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不上夜班成了我最后的底线

健康   2024-12-29 13:56   浙江  

左手镊子右手刀,深吸一口被尚未被新风系统捕获的甲醛气体,眼前是一颗超越钢尺长度的巨大瘤体。它安静又嚣张地躺在取材板上,我的防毒面罩几乎挡不住固定液翻涌的气味。

一番近乎机械的描述和分解之后,终于完成最后一个标本的取材,窗外的天都要黑了。僵硬和酸痛感从轻微水肿的脚踝和麻木的小腿肚传来——跟上一天手术比似乎也没舒服到哪去嘛……

当初为什么从临床科室头也不回地跳来病理科呢?说到底就五个字:不想上夜班。


我甚至想过
实在不行就去摇奶茶
点击查看 2024 各科室薪酬

博士毕业前后几个月,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焦虑迷茫。当年高考填志愿时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学医,如今的我已经有太多的顾虑。

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几天一个夜班是必然吃不消的。我的专业方向想要在夜班「风平浪静」几乎是奢望,跳出临床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期间也考虑过一些别的去路:去医院做行政——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 i 人,行政工作另我望而却步;去高校当老师——作为一个科研能力平平的菜鸟,非升即走同样让人窒息;去药企做 CRP——医药行业裁员危机下,这一步也让我犹豫。

一直没找到明确的方向,毕业后在家待业了几个月。面对父母的追问,我经常开玩笑说实在不行就去摇奶茶……(那时的我很天真,不知道摇奶茶都会被嫌年纪大)

谁能想到,一路坎坷走到这一步,竟是无路可走的辛酸。


辅助科室
心碎临床医生收容所
点击查看病理科招聘信息

有天去找同行朋友玩,在他的科室等他下班。他是外科方向毕业的,为了留院去了病理科。他在等待术中冰冻标本送检的间隙出来跟我打招呼,并且问我有没有兴趣进去看看。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在参观了病理科和了解病理医生大致的工作模式之后,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没有勇气跳出医院,去辅助科室好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加上病理科没有夜班,实在是让人心动。

而后我在招聘信息中,看到某院病理医师有招聘岗位。

命运的齿轮又一次转动。

该岗位要求博士学历,但没有专业限制,只要是临床大方向就可以投。我一看,这不就是「心碎临床医生收容所」吗?反正暂时没有更好的去处,去试试也无妨。

半个月的试工,上午观摩取材,下午坐着阅片。适逢「淡季」,每天到点吃饭到点下班的生活让我无比快乐,跟临床一对比,简直幸福得冒泡泡!科室的氛围也比较融洽,最终决定留了下来。


科室暧昧期
狠狠上头
点击查看病理科招聘信息

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时间总是新鲜刺激的,尤其是跨入一个陌生但相关的领域。作为一位新入坑的「小白」,我每天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取材阅片两个部分。

取材台上,每天都有摸不完的「新奇」标本,几乎包含了你能想到的所有人体组织器官,刚截下来的热乎断肢也是有的,从乳腺癌根治标本里发现假体之类的事件也偶有发生。

显微镜下,每天学会一点点新东西让我倍儿有成就感。从最开始看镜下视野只觉得一片混沌红蓝,到后面慢慢能认识一些组织结构,区分正常和异常,甚至可以进行初步诊断,这种慢慢积累、慢慢成长的过程美好而纯粹。

工作节奏上,双休、节假日正常休息(仅代表本院)让我觉得非常满足。没错,咱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光这一点,就让我那些三天两头熬大夜的临床小伙伴羡慕极了~


好像不太妙啊……
点击查看病理科招聘信息

万万没想到,这种「幸福」是有代价的。新鲜感的云雾逐渐散去,我才慢慢看清整座山脉。

随着「旺季」的到来,标本量开始激增,经常上取材班的我时不时会感到体力不支。站一整天,下台后腰酸背痛腿抽筋,手指头都磨出了茧子。

阅片的压力也慢慢上来了。知道的越多,考虑的就越多,害怕的也就越多。比起「只知一二」的愣头愣脑时期,「知 1.5」反倒使事情变得艰难了。

很多局外人都觉得病理科就是一个到点就关门的清闲科室,殊不知隐形加班也是很严重的,奋战到深夜其实也是稀松平常的事。


理性思考:病理科的爽点与痛点
点击查看 2024 各科室薪酬

  • 爽点不多

1. 不值夜班,节假日、周末基本能休,不同医院可能略有差异;

2. 不直面患者和家属:跟患者、家属打交道是临床工作让我头痛的地方之一,现在医患关系又如此紧张。这点上,做幕后工作的病理医生也多少能规避一些潜在的风险;

  • 痛点不少

1. 日常接触「毒气」:甲醛、二甲苯等,虽有保护措施,但也难以避免会有部分吸入,新风系统不给力或标本量太大时,捂得再严实也会被固定液呛出眼泪;

2. 取材也考验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连送标本的师傅都感叹:「全院最脏最累的活儿都让你们干了!」;

3. 诊断入门难,精进更难:懂的都懂,一入病理深似海;

4. 发报告精神压力大:尤其是术中快速冰冻,一手术台的人等着你的结果下刀,哪能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5. 待遇不如临床:收入与承担的风险严重不匹配;

6. 未来「失业」风险:随着 AI 的迅猛发展,那一天不会太遥远,不是危言耸听一定就要被取代,至少人力的需求会有所减少。虽然目前还有一些技术壁垒,也存在很大争议,但不容乐观。


后不后悔?

经常有人问我:「从临床来病理后不后悔?」我的答案目前尚未改变。

虽然说了这么多痛点,但爽的部分也是真的爽。每一个专业都有它的好与不好,我不提供任何要不要选择病理的建议,只是真实地反馈我所感受到的,供大家参考,仅此而已。

愿大家都能根据自己内心最在意的部分,在这些好与不好之中寻到一个平衡,走出一条最自洽的道路。

本文作者:西瓜啵啵冰

策划:烫晚霞|监制:Sherry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丁香园
千万医务工作者的网上家园。我们深知医疗的痛苦与快乐,在丁香园里,您可以了解最新资讯、阅读深度报道,并与同行进行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