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第三批典型案例。通报指出,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贵州省发现,安顺市、黔西南州、黔东南州等地矿山无序开发,违法侵占林地,破坏生态问题严重。
违法开采与生态破坏:贵州部分地区的矿山企业在未取得相关许可和批复的情况下,擅自进行石材开采等作业,长期违法占用林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损害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监管不力:督察组认为,贵州省有关市州对矿山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监管执法不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多发频发。这反映出在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监管措施的落实和执行还存在明显不足。
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属于喀斯特地貌,生态地位特殊,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十分重要。但一些地方仍粗放开采,生态破坏多发。
在贵州安顺市,紫云县忠顺石材开发有限公司2021年4月在未取得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林地使用手续的情况下即开始建设。2023年2月,该公司开始开采石材,但直到2024年6月才完成竣工环保验收,且至今仍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手续,长期违法开采。该公司矿区违法占用林地349亩,其中防护林92亩,违法开采矿石量达20余万立方米。
2024年8月7日,督察人员暗查发现,黔西南州安龙县万人洞金矿红黄色淋溶水积存在渗坑内
此次督察还发现,该矿频繁调整开采方案,既未按要求有序开采,也未配套建设排土场、截排水沟,直接顺坡倾倒大量表土和废石,生态遭受破坏。
此外,2024年5月,督察人员暗查发现,安顺市紫云县和财建材公司向矿区附近的山谷违规倾倒石浆,未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淋溶水呈强碱性。矿区道路污水横流,扬尘四溢,污染严重。
在黔西南州,安龙县黄金公司海子金矿获批占用林地752亩,实际占用818亩,超批复66亩,其中省级公益林43亩。2024年8月督察人员暗查发现,黔西南州安龙县黄金公司万人洞金矿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红黄色淋溶水积存在660余平方米渗坑内,共1100余立方米。经监测,淋溶水pH值为4.1,呈强酸性。
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大风洞镇其亚铝业有限公司猫猫岩矿区,将大量废弃矿石违规填埋到已修复区域,导致大量黄色淋溶水渗出,经监测,淋溶水pH值为2.6,呈强酸性。
督察组指出,贵州省有关市州对矿山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监管执法不力,致使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多发频发。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来源: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