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锲而不舍”,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联想到“契约”的“契”,认为这个字应该读“qì”。但是,哈哈,这个字真的不读“qì”。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误读呢?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习惯于“先入为主”地判断一些拿不准的发音。
就像“心宽体胖”,很多人会误读成“心宽体pàng”,而正确的读音应该是“心宽体pán”。同样,“潜移默化”也常被误读成“潜qiǎn移默化”,而正确的发音是“qián yí mò huà”。
而锲而不舍中的“锲”字在这里的正确发音是“qiè”,与“契约”的“契”并不相同。
那么,“锲”字究竟从何而来,又为何会演变成今天的样子呢?其实,“锲”字的本意是刻、雕刻。我们可以从它的甲骨文形态中窥见一二。
王羲之练字: 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其书法成就并非一蹴而就。相传,他曾在池边练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池水因洗笔而变黑,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虽然有点夸张,但王羲之的“锲而不舍”,不仅体现在对书法的热爱与钻研上,更是对“锲”字精神的最佳诠释。
司马迁著《史记》: 遭受宫刑之辱,司马迁没有选择沉沦,而是忍辱负重,历时十数年,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 他的“锲而不舍”,是对历史真相的追求,也是对个人信念的坚守,展现了超越时代的坚韧与勇气。
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 为了一部医药学巨著,李时珍遍尝百草,跋山涉水,历经27个寒暑,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
重要提示:公众号改版后,文章推送可能会被刷掉,导致你无法看到我们的内容。为了不错过彼此,请给我们的账号加个星标★,点击下方公众号卡片→点击右上角...符号→选择第一个“设为星标”。
加关注、赞我、转发、分享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