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唐云来先生为《海河巡盐图》题名
津沽记忆文化讲堂(总第54期)邀请天津博物馆原党委书记、研究馆员陈克先生回顾了天津学者对国家博物馆藏所谓《潞河督运图》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介绍了全国各地博物馆展出所谓《潞河督运图》的情况,以及陈克先生对最新发现的现藏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商盐坨图》与所谓《潞河督运图》的比较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将所谓《潞河督运图》更名为《海河巡盐图》的学术依据,并代表天津学界正式提议将《潞河督运图》更名为《海河巡盐图》。
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津卫》节目报道
天津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王会臣、天津博物馆原党委书记陈克、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唐云来、天津市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委会常务副会长何志华、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党委书记李治邦、北京市世界语协会原副会长王彦京等领导与专家学者及天津科技大学志愿者、津沽记忆博物馆工作人员共五十余人参加活动,天津市融媒体中心、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进行了采访报道。
王会臣书记致辞
更名为《海河巡盐图》的提议
《海河巡盐图》局部
陈克先生在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发现的《商盐坨图》
唐云来先生致辞
李治邦先生致辞
参加活动的还有,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刘恒岳,天津文史学者、《海河巡盐》作者高伟,天津文史学者张诚,天津文史学者李学韩,天津方志馆原馆长张岩,天津方言协会会长、作家郭文杰,天津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书法家邵佩英,天津著名收藏家常兆新, 以及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文化发展室主任刘秋生,中新生态城管委会党建工作部部长赵瑄,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馆长崔志华,滨海新区文化旅游商会会长姜一,天津滨海新区文联原党组书记李延春,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滨海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郝军,滨海新区作家协会主席李子胜 ,滨海新区摄影家协会原主席焦永普,滨海新区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韩天宏,三项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船长作家刘翠波,滨海藏报馆馆长冯伟,诗人郑万友,市级非遗女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青年画家周娜,非遗杨氏汪脉太极拳传承人徐杰,芦台春酒业董事长李继齐,津沽记忆博物馆馆长齐惠敏、副馆长胡建敏等。活动由津沽记忆博物馆馆长齐惠敏主持。
何志华先生致辞
刘秋生主任致辞
赵瑄部长致辞
活动中,滨海新区非遗项目渔家号子传承人刘翠波和汉沽老渔民赵加岭、刘翠祥表演的渔家号子生动反映了滨海新区历史上渔民生活蕴含的浓厚民风;王会臣、李延春、崔志华、胡建敏、齐惠敏的诗朗诵《我和我的祖国》抒发了滨城人爱祖国、爱家乡的炽热情感。
刘翠波先生、赵加岺先生、刘翠祥先生
表演滨海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家号子
王会臣书记、李延春先生、崔志华馆长、胡建敏副馆长、齐惠敏馆长
诗朗诵《我和我的祖国》
津沽记忆博物馆于201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开馆,本次活动恰逢津沽记忆博物馆开馆六周年之际,王会臣、唐云来、邵佩英、李延春、郝军、刘硕海、韩天宏、张岩、徐杰、郑万友等嘉宾携书画墨宝、版画作品、诗集与会,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天津市滨海新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发来贺信。
李学韩先生致辞
刘硕海先生赠送版画作品
崔志华女士致辞
周娜女士致辞并赠送女书三字经
因故未能与会的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罗澍伟,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春生,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王振良,书法家李孝椿,逸梵画廊创始人甄永清,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李祯祥等学者、艺术家发来贺信、贺辞。郝军向津沽记忆博物馆捐赠了从南港水库出土的长430mm、宽135mm、厚100mm的牡蛎贝壳,李延春捐赠了天津打字机厂木箱及塘沽文史书籍。
津沽记忆博物馆向来宾赠送了文创速写本,根据明代李东阳《直沽八景》、清代张志奇《津门八景》和清代周宝善《沽上八景》制作的文创书签,《海河巡盐图之三岔河口》,《天津方言》报九期合辑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陈克先生对中国盐文化有深入研究,曾遍访全国各地的盐业博物馆、展览馆。津沽记忆博物馆馆长齐惠敏特向陈克先生赠送了《商盐坨图》《两淮盐场及四省行盐图》《闽省盐场全图》复制件。
活动由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党建工作部、滨海新区政协文史委作指导单位,津沽记忆博物馆主办,协办单位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天津市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委会、天津市旅游业商会、天津方言协会、滨海新区文化旅游商会、滨海新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中新生态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天津市爱心联志愿服务中心。
“运河珠玑耀古今 盐渔文化润津沽——《海河巡盐图》与津沽文化”系列讲座共四期,分别邀请陈克先生、天津文史学者高伟先生、天津文史学者张诚先生、中信美术馆馆长曾孜荣先生主讲。
郭文杰先生、高伟先生、冯伟先生、郑万友先生欣赏《海河巡盐图》
主讲嘉宾:
陈克 天津博物馆原党委书记
高伟 天津文史学者
张诚 天津文史学者
曾孜荣 中信美术馆馆长
讲座地点:
津沽记忆博物馆
天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芳菲路11号增2号
《海河巡盐图》与津沽文化系列讲座第二讲
所谓《潞河督运图》是清初乾隆年间的一幅绢本设色长卷,高41.5厘米,长680厘米,在解放初由历史学家顾颉刚从杭州收藏家吴谏斋处购得并捐献给国家,经朱启钤先生审阅认为“意味尤近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之作,允为国家之重宝”。经朱启钤、瞿兑之考证认为是史载《潞河督运图》。
国家博物馆王永谦、北京学者于德源等均认为此图所绘为北京通州督运漕粮场景,而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克先生于2009年3月13日在《今晚报》刊文《是通州还是天津——<潞河督运图>到底画的是哪里》提出质疑,认为此图所绘为天津三岔河口附近自钞关浮桥到海河紫竹林村近十余里的两岸景物,之后陈克、高伟、张显明、何志华、张诚、谭汝为、郭文杰、周醉天等天津学者纷纷对此图展开深入研究,研究成果陆续见诸报端,学者们一致认为此图所绘实为天津在乾隆年间盐坨春季开坨、盐官海河巡盐之景。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保护大运河文化做出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7年8月27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幕式上该图的靓丽亮相,让天津人民、让全国人民“发现”了这幅精美画卷。
津沽记忆博物馆自2017年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弘扬、传承津沽优秀传统文化,在2018年5月20日至2018年8月25日举办了“《潞河督运图》与津沽文化”系列讲座八期,分别邀请天津文史民俗学者张显明先生主讲“一图尽展津城美”、著名服饰收藏家何志华先生主讲“从《潞河督运图》看清代服饰的发展与演变”、天津方言协会会长郭文杰先生主讲“《潞图》里的民风与民俗”、天津方志馆代馆长张岩先生主讲“《潞图》与津沽饮食文化”、天津博物馆原党委书记、研究馆员陈克先生主讲“《潞图》与长芦盐”、张显明先生、郭文杰先生联合主讲“揭秘《潞河督运图》与天津历史上的宗教文化”、天津教育史学者张绍祖先生主讲“《潞河督运图》与天津的近代教育发展”、天津警察史学者赵月增先生主讲“从《潞河督运图》看天津警察制度的创制与演变”,专家学者以所谓《潞河督运图》为线索,从不同角度解析津沽文化的深厚底蕴。
2018年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高伟先生编著的《海河巡盐——国博藏所谓<潞河督运图>天津风物考》,全书17.6万字,收录了陈克、高伟、张显明、张诚、谭汝为、周醉天等学者研究、分析所谓《潞河督运图》的学术作品。2019年7月20日,在天津东北角新华书店举行的签售仪式上,何志华先生展示了由故宫复制的所谓《潞河督运图》长卷,天津众多文化学者济济一堂,与读者一起欣赏巨幅长卷、分享灿烂的天津文化。
2020年11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上此图的展示文字说,
至此,京津两地学者就所谓《潞河督运图》展开的学术讨论告一段落,此图所绘画面的地理地域及呈现内容亦有定论,而天津学界早有将此图重新命名的愿望。
从“因官器作煮盐”(注1)“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注2)的汉代至今2000余年,从公元603年开凿永济渠至今1400余年,津沽因盐漕而起,至1404年建天津卫,1652年三卫合一,清末民国以来成为北方大埠,天津的崛起与漕运文化和盐渔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让天津人和对天津文化感兴趣的全国人民更加了解、热爱天津这座美丽的城市,让天津人民对天津文化更加自信,津沽记忆博物馆从5月12日起举办“运河珠玑耀古今 盐渔文化润津沽——《海河巡盐图》与津沽文化“系列讲座,津沽记忆文化讲堂(总第54期至57期)邀请陈克、高伟、张诚、曾孜荣等专家学者带领大家共同感受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并正式提议将所谓《潞河督运图》更名为《海河巡盐图》。
注2:《史记.平淮书》,“弘羊以诸官各自巿,相与争,物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