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在2024年上半年,银行业面临了多重挑战,LPR调整、按揭贷款利率调整等政策因素,导致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速显著放缓,同比增长仅为0.3%。大型商业银行净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农商行的净利润增长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从上半年净利润的驱动因素来看,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1)资产规模方面,银行资产增长放缓,贷款结构持续调整,对公贷款占比上升,零售贷款和票据贴现业务规模被压缩。(2)净息差持续下降,主要受LPR下降和按揭利率调整的影响。(3)拨备覆盖率小幅下降,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减少,对净利润产生正向拉动影响。银行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但零售风险开始暴露。
展望未来,银行业需要关注资产质量的变化,优化资产结构,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以应对潜在的经济波动和市场竞争。
一、总体回顾
净利润增速继续放缓,盈利能力表现各异
2024年上半年,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呈现出分化态势。受到净息差收窄和中间业务收入降费政策的影响,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同比增长率为0.3%。
大型商业银行净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降幅为0.81%。农业银行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有小幅正增长,其余5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出现下降。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长0.58%,但内部分化明显。华夏银行与浙商银行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长率均呈上升趋势,浦发银行、平安银行与光大银行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情况下仍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浦发银行净利润增长率为15.7%。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与渤海银行营业收入虽小幅上涨,但净利润仍出现下降情况,其中渤海银行净利润下降幅度为9.8%。
城农商行的净利润同比上升4.76%,但不同地区的城农商行间利润增长差异显著,长三角地区的城农商行中,除上海银行净利润增速出现小幅下降外,其余银行净利润均保持稳定增长;北部沿海地区银行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保持持续增长状态;大西南地区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其中泸州银行经营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在15%以上;其余地区城农商行净利润整体呈下降趋势。
净利润归因:生息资产规模与结构、
净息差以及减值损失为最主要驱动因素
根据影响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我们对净利润增长进行归因分析:
1. 生息资产规模增速回落。2024年上半年银行生息资产规模增速为9.22%,较2023年同期回落了2.83个百分点,拉低了净利润增速约5.88%。
2. 净息差持续拖累净利润增长。受LPR下行、按揭利率调整等政策因素影响,202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收益率下降了41bps,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了26bps;另一方面,挂牌利率的下调与手工补息等因素使客户存款的付息成本下降10bps,负债付息率下降4bps;银行整体净息差持续收窄,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0bps,对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贡献了-25.1%。2024年上半年净息差降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但贷款利率的下行与优质资产的匮乏,仍将是当前银行最大的压力来源。
3. 减值损失计提同比下降拉动了净利润增长。2024年上半年银行整体减值损失同比下降,拉动净利润增长约5.33%。不同银行的拨备计提分化明显,大行计提比例较为稳定,股份与城农商行计提比例持续下降。
4. 中收下降,投资收益上升。2024年上半年,受理财产品规模持续压降、资本市场资产价格低迷等因素影响,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幅度继续扩大。受降息影响,债券市场迎来强势周期,银行投资收益上升,总体非息收入对净利润增长有小幅拉动。
二、净利润驱动因素
资产规模与贷款结构:资产规模增长放缓,贷款结构持续调整
截至2024年6月末,58家上市银行的资产总额合计达到306.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12.53万亿元,增幅为4.26%,较去年同期的增幅7.09%有所放缓。城农商行的同比增长率相对平稳,而大型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比增长率下降幅度较大。
在资产结构方面,商业银行2024年半年末大类资产占比较2023年同期变化不大,大型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占比小幅上升,城农商行基本保持稳定。
贷款规模方面,58家上市银行的贷款余额持续增加,达到177.7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9.78万亿元,增幅为5.82%,较去年同期的增幅8.74%有所下降。贷款结构的调整仍在持续,对公贷款占比不断上升,而零售贷款与票据贴现业务规模则不断压缩。
对公贷款投向方面,202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投向行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占比最高的3个行业。前五大行业的集中度较2023年小幅下降。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比呈平稳下降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业占比最高,其次是城农商行与大型商业银行。
净息差:负债付息率降幅小于资产收益率
降幅,净息差持续下降
2024年上半年,受LPR下降、按揭利率调整等影响,上市银行的净息差继续下降。尽管挂牌利率的下调与手工补息等因素降低了负债的付息成本,但这一降幅相较于生息资产收益率的降幅较小,导致净息差持续降低。
(1) 负债成本降速不及资产收益降速,净息差水平持续承压
对生息资产结构进行拆分, 202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3.86%,其中客户贷款下降41 bps,金融投资下降15 bps,同业业务上升19 bps,存放央行款项上升2 bps。
对付息负债结构进行拆分,2024年上半年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为2.29%,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4 bps,其中客户存款下降10 bps,债券业务下降1 bps,同业业务上升14 bps,央行借款下降13 bps。整体来看,尽管挂牌利率下调等降低了负债的付息成本,但幅度较生息资产收益率降幅较小,导致净息差持续降低。
(2) 存贷款结构变化,贷款收益率处于低位
对存、贷款结构进一步拆分,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对公存款日均余额同比增长3.28%,个人存款日均余额同比增长11.54%,个人存款占比升高且日均余额增速高于对公存款日均余额增速;对公贷款日均余额同比增长15.01%,收益率同比下降26bps,个人贷款日均余额同比增长4.95%,收益率同比下降47 bps,受市场利率的变化、信贷需求的减弱以及银行间的竞争加剧等因素,贷款投放流向收益率较低的对公业务,且受LPR变动影响,个人贷款收益率大幅下降。虽然计息负债的成本率有所下降,但不足以抵消资产端收益率的下降。
(3) 贷款定价下降,净息差持续压缩
从净息差变化的因素来看,贷款利率的下降是主要驱动因素。截至2024年6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8%,同比下降51bps,其中新发放一般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3%,同比下降32bps;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45%,同比下降66bps。
贷款定价一般有两部分组成,LPR与加(减)点。前者反映市场利率环境,后者反映银行的议价能力与市场供需关系。
市场利率方面,自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LPR经历2次下降。其中,五年期LPR下降35BP,一年期LPR下降20bps。2024年7月LPR再次下降10bps,对上市银行2024年下半年的业绩持续带来压力。
加(减)点方面,截至2024年6 月,一般贷款中利率高于LPR的贷款占比为 49.55%,较上年年同期下降7.12个百分点;利率等于 LPR 的贷款占比为6.16%,较上年上升0.57个百分点;利率低于LPR的贷款占比为 44.29%,较去年同期上升6.55个百分点。与2023年6月相比,贷款利率向低于LPR方向偏移,反映信贷市场供需关系偏好借款人,减弱银行的议价能力,加剧了净息差的压缩。
资产质量:零售风险暴露,拨备小幅下降,银行分化明显
202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减值损失计提同比减少604亿,计提金额较上年同期下降7.54%,占24年上半年净利润的5.25%。从资产质量上看,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的不良生成率[1](下限)保持稳定,不良率、拨贷比和拨备覆盖率均同比下降。其中,上市银行的整体不良率为1.27%,较上年同期下降0.03%;拨贷比为3.1%,较上年同期下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40.6%,较上年同期下降1.2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为1.50%,较上年同期上涨0.12个百分点。
拨贷比和拨备覆盖率的双重下降,说明新增贷款拨备计提比例较存量贷款出现下降趋势,同时,逾期贷款率的上升为下半年的资产质量带来不确定性。未来如果新增不良开始上升,对于部分拨备覆盖率接近监管要求底线的银行,可能会带来较大的利润压力,需持续观察相关贷款的风险情况。
[1] 不良生成率(下限)=(本期不良贷款金额-上期不良贷款金额+本期核销金额)/本期资产总额
本报告中不良生成率(下限)仅包括大型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
(1) 资产质量详解:对公不良回落,零售风险持续暴露,中小行逾期率与不良率剪刀差呈扩大趋势
按贷款性质来分,2024年上半年,对公不良贷款率为1.53%,较2023年末下降0.13%,延续了自2022年中以来的回落态势。相比之下,零售不良贷款率升至1.04%,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且增长势头有所加快。
按银行性质来分,大型商业银行2024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752.3亿元 ,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85%,不良率由上年中的1.30%降至1.28%。大型商业银行逾期率低于不良率,但其差额逐渐缩窄;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也有所下降。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2024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104.7亿元,不良率由上年中的1.28%下降至1.24%;城农商行2024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191.2亿元,不良率由上年中的1.35%降至1.30%。股份制与城农商行逾期率均高于不良率,且差额呈扩大趋势。
将不良率与贷款同比增长率进行对比,大型商业银行分布较为集中,城农商行分布较为分散,其中东莞银行、九江银行与西安银行贷款规模增长的同时不良率有大幅上升,需对其后续资产质量进行持续关注评估。
(2) 减值计提详解:三阶段资产整体稳定,减值计提波动下降
202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的贷款减值计提比例为3.1%,较去年同期下降7bps,其中,股份银行与城农商行计提比例下降幅度高于国有大行。
从三阶段贷款占比来看,截至2024年6月末,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资产(阶段二资产)占比较2023年同期小幅上升,与逾期率的上升有直接的关系。而阶段三资产占比小幅下降,与银行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处置与化解力度有关。
从上市银行三阶段的计提比例变动情况看,阶段二资产的计提比例下降较为明显,阶段三资产计提比例有所上升:阶段一资产的平均计提比例为1.65%,较上年同期下降0.07%;阶段二资产的平均计提比例为21.84%,较上年同期下降0.23%,阶段三资产的平均计提比例为67.83%,较上年同期上升0.90 %。
总体来看,24年上半年银行的三阶段占比与计提比例的变化,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存量一阶段资产风险暴露后进入阶段二,贷款增速不及去年同期,导致阶段一资产占比下降;同时新增资产平均计提比例低于去年同期,导致一阶段减值比例小幅下降;
新增潜在风险资产规模(新增阶段二)大于新生成风险资产规模(新增阶段三),导致阶段二资产占比上升,同时由于新增阶段二资产计提比例低于已转移至阶段三的资产,导致阶段二整体减值比例下降;
银行对不良风险的处置与化解,降低了整体不良率与三阶段资产的占比,从而减少了风险资产对拨备的占用。
一、二阶段资产减值计提比例降低的同时逾期率不断上升,对银行下半年的损失准备与净利润可能带来一定的压力。
三、总结与展望
2024年上半年,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的放缓和资产质量的变化,反映了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挑战。净息差的持续下降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构成了压力,LPR的变动与存量按揭利率的调整,要求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上更加精细化,应对利率风险与重定价风险,同时也需要探索新的收入来源。资产减值计提比例降低的同时逾期率的上升,对银行下半年的损失准备与净利润可能带来一定的压力,提示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监控,特别是在零售贷款领域。
展望未来,银行业应继续优化资产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特别是对绿色金融、科创金融、普惠金融的信贷投放。同时,银行需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应对潜在的经济波动和市场竞争。在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的推动下,银行应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以提高效率和客户体验。此外,银行还应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确保合规经营,同时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服务
我们将充分发挥团队独特的能力和资源,通过定期行业最前沿动态分享、每一天的业务经营陪伴等,为银行客户提供端到端的配套服务,协助客户更从容、高效地应对各类变化,并助力管理能力提升。
我们将继续与监管机构及行业协会密切合作,深度参与到行业研究、行业培训及政策发展中,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有力的专业力量。
释义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05) 提出的“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方案划分银行所属经济区,其中:北部沿海经济区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组成;东部沿海经济区由上海、江苏、浙江组成;南部沿海经济区由福建、广东、海南组成;黄河中游经济区由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组成;长江中游经济区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组成;大西南经济区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组成;大西北经济区由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组成;东北综合经济区,由黑龙江、吉林、辽宁组成。
往期分享
【容诚资管 | 专业洞察】《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操作实务手册》解读
【容诚资管 | 专业洞察】 加强投后管理,壮大“耐心资本”:政府引导基金估值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