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文学的特征
在文革中,政治观念、意图更直接转化为艺术作品,即“政治”的直接“美学化”。同时,作品的接受行为,也更明确地被赋予政治的意义。文本的生产、发表、阅读、批评,就是一种“政治行为”。这种存在方式决定了文革文学具有如下特征:
(1)结构的典型化。文革中政治的直接“美学化”的文学观念,导致文学创作出现观念论证式的结构。文学写作 的“思维过程”,被规定为这样的公式:表象(事物的直接映象)——概念(思想)——表象(新创造的形象),即个别——一般——典型。创作和阅读过程中的形象思维、直觉、体验等,被看 成是“神秘主义”的东西而被拒绝和清除。
(2)题材人物的“三突出”。一方面,所有的作品必须主要表现英雄人物,英雄人物在作品中又必须居于中心的、绝对支配的地位;另一方面,塑造的英雄人物必须高大完美,不允许有思想性格的弱点。因此。以“三突出”(涉及结构方法、人物安排规则)的“创作原则”,作为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有力保证”。
(3)文学形式的戏剧化。文革期间,戏剧在文艺诸样式中居于中心地位。戏剧既是选择用来进行政治斗一争的“突破口”,也是用来开创 “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样板”的主要形式。处于“中心”的戏剧对文学其他样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诗、小说、散文在结构上的“场景化”。矛盾的若干线索的安排,开端、发展、高潮、解决的方式,即按照戏剧冲突的设置和结构,几乎成为文学创作的构思方式。小说中的人物也大多“角色化”,在冲突中有确定的地位和明确的性格特征,并且人物间安排了许多戏剧台词式的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