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书画院建院45周年画家风采||高飞

2024-12-10 19:55   安徽  


               安徽省书画院简介


       安徽省书画院是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的专业机构。自1979年成立以来,安徽省书画院“以整体的艺术特色和美学趋向取得了当代中国画坛令人瞩目的实绩,使传统笔墨在新的形势下获得现代意义的与时代共振的新图式。”作为专业创作与研究学术机构,书画院立足安徽本土文化,放眼全国书画创作的学术前沿,从九十年代在全国刮起的“黄山风”到新世纪的“重走新安路”,安徽省书画院正逐步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

       45个春秋,45年的风雨历程。安徽省书画院不断挖掘安徽地域文化遗存,坚持走民族绘画之路,推动当代美术创作,努力使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与新时代、新生活接轨。在新征程上,安徽省书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笔墨绘就时代画卷,将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不断开创安徽美术事业新局面。






画家简介 



高飞

1979年出生于安徽肥西县,现为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博士研究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青年艺委会委员。作品入选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一项,国家艺术基金一项,安徽省社科奖一项,作品参加全国重大展览二十余次。作品两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欣赏

《花卉写生1-6》12厘米-12厘米  2023


《花卉写生7-12》12厘米-12厘米 2023


《花卉写生13-18》12厘米-12厘米 2023


月季

日子里,邻居家的花没心没肺地开着。月季忘记自己本是蔷薇科,开出毛茛牡丹的气势,硕大如碗口,一日全开,完全忘了秩序与节奏。来的快,然走的也急,今日再看,花还在枝头,却少了争奇斗艳。被东风吹皱的那些花瓣卷缩着往后,少有几片艳丽的花瓣使出最后一丝力气,像在说,看我,看我,快看我!此时我觉得最美,被风吹褶的花瓣缝隙间,迸发出迷人多变的色彩,经历过风霜洗礼的花恰如人一般,顺势、自然、守约、秩序、奋斗、生命、活着。回屋整理写生了这几幅《花》。


《花卉写生》12-12厘米 2023年


《一颗树》240-69厘米 2015年


《一颗树》240-69厘米 2015年


《一颗树》240-69厘米 2015年


《沉睡花园 》 240-70厘米 2023


一棵树

众多古村落村口大多有几棵大树,据说建村之初始,树就在了。良禽择木而栖,人亦然。树本荒芜自在生长,不同的人看到的却是不同的树。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也会看到不同的树。有的树生的高大,枝干高耸,叶子薄薄披着一层,全部面向外面,犹如伞,只有阳光偶尔会透过叶与叶之间的缝隙洒进来。有的树,孤苦,没几片叶子,独自在风里挺守。

树一直都在,人却不同。千岛湖的途中,曾看见孤岛上的树,浅浅的水曾没过他的脚踝,又退却了,留下浅褐色的泥土突兀地包裹着它的根基。突然在想,在没被看到的时候,树会不会是死寂的,目光扫过它的瞬间,它鲜活了,或许这颗树很久没有这么兴奋了,又或许这棵树在我看见它之后,又要历练多年才会有另一个如我的人看见它,并让它再次鲜活。树只是树,人的联想赋予了树更多。 
    近期关注历代美术作品、工艺作品里的树。汉画像石里的树很多,呈现出图案的样式,有的为表达“连理枝”互相缠绕,独占一大块空间,有的作为补景出现;儿童画里的树,没有“画前需定形”,没有“枝细于干”的约束,自由生长;常玉的树给人繁密枝桠之间的互相取暖意识。这些树更多出自于人,而不止是树本身。这给我启发,树不止可以是自然的样子,也可以按心里的样子去生长。

主攻人物画的我,围绕着一棵树,能做什么?树,是框架、构成,或者说树提供了一个舞台,真正的主角是人。与树产生关联的人的活动有哪些?发呆、静心,秋千、杂耍,树上参悟、树下纳凉。树因人,变的更具人文意义。心里的树,可以是天马行空,网状树干互相纠结缠绕,花与花之间恋人般暧昧。画是一个片段,我试图在抽象的空间里表现具象的人。画面需要,把树压缩在二维的空间里,并导演了一群人和树之间的纠葛与关联。

一棵树,一群人,树上树下的人,都源自一颗树的原动力。画了《一棵树》这个系列。在这里,树提供了舞台,便于众多人物的互相组合;在这里,树是画面的分割线,将大的画面分割成若干小的空间,以便于开展空间与空间之间互相关联故事;在这里,树是表象的符号,代言了自然和土地,是人们耕耘的地方。一棵树,要经历多少才会参天,在黄山,世人都去追逐迎客松,无人顾及山间小松,它们生于险要,蓬头盖面,风霜无情。大树何尝又何尝不是饱经风霜,一棵树,一个人。画了《一棵树》这个系列,文以记事。

《武台》180-180厘米 2024


《空间》 68-68厘米   2023


 《射》   68-68厘米   2023


《亭》   68-68厘米   2023


《蓝夜》68-68厘米 2024


《台》  68-68厘米   2023


《顶》 68-68厘米   2023


茶余

如何入行:

先天不足,自幼荒长于野,没有童子功,青年读书时亦非专业美院。一直心里有个“学院梦”,不惑之年前往北京求学,是为弥补最基础的那一部分。荒长于乡野有其好,无知而胆大且未过早定型;亦有其弊,基础的缺乏导致不断绕弯路。先天不足,不是理由,是今天追赶的理由。

色:

中国画崇尚“随类赋彩”,但在实践中发现有其局限性如十八岁是什么颜色、医院是什么颜色等。这些无法归类,但却是“一类人”、“一类场所”的类,同样可以随类赋彩,就尽量的去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去赋色。不同人对于此“类”的色彩观是不同的,在我十八岁就是玫色。色彩一旦主观起来,就有更多发挥的空间。

画的终了:

画完了,它的独立生命开始了。有的被水泡了,有的躺在故纸堆里,有的经年之后被拂去灰尘而得以重现。画没完成时,作者应该思考,为何而创作,为“这个孩子”铺好路。即使世事难料,开始时就没有思考,它注定会是悲剧。

画能教么:

能教,绘画有门槛,年幼时的入门都是教出来的。不能教,个体不同,其作品亦应有区别,若非深究自己的内心,很难走出曾经被教育的样子,也就不能算真的被教出来了。长大了,要断奶。

画属于谁:

属于个体,也属于群体。作为个体的我们很难脱离群体,创作前,个体的我们侵染在群体里,感受群体,自己也是群体的一部分;创作中,忘记群体,是为找寻自我,暂时保留内心的纯良;创作后,画成为一张纸,各有归途。这张纸不会令所有人满意,但从生活中来,咀嚼了之后呈现出来,可能会与一部分群体产生共鸣。

画者与工匠:

两者都有“磕长头”式的苦难,匠心催人进步。前者可能多一些“弯弯绕”,喜欢看一缕烟在空气中弥散并逐渐消失,喜欢闻一杯茶在沸水里由扑面的火气转化为淡淡的清香。不仅如此,他们还喜欢把这些感受“代入”自己艺术实践中。后者似乎更多一些苦难感,一天的劳作后,一杯浊酒,闲唠家常,他们不是没有想,只是想的不一样。

创作状态:

在迷雾中找寻,乍现时喜乐,更多时疑惑。创作开始了就出不来,心心念念都是那张纸,出来了就又很难进入绘画状态。有时入世,有时逃离,有时压抑,有时狂喜,想把有时变成永久。

画与创意:

创意二字,“创”,一个“仓”字,意为收藏谷物的地方,一个“立刀旁”意为,用以切、割等的工具。“创”字有通过劳动从而丰收的意思;“意”字,“心”里有,人可以“立”在“日”(太阳)上。综合起来大约是人要用心就会有收获,当然只是我个人的猜想,也可能存在谬误。创意对于创作来说十分有用,创作是从形而上的概念,转化为形而下“画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处处需要创意。

有了创意如何如何落地为创作的?在实践中总结有三种方式。其一,先有创意,再物化、完成画面。以人物画为例,想画一张敦煌画师,因年代久远,查找相关文献及图像资料之后,在生活中找到“自我认同”的“画师”典型人物形象,速写、拍照,结合年代的衣物,完成画面。其二是,现实环境中看到的物象组合,有画意,记录下来,经过艺术加工,或经过简单物象重新组合,完成画面。其三,现实中的物象经过打散、解构、重组,将表面看似“风马牛不相及”,深究起来很有关联性的物象,安排在同一绘画空间中,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在商校教学时,有一门课叫《设计素描》,大抵与这个同理。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创造是无中生有,是理想和创意。绘画创作涉及个人学识、修养、知识量、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时事敏锐度、个性追求等,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日常的准备很有必要。身边的一位画友说,四十岁左右,应是建成自己的“资料库”,包括日常采风积累的图片、文字、感受资源,与所需表达主体相关的历史、文学、哲学储备,及相应的技法语言。有了预备,才会有创意,才不至于慌张与迷茫,有了储备,才有可能构建自主视角,才得平安。

《深海》35-35厘米-4 2024

《百态》35-35厘米-4 2024


《趣味》35-35厘米-4 2022


《民间》35-35厘米-4 2022


《忽》35-35厘米-4 2022


《饰》35-35厘米-4 2022


《晚餐》 240-34厘米 2023  纸本


《顶功》 240-34厘米 2023


《塔》 240-34厘米 2023


《有风》 240-34厘米 2023


《片段一》 55-180厘米   2023


《片段二、三》  86-260厘米-2   2023年



往期回顾

安徽省书画院建院45周年画家风采||张煜

安徽省书画院建院45周年画家风采||刘廷龙

安徽省书画院建院45周年画家风采||方贤道



欢迎关注安徽省书画院新媒体平台






安徽省书画院
美术活动 新闻报道及艺术家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