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1月,毛远新因特定原因被判处17年监禁,刑期自1976年起算。他在狱中表现良好,1989年3月获准保外就医,与母亲在江西南昌团聚。1993年10月,他刑满释放,开始了新生活。释放后,毛远新在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验研究所担任要职,凭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学术背景和专业技能,年年被评为优秀员工,但他的真实身份并不为人所熟知。
在那个时代,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毛远新在职场上选择了使用"李实"这个化名。1965年,他成为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当他准备投身基层工作时,为了低调行事,毛主席亲自为他选择了"李实"这个别名。从此,这个名字便成为了他的另一个身份。
在研究所任职期间,知晓毛远新真实身份的仅限于几位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所长和书记等。对外,他们将他介绍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曾在空军部门工作,后来因为解决家庭分居问题,转业至江西,最终调至上海工作。这个过程中,"李实"这个名字一直伴随着他,成为他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同事们对毛远新的了解仅限于他所使用之化名,然而在日常的互动中,他们逐渐对这位同事产生了敬意。毛远新以其勤勉和对技术细节的深入钻研,迅速在研究所内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成为技术团队中的核心力量。他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得到了分管技术的副所长的高度认可,以至于副所长提议将他提升为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以期他能在更高层次上发挥自己的专长。
在研究所的日常运作中,毛远新以其扎实的工作态度和对技术难题的不懈追求,赢得了同事们的广泛赞誉。他不仅在技术领域展现出卓越的能力,更在团队中扮演了引领者的角色。副所长注意到了他的这些特质,并认为他完全有资格担任更重要的职位,以进一步推动研究所的技术发展和创新。
副所长对毛远新的真实背景并不知情,因此当提出提拔他为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的建议时,毛远新怀着感激之情,婉转地拒绝了这一提议。尽管他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但他的工作表现却赢得了研究所全体成员的一致赞赏。所长对他充满信任,将许多关键任务交由他负责,而毛远新也不负众望,总是能够出色地完成这些任务。
毛远新多年来风雨无阻地骑自行车上下班,始终保持出色的工作表现并连年获得表彰。1997年,他化名"李实"的身份被上海媒体曝光,同事们对他的敬意因他多年的默默奉献而加深。2001年退休后,毛远新享受了更多与家人,特别是他深爱的女儿李莉相处的时间。
李莉,作为毛远新唯一的后代,她的人生旅途充满了曲折和挑战。当她仍是个襁褓中的幼小生命时,一场突发的高热无情地夺去了她的听觉,将她投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当时,毛远新正遭受牢狱之苦,无法在女儿急需父爱的时刻提供应有的支持和陪伴。直到1982年,毛远新才有机会首次拥抱他的女儿,届时李莉已经长成了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初次见面时,毛远新满怀温情想要拥抱女儿,但李莉却因为陌生而躲避,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的心。
毛远新迁居上海后,与家人一同挤在一间狭小的居室里,尽管空间有限,但家庭的温暖并未因此减少。然而,与女儿李莉之间的交流却因她的听力障碍而显得尤为艰难,这让毛远新内心充满了愧疚。夜深人静时,他常常独自落泪,深感自己未能给予女儿应有的关爱和保护。
李莉成为了毛远新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他开始将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女儿的成长和教育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毛远新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李莉,耐心地教导她学习文化知识和绘画技巧,一点一滴地拉近了与女儿的距离。
在毛远新的不懈努力和悉心培养下,李莉不仅顺利完成了聋哑人教育成人大专班的学业,还通过自学掌握了电脑技能,最终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如今,角色发生了转换,李莉开始承担起照顾年迈父亲的责任,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料着毛远新的生活。
岁月流转,毛远新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他依然精神矍铄,享受着与女儿相互陪伴的温馨时光。这个感人的父女故事深刻地揭示了毛远新身为人父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他的行为不仅为女儿树立了榜样,也传递了爱与支持的力量。另一方面,李莉的形象同样令人钦佩,她以坚韧不拔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积极面对,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