东物流背后是京东,丰巢的背后是顺丰。
快递商愿意把包裹给你,你才能赚这个钱。因为很可能一个小区里既有快递柜也有驿站。
消费者更倾向于哪个智能柜品牌并不重要。消费者选择去哪里取快递,只取决于快递员把包裹放在哪里。
末端配送,仍然是巨头们的战场。
到底有多“不务正业”
因为有33万组智能柜的基础设施,丰巢也借此扩展了其他增值服务。
丰巢的增值服务并非蜻蜓点水,在2023年为丰巢贡献了9.6亿元,在2024年前五个月贡献了4.4亿元。
当然这个服务也不仅仅是因为智能柜,更是因为丰巢在打入小区的过程中和物业建立起了相对亲善的关系。
毕竟在全国20.9万个社区稳定交着租金,想跟物业不打好关系也难。
所谓增值服务,目前成熟的有三个。
第一个是广告。智能柜屏幕上可以播放广告,这也跟打入小区的分众传媒类似。
截至2024年5月31日,丰巢已累计为35个行业约6000个广告主提供服务。
在2023年,丰巢这一营收达到了3亿元,成为收入前五的社区营销服务商。
第二个增值服务是洗护服务。
丰巢的洗护服务订单数量由2022年约6.9万份增加至2023年约54.8万份,并在2024年前五个月达到约96.2万份。
增速飞快,但是绝对值还比较小。
假设每一单的客单价是100元(在丰巢APP上,洗一件衣服需要支付49元),那么这一业务在半年内的营收也仅仅只有一亿元。考虑到丰巢在2024年上半年全部的增值服务收入也只有4.35亿元,那么我们的这一估算是在合理范畴。
第三个增值服务是到家服务。
2023年丰巢到家生活服务订单数量是2022年的5.68倍。截至2024年前五个月,达到约7.14万份,是2023年的七成。同样增长非常快。
到家服务和智能快递柜并没有直接关系。丰巢提供的到家服务包括了保洁、家电清洗和上门维修。这一市场虽然巨大,但丰巢并没有足够强的壁垒和差异化,同样提供同类服务的还有自如、美团、京东到家、盒马、天鹅到家,甚至包括盒马。
早在2022年,京东家政的总服务订单量就已经达到了18万单。相比之下,丰巢并没有足够高的流量和高品质的用户心智。
这一增值服务更像是线上流量变现的一种手段,而非依托智能快递柜衍生出的服务。
电商退换货,支起丰巢的增长未来
电商内卷的原因,是因为总体盘子不增长了。
快递依托于电商。随着越来越多的包裹开始流入驿站和快递柜,快递柜渗透率也趋于饱和。
今天只要人足够多的小区,都已经装满了快递柜。那么丰巢还有增长吗?
丰巢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有。
是“消费者智能交付”。
所谓消费者智能交付,就是由非快递员的个人群体把包裹快递放进丰巢快递柜里寄出去的服务。
这背后一个是电商退换货。另一个是个人散单寄送。
不需要快递员上门取件,由寄送方自己放进快递柜里,再由快递员取出来寄到目的地。
在丰巢招股书里,丰巢用了一组词:电商正向件和电商负向件。所谓电商负向件,就是消费者因为退换货而寄给商家的快递件。
电商平台越卷,退换货率就会越高。而退换货率高了,快递商也会拿出更多的预算去采买丰巢的服务。毕竟人工去取件的效率远远低于在丰巢完成寄送交付。
电商退换货,是丰巢未来营收增长的希望。
数据也能证实丰巢的这种说法。2021年、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个月,丰巢消费者智能交付服务收入分别为1.49亿元、3.095亿元、10.2亿元和6.92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5.9%、10.7%、26.8%及36.3%。
不仅仅增长绝对值高,占比也越来越高。
丰巢递交招股书,顺丰创始人王卫也即将迎来第五个IPO。
不过,招股书里也透露出丰巢的流动性风险,暗示了对资金的渴求。
招股书数据显示,顺丰的流动负债净额从2022年近4亿,到截至2024年6月30日,增长到36.8亿元。主要由于存在大额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特别是与具有赎回权的B-4类普通股股东有关的附有赎回权的股东应付款项。
这就不得不说到,疫情期间配送习惯改变,快递柜大战打的激烈,丰巢在2021年初融资4亿美元加码市场。此次交易完成后,丰巢的估值也来到34亿美元。
那次融资给丰巢输了血,但是也有代价,比如每年需要支付利息,而且有到期赎回的压力,上市了这种压力才能释放。
丰巢在招股书中声称自己的愿景是“让生活更简单”。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是。对于很多i人和社恐人士,并不愿意在退换货的时候和人接触,并不愿意再去门店上门洗护,有这么一个能够少接触陌生人的可替代方案,简直是福音。
但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那是让生活更复杂:他们想被送货上门。快递员未经许可就直接放在丰巢的时候,他们不但抓狂,还要反复沟通。
无论如何,当配送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时候,丰巢和驿站被迫成为现实。
* 本文转自豹变,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