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希望
生活过得幸福一点
富足一点、自在一点?
但因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
每个人的“修福”方法不同
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1.什么是真正的福报
同样是人,有的含着金汤匙出生,有的必须靠自己奋斗;有的健康阳光,有的体弱多病;有的天生聪慧,有的愚钝木讷;有的人见人爱,有的不招待见;有的人家庭美满,有的人艰难坎坷……
虽然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但不可否认在境遇上大家并非等同。这些差距的来源,在于彼此的“福报”不同。
很多人以为,福报来自上天的恩赐,或是偶然随机的安排,因而生出老天“不公平”“没长眼”的感叹。
事实上,每个人的业报都是依因缘因果的规律自己积累、遇缘招感而来,并不是以谁的意志分配或强加的。
福报的本质是一切善业所感的果报,会引导我们投生善趣,感得身体健康、形貌端庄、智力出众、受用丰足、人际和谐等种种人生顺遂的条件。
与此相对的,“福报不够”其实是往昔未曾修善,甚至造作恶业在健康、容貌、受用、心智、人际关系等方面掣肘人生幸福。
因此,影响幸福的因素综合而多元,并非很多人所以为的有钱、有闲就一定能幸福。比起追求金钱物质、财务自由,人更应该储备的是善心、善业。
有善心、善业必能招感善缘、福报,到哪里都能自在无碍,做什么事都有贵人相助。缺乏善业,不仅无法招感福报,而且做什么都困难重重,机遇来了会错过,财富有了留不住,地位高了却镇不住……
2.修福,还要修德修慧
现代人从小就被培养出很强的竞争观念,想要自己过得好必须要争要抢、要成为最好,似乎别人过得好,会挡了自己的幸福之路。
而古人崇尚“厚德载物”,一个人有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载大福报。如果德行缺失却拥有很大的财富、极高的地位,就是所谓的“德不配位”,无法令人信服,也难以持久。
佛教在此基础上,更倡导我们进一步修慧。智者大师曾说:修福德不修智慧,叫作愚;修智慧不修福德,叫作狂。
无德、无慧,只一味消耗享用过去所修福报,很快会把福报消耗殆尽,到那个时候便处处是苦、样样都难。而有德行、有智慧,便能不断培植福报,生生增上。
3.增长福报的十个方法
增长福报有十种方法,能做一条,就有一条的收获和受益:
一、少贪多舍:舍是上供下施,其原理类似播种,播种越多,收成越丰厚。舍出去的,才真正属于自己。而“贪”到的,要么是本就属于自己的福报,要么就是透支未来福报,最终是要还的。
二、少聚多散:不要积聚财富,钱要用了才是自己的,而且财富为五家(水、火、盗贼、恶王、不肖子孙)所共有,不如将财富用来帮助需要的人。
三、少执多放:执着于一点往往失去全部,要把眼光放大、放远、放开,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四、少傲多谦:“满招损,谦受益”,太自满、太傲慢,反而让人看不起,谦虚的人才会受尊敬。
五、少自多他:不要只想到自己,要想到自己以外还有他人,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同学、朋友、同胞及一切众生。
六、少私多公:不要处处只为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着想,要常常想到众生,融入大众,才能真正破除我执,回归无限的生命海洋。
七、少忧多喜:人生苦短,不要让生命充塞太多的忧郁、伤感。要把欢乐、喜悦常驻心头,并且给他人带去欢喜。
八、少爱多慈:小爱是贪,是自私、有染污性的,唯有把爱升华为慈悲,才能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对人有所助益,且自己不会陷入狭隘。
九、少色多德:不要把生命浪费在爱情、美色的追求上,因为爱情、美色会随着时间迁流而产生变化。在道德、修养上用功,才有长远、究竟的意义。
十、少拒多容:泰山不辞土壤才能成其大,所以,少些抗拒、对立,多些理解、同情、接纳、包容,才会增加福报、广结善缘。
福报对世间生活
和学佛修行都有着重要作用
愿大家一方面惜福、培福
另一方面增长智慧
不贪著世间的顺遂和享受
将福报升华为福德与智慧资粮
助力修行、践行利他
早日成就自他究竟的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