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寺院的日常生活中,除了早晚课诵、二时临斋等每日十分规律的内容,还有很多经常举办的佛事活动,如上供、普佛、布萨等。很多佛弟子都参加过“打普佛”的法事,但你知道为什么叫“打普佛”?为什么要“打普佛”呢?
“普佛”一词来源于隋代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三阶教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法。所谓普法,即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所以名为“普”;与之相对应的别法,是分别大小乘法和圣贤凡夫,所以名为“别”。
三阶教认为,一切迷于现实的众生,从如来藏或佛性来看都是佛,因此一切众生即为“如来藏佛”和“佛性佛”;如果这种可能性开发实现时便成佛了,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当来佛”;对一切众生皆作佛想,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想佛”。此如来藏佛、佛性佛、当来佛、佛想佛,就是“普法四佛”。既然世界众生无不为佛,所以四佛实际是——“普佛”。
“打”,是土话,没有具体的意思,表示做一件事情,比如佛教里的打佛七、打禅七。那么如何从名词的“普佛”变成“打普佛”的一个佛事活动呢?
在三阶教的教义中,一切众生都是如来藏佛,所以对一切已成、未成诸佛,都应加以尊敬,要“普敬普礼”;又因为末法众生根机较钝,具空有邪见,应该劝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罪障,故而三阶教非常重视忏悔。
信行编有《七阶佛名》作为礼佛忏悔的仪式,其内容包括:敬礼常住三宝、叹佛功德、普光佛等五十三佛、释迦佛等三十五佛、宝集佛等二十五佛、忏悔文、梵呗文、说偈文、三皈依文、无常偈等。这一系列宗教仪,成为后来中国佛教寺院晚课及“打普佛”的母本。明清以来,“普佛”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仪轨,也就是佛教徒所熟知的“打普佛”。
现代寺院的“普佛”分为两种:延生普佛是祝愿施主福寿康宁、离诸灾厄;往生普佛则是超度亡灵、回向净土。“普佛”即可以作为一场单独进行的佛事法会,又可以随早晚课诵做随课普佛。
无论是延生普佛还是往生普佛,其目的都是通过礼敬诸佛、忏悔罪业、供养三宝等一系佛教修行方法,使参与者能得以身心安宁、培植善根、忏除业障、增福增慧;对于亡故者,能使其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人天、净土。由于“普佛”法会时间短,简单方便,且随课普佛每天都可以举行,很受佛教徒的欢迎。
延生、往生普佛的功德利益
延生普佛(吉祥普佛)
借助三宝力量,通过诵经将功德回向给亲人眷属,为生者祈求福寿康宁、吉祥平安、消灾解厄。
往生普佛(超荐普佛)
凭借佛菩萨的本愿力、三宝之力,为往生亲友或累劫怨亲债主,超度回向,祈求亡者得到超荐,转生佛国净土。
无论是吉祥普佛,还是超荐普佛,其核心内涵即通过发心、发愿、皈依、祈求、忏悔,祈冥阳两利,令现生者吉祥如意,亡灵得到超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