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司马光砸缸”是假的?当真是错了千年?

文摘   2024-11-21 16:45   广东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九一天禾 加★星标★不迷路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北宋时期的名臣、文学家和史学家,司马光不仅主编了《资治通鉴》,更因儿时机智救人的壮举而名垂青史。

但是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专家质疑“司马光砸缸”故事的真实性?专家给出的理由是宋朝根本造不出能够装下一个孩子的大缸?!此言一出,立即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的背景是,小时候的司马光在玩耍时,一个孩子掉进了一个装满水的大缸里,其他孩子都吓坏了,只有司马光冷静地用石头砸破了缸,救出了那个孩子。这个故事被广泛用于教育,象征着遇事要冷静和机智。

但是,近年来有专家质疑“司马光砸缸的真假。这个专家就是收藏界的大咖马未都。

马未都是一位在收藏界享有盛誉的专家,他提出质疑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一个孩子难以撼动如此庞大的水缸;二是基于他对宋代制陶技术的了解,认为当时并无能力烧制出足够大的水缸。


那么,宋代陶瓷工艺,能否生产大缸呢?
其实,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陶瓷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景德年制,器用益广,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宋代的陶瓷制品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阶层。

在宋代文献中,关于缸的记载并不少见。《东京梦华录》中有“卖缸瓦器者,率皆模造,用极工巧”的描述,说明宋代的缸瓦器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


此外,《梦粱录》中也提到:“民间用磁器,如缸、盆、碗、碟之类,皆自江西烧造。”这表明江西是宋代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其中包括缸的制作。

虽然这些史料中都记在了缸,也确实宋朝时期的陶瓷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在烧制大型缸器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困难。


缸属于瓷器的一种,对烧制的温度和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宋朝时期,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想要成功烧制出大尺寸的缸器并不容易。因此,专家的质疑并非毫无缘由。


既然缸烧制起来难度高,那么就不得不说说“请君入瓮”的“瓮”了。



司马光砸缸在《宋史·司马光传》中记载:“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这里明确提到司马光砸的是“瓮”,而非“缸”。

北宋的《冷斋夜话》和南宋的《鹤林玉露》等野史中也有着类似的记载,但同样都提到了“瓮”而非“缸”。


那么,缸和瓮哪些不同呢?《宋史·司马光传》中记载的瓮到底又是不是缸呢?咱们再来看看缸和瓮的区别:


  1. 形状
  • :通常底部较小,开口较大,形状比较矮胖,侧面较直,适合储存和搬运液体。
  • :一般口部较小,腹部较圆胖,整体呈球状或梨形,底部通常比缸要窄,适合储存固体物质,如粮食、酒等。
  • 用途
    • :多用于储存水或其他液体,也可以用作鱼缸或种植荷花等。
    • :多用于储存粮食、酒或其他干燥物品,有时也用于腌制食品。
  • 制作工艺
    • :由于需要承受液体的重量,缸的制作通常更加注重强度和密封性。
    • :瓮的制作则更注重于外观的精美和装饰性,有时会有复杂的图案和釉色。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缸和瓮虽然都是陶瓷制品,但在形状、用途和制作工艺上有所不同。司马光所砸的瓮,更符合口小腹大的特点,便于儿童攀爬。



    《说文解字》中对瓮的解释为:“瓮,瓶也。”而缸的解释为:“缸,汲水器也。”这进一步证实了司马光所砸的是瓮,而非缸。


    从常识上来说,瓮的开口较小,孩子掉进去后很难自行爬出,并且瓮壁较薄又使得它容易被砸碎。因此,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在逻辑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但是,这件事似乎也不能那么绝对!


    还记得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半吟》中提到的“金缸”吗?“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


    还有《史记》中的“醯酱千缸”,均表明早在唐朝甚至更早之前,缸这种器皿就已经存在并被广泛使用。

    而“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陶缸,更是将制缸技术的历史推至五六千年前,证明了古人的智慧与技艺远超我们想象。


    所以,司马光到底砸的是缸”还是呢?

    或许,我们不应该纠结“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中的细节,而是要看这故事带给了我们什么感悟?要我们明白什么道理!

    司马光砸缸的事情要我们知道遇事要沉着冷静,过说到底,你觉得司马光到底砸的是缸,还是瓮呢?

    ——小禾



    重要提示:公众号改版后,文章推送可能会被刷掉,导致你无法看到我们的内容。为了不错过彼此,请给我们的账号加个星标★点击下方公众号卡片→点击右上角...符号→选择第一个“设为星标”。


    - END -

    加关注、赞我、转发、分享朋友圈吧!



    九一天禾
    聊历史,谈国学,话民俗,跟热点,分享我们热爱的,给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