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新毒株出现!世卫组织就猴痘疫情再发最高级别警报!

健康   2024-09-05 09:02   江苏  

2024年8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博士宣布猴痘疫情构成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也是两年内第二次确定与猴痘相关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一次则发生于2022年7月。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1

WHO为何再发最高级别预警?

猴痘病例数激

  • 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出现猴痘病例已有十多年,在此期间每年报告的病例数量都在稳步增长。

  • 2023年报告的病例数大幅增加,今年迄今为止报告的病例数已经超过去年的总数,病例数超过15600例,死亡537例。

猴痘新毒株的出现,疫情范围扩大

  • 2023年9月,猴痘新毒株Ⅰb分支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南基伍省检出并迅速传播。

  • 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等四个邻国在过去一个月中报告了100多例实验室确诊的Ⅰb分支病例,这些国家以前从未报告出现过猴痘病例。

  • 2024年8月15日,瑞典报告发现非洲大陆以外首例猴痘病毒新毒株感染病例。

  • 2024年8月22日,泰国公共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该国出现首例猴痘Ⅰb变异株病例。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日前为猴痘疫情拉响全球公共卫生警报后,亚洲首例Ⅰb变异株病例。






猴痘 的 科普时间

什么是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起源于哪里?

猴痘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预防猴痘 我们可以做什么?

1

猴痘病毒是什么?


猴痘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而同属于正痘病毒属的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等,它们的抗原性质基本相同,彼此间具有交叉免疫性。

猴痘病毒耐干燥和低温,对热敏感,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可使之灭活。

猴痘病毒彩色透射电子显微图


2

猴痘病毒的起源和进化

猴痘病毒最早于1958年在绿猴中被发现,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疑似天花患者的标本中首次被分离,这也是首例确诊人类猴痘病例。


猴痘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进化分支:

Clade Ⅰ——刚果分支

  • 起源于非洲中部刚果盆地;

  • 引起严重感染和死亡的比例更高;

  • 2023年来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引起的感染病例数激增。

Clade Ⅱ——西非分支

  • 起源于非洲西部;

  • 症状较轻,病死率较低;

  • 2022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


3

猴痘病毒的流行特点

A

传染源

感染猴痘的啮齿类、灵长类动物;

猴痘病毒感染者。

B

传播途径

动物-人

  • 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等;

  • 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人

  • 与猴痘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而传播;

  • 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

  • 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可能导致感染;

  • 母婴垂直传播。

C

易感人群

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普遍易感。


4

猴痘感染会出现什么症状?

潜伏期

约为5-21天,多为6-13天。

发病早期

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等。

发病后

 1-3天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蔓延至四肢,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经历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结痂等阶段,病程约2-4周。

结痂脱落后

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达数年。

5

猴痘的预防措施

  • 出入境和涉疫地区人员,密切关注相关国家的猴痘疫情信息;

  • 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必要时主动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

  • 尽量避免无保护的情况下与野生动物(尤其是生病或死亡的动物)及其血、肉发生接触;

  • 食用含有动物部分或肉的食物时应当彻底煮熟;

  • 必要时加强个人防护,经常使用肥皂、水以及含酒精的消毒剂清洁双手。

供稿:陶璐秋

编辑:陶璐秋

审核:杨坤


江苏寄生虫病防治
向公众传播血吸虫病、疟疾以及其它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引导公众健康行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