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书画院是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的专业机构。自1979年成立以来,安徽省书画院“以整体的艺术特色和美学趋向取得了当代中国画坛令人瞩目的实绩,使传统笔墨在新的形势下获得现代意义的与时代共振的新图式。”作为专业创作与研究学术机构,书画院立足安徽本土文化,放眼全国书画创作的学术前沿,从九十年代在全国刮起的“黄山风”到新世纪的“重走新安路”,安徽省书画院正逐步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
45个春秋,45年的风雨历程。安徽省书画院不断挖掘安徽地域文化遗存,坚持走民族绘画之路,推动当代美术创作,努力使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与新时代、新生活接轨。在新征程上,安徽省书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笔墨绘就时代画卷,将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不断开创安徽美术事业新局面。
画家简介
丁雪郁 1947年生,安徽黄山人。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多年师从吴作人先生,现任吴作人美术馆名誉馆长。
图绘本非真万物唯心出
——丁雪郁先生画金鱼
于波/文
丁雪郁先生以善画金鱼享誉安徽画坛,他为人平和朴实,有谦谦君子儒雅之风。其作品用笔爽快、干净利落,画面简洁纯粹,清雅绝俗,意趣盎然。金鱼之外丁雪郁先生亦偶作花鸟、果蔬、熊猫等,同样也是清雅可人。
中国是金鱼的故乡,人们普遍认为古埃及是最早用鱼缸养鱼的民族之一,但把养鱼当做一种文化,则最早出现在中国。中国金鱼的鼻祖红鲫鱼在宋代就已被普遍饲养繁殖了,经过人们千百年的精心培育,红鲫鱼遗传变异,“种种变态,难以尽数”,到如今已有数百个品种之多。随着中国金鱼十六世纪传入日本,十七世纪传入欧洲乃至全球,最终成为风靡世界的著名三大观赏鱼类之一。五彩缤纷、体态娇美、舞姿动人的金鱼,自古以来深受世人的喜爱。
“金玉满堂”、“年年有余”、“吉庆有余”、“乐融融”、“满堂红”……,借用谐音取其吉祥寓意是中国传统美术尤其是民间美术的一大特色,明清时代之后甚至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传统文人画更是注重借物抒情,以物喻人,咏物寄意。在中国绘画史上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的虚谷尤擅长画金鱼,他画的金鱼圆滚滚的身体、短短的尾巴,以拙胜巧,既高古冷峭,又萌态十足。人称“金鱼大王”的汪亚尘所画金鱼在继承虚谷的基础之上,吸取了西洋绘画的色彩原理与造型手法,作品秀雅鲜活,雅俗共赏。被推认为当代画坛画金鱼第一人的吴作人先生则以用笔简练为胜,他画的金鱼笔尽意在,像应神全,画面简洁明快,墨色轻盈透明,堪称一绝。
主张“法由我变,艺为人生”的吴作人说:“风格是画家自己的面貌,既不故弄虚玄,忽此忽彼;也不取泥古不化,套袭仿效。”丁雪郁先生追随吴作人先生多年,得以亲耳聆听大师的教诲,言传身教之下,悟得此话精髓。他在汲取诸家前贤的优良传统之上,既不追求表面上的花哨,又不因袭守旧,更不生搬硬套。丁雪郁先生深明艺因有“我”而不同的道理。他以心观我,在作品中着重于把握金鱼的精神气质,着重于自我情感的注入,着重于创造美好的意境,努力追求清雅之境、稚拙之趣、恬淡之情,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目。
清·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说:“画金鱼须写其游泳闲乐之意。与别鱼比之矜贵一格,宜衬以绿茜,池中花下,寓富贵台阁气象,乃得生趣。”但是,画金鱼有两难:一是由于金鱼在造型和色彩上最大的特点是形态娇美、色彩浓艳,因此许多画家描绘金鱼时稍有不慎便有艳俗之态,此是一难。二是画家描绘金鱼时如果不能做到“笔少意多”、不明白“遗貌取神”的道理,也必入俗格,此又一难。世人皆知“唯俗不可医”,神闲意定的丁雪郁先生更是深谙此理,他画的金鱼在造型上既忠实于物象,神态真切,又艳而不俗,笔简意赅,味厚意远,努力追求高雅与平易的和谐统一。因此,红鳞碧藻,池中花下,丁雪郁先生所画的金鱼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宋代顾逢曾有一首咏金鱼的诗写得有情有景、充满魔幻色彩,名为《下竺寺金鱼》:“黄金成一片,雨过唼方池。相尔浮沉乐,如吾爱傲时。水声频拨剌,人影不惊疑。中有成龙者,腾空未可知。” 丁雪郁先生以物抒怀、以景喻人,他作品中的金鱼是其内心的一个映照,成为了他的另一个自我,它既是现实的,也是梦幻的。那些平静安宁、无忧无虑的金鱼在丁雪郁先生的笔下似动似静,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悠哉游哉,或许终有一日幻化成北冥之鲲、冲天跨海之龙,亦未可知。
2021年8月18日于曾在堂
作品欣赏
欢迎关注安徽省书画院新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