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走进寺庙,看到那些剃度出家、虔诚修行的佛教徒,我们往往会统一称呼他们为“僧人”或“和尚”。但事实上,这两个词在古时候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并非可以随意称呼的。“僧人”,这个词并非中国本土词汇,而是源自西方的梵文音译,梵文原意为“僧伽”,专指那些皈依佛法、剃度出家的修行者。我们简化了这个词,称之为“僧人”。无论是男性修行者(比丘)还是女性修行者(比丘尼),甚至是年幼的修行者(沙弥),只要他们选择了出家修行的道路,都可以被称为“僧人”。可以说,“僧人”是对佛教出家人的统称,没有太多的身份或地位限制。
和尚:修行较高或有一定成就的僧人
“和尚”这个词也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它的原始意思是“师”,即老师的意思。在中国,我们将其称之为“和尚”,这个称呼与当时的儒家文化十分契合。
儒家讲究“以和为贵”,“和”字在中国是礼仪文化的核心。因此,“和尚”也可以写作“和上”,意思是以和为上,代表着人际交往中的超高境界。在古代,并不是所有的僧人都可以被称为“和尚”。一般来说,“和尚”通常指的是修行较高或有一定成就的僧人,相当于佛教中的得道高僧。在寺庙中,只有地位至高无上的人才能被称为“和尚”,比如寺庙的方丈。其他人,即使同样是佛教出家人,也只能被称为“僧人”。当然,和尚并不只是男性的称呼,当女子出家修行时,也可以被称为“尼和尚”,而我们现在称其为尼姑。
除了“僧人”和“和尚”之外,还有两个词也经常被混用,那就是“法师”和“喇嘛”。其实,“法师”指的是僧人中的知识分子,他们通常负责向其他僧人讲解佛法,是僧人中的上层人士。比如我们熟知的唐僧唐玄奘,他是一个解佛法的高僧,所以,《西游记》中有些人会称其为“玄奘法师、上僧”。而“喇嘛”则是西藏地区对于僧人的叫法。在中原地区,我们一般不这么称呼佛教出家人。不过,现在对于“和尚”、“僧人”、“法师”和“喇嘛”等称呼早已经随意很多了。我们在寺庙中可以称呼他们为师兄、大师等等,不必太过在意身份的问题。那我们再总结一下:
和尚:修行较高或有一定成就的僧人
僧人: 所有出家修行的,都可以称其为僧人
法师: 佛教中是对那些精通佛法、能够讲解经文、指导修行的僧人的尊称。
喇嘛 : 西藏地区的僧人
你都分辨清楚了吗?
——小禾
重要提示:公众号改版后,文章推送可能会被刷掉,导致你无法看到我们的内容。为了不错过彼此,请给我们的账号加个星标★,点击下方公众号卡片→点击右上角...符号→选择第一个“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