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4年,孙中山先生借助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大力支持,成功创建了黄埔军校,这标志着一个重要的军事教育里程碑的诞生。作为中国现代史上开创性的军事政治学院,这所学校不仅培养了一批革命领导者,而且这些人才在随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自黄埔军校成立以来,便吸引了大量有抱负的青年和爱国者前来报考,他们均以能成为首批学员为荣。
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宋希濂等黄埔军校的首批学员,在1924年春季至秋季的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了学业,迅速被提升为少尉,并最终成长为掌控着庞大军队的高级将领。一些军事爱好者可能因此认为成为军官颇为简单,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误解。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内容广泛,从语文、数学、历史到地理等基础教育科目,再到几何、三角和代数等高等数学领域,这在当时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的中国,能通过这样的考试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
黄埔军校一期的入学门槛有多高呢?
1924年,随着中国国民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的落幕,廖仲恺在闭幕致辞中向与会者宣布了国民党的计划:建立一所专门培养军官的学院,并呼吁在场的代表们协助寻找并推荐那些有抱负的青年参加军校的选拔。廖仲恺对推荐青年的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推荐者必须理解本党的理念,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并且具备实际工作能力,才能被考虑。紧接着,黄埔军校首批招生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国家,激发了各地国民党组织的热情推荐,但推荐过程中也混杂着一些出于私利的提名,导致部分候选人并不符合学校的入学标准。针对这种情况,军校的考试委员会遵循廖仲恺的指示,在《民国日报》上重新发布了招生准则,明确表示"所有选拔和审查过程都将以公正、无私、细致、严谨的原则进行,旨在选拔优秀人才,不负众望。"
确实,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选拔环节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热心地选拔并推荐了一批批才华横溢的青年投身于这一军事教育殿堂。在得知国民党在广州建立军官学校的情报后,中共中央的领导人陈独秀迅速指示在上海的中央局成员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在这次会上,参与者们统一了意见,并决定向全国的党组织发出号召,鼓励党员和团员们参与军校的建立或报考,同时挑选那些有志向的青年参与选拔。
在黄埔军校成立之前,民国时期已存在多所军事学校,例如保定军校以及各地的讲武堂,这些学校中不少是由军阀所设立,他们的招生目的往往出于个人利益,有的几乎不加选择地招募学员。相比之下,黄埔军校作为一所现代化的教育机构,其招生过程并非随意,而是依据一系列既定的标准进行选拔:
一、政治方向正确
政治审查的核心在于考生需为国民党成员,或者至少需对国民党的理念持认同态度。即便非国民党成员,只要得到国民党成员的推荐,也有资格参加考试。同时,鉴于当时国共两党正处于合作时期,许多共产党员也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因此中共党员的推荐同样有效。两党在那个时代是紧密联合的。因此,黄埔军校首批学员主要是由那些受到推荐或认同国民党价值观的抱负青年组成。
二、高文化水平
与先前其他军事院校不同,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选拔标准极为严格,不单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即便是文盲亦能通过能力获得认可的做法在这里并不适用。黄埔军校的选拔过程包括了初试、复试和最终考试三个阶段,考试内容甚至涵盖了几何和代数等高级学科。这表明,报考黄埔军校的学员必须具备至少高中或同等水平的教育背景,从而显著提升了学员整体的文化素质。
三、面试
在那个年代,面试成为了选拔人才过程中一个基本且必要的步骤。成功跨越笔试难关,跻身面试环节的候选人实属难得。面试重点评估考生对三民主义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时事的见解,同时也测试其临场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许多口才出众的人才后来受到了蒋介石校长的青睐和重用。而那些讲话带有显著地方口音的人,如徐向前,相比之下则较少受到重视。
四、外貌合格
虽然招生标准中并未明确提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外貌条件也被视为一项考量因素。因此,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大多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这些外形条件让他们迅速得到了蒋介石校长的关注,并被重点培养,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外貌的偏好。
经过层层严格的书面测试和面对面的评估,黄埔军校的首批学员中只有350个名额被精心挑选的学生所占据。然而,实际上有600名学员,超出的部分主要来源于两组人群:一是地方军事教育机构推荐的学生,二是国民党资深成员直接推荐的学员。
黄埔军校虽然有严格的入学标准,但这些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胡宗南在体检时因身高不足而不合格,但最终因廖仲恺的特别推荐而得以入学。胡宗南曾是一名中学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开阔的视野。1924年,他来到广州参加黄埔军校的考试,文化和口试成绩优异,却因身高问题面临被拒。考官坚守标准,未予批准他的请求。胡宗南因此感到非常沮丧,甚至流泪。廖仲恺目睹了这一幕,了解到胡宗南的情况后,给予了鼓励,并亲自写了推荐信,强调胡宗南的志向和理解主义的能力,认为不应因身高问题拒绝他。在廖仲恺的帮助下,胡宗南成功入学,并最终成为了黄埔一期中的杰出人物,被授予上将军衔。
尽管在蒋介石集团背离革命理念之后,黄埔军校的学员们不得不各奔前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最初报考黄埔军校时所展现出的精神仍然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