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中约30%-40%面临慢性肾脏病(CKD)的风险,CKD的逐步加重,更可能引发不可逆转的终末期肾病(ESRD),多种心肾事件发生,为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国内外指南一致强调2型糖尿病(T2DM)相关CKD应早诊早治,实现心肾获益最大化2,3。
新型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nsMRA)非奈利酮直击抗炎抗纤维化核心,延缓心肾疾病进展,被认为是T2DM相关CKD治疗的“新利器”。1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正式执行,非奈利酮成功续约并降价,此举将有助于更多患者在治疗中获得更多益处。本期医脉通特别邀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智广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颜刚教授和山西白求恩医院刘师伟教授,从T2DM相关CKD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出发,深入剖析非奈利酮的临床应用价值。
T2DM相关CKD病程通常为最初出现白蛋白尿增加,逐步进展至微量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随后肾功能迅速下降并发展至ESRD。既往观念认为,微量白蛋白尿出现时,患者还处于“疾病早期”。实际上,此时患者已面临显著的心肾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4-6。据报道,CKD被诊断时,肾单位损伤已超过50%7,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达到诊断标准之前,实质性的靶器官损伤已隐匿发生,因此可以说,UACR达到30 mg/g即是达到了治疗的警报线。早期及时有效的干预,可延缓其进展至ESRD时间7.4年8,显著降低患者心肾风险。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的《糖尿病诊疗标准(2025版)》强调,T2DM相关CKD患者UACR≥30 mg/g时即应启动治疗干预3,以改善心肾结局,提高预期寿命。
周智广教授指出,从病理生理机制来看,T2DM相关CKD的发生发展主要由血流动力学改变、代谢紊乱以及炎症/纤维化三大因素驱动。其中,炎症纤维化在疾病早期进展中即有所参与并贯穿全程,进而导致尿蛋白增加和不良心肾结局的发生9-14。因此,阻断炎症纤维化是T2DM相关CKD早期综合管理的关键靶点。
炎症纤维化受多种途径及影响因素调控,盐皮质激素受体(MR)过度活化是直接导致炎症纤维化进程的核心机制15-17。即使在微量白蛋白尿阶段启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治疗,依旧难以全面抑制炎症及纤维化,患者仍存在较高的CKD进展风险18,19,临床亟需更有效的治疗手段破局。
近年来,T2DM相关CKD的新药研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非奈利酮作为第三代高选择性、新型口服nsMRA,可全面抑制MR过度活化,直击疾病本质,有效阻断炎症纤维化,发挥蛋白尿改善和心肾保护作用(图1)。相较于传统MRA,非奈利酮在减缓MR诱导的心脏和肾脏炎症纤维化及重塑方面表现出更优异的效果20-22。
图1. 非奈利酮直接阻断MR过度活化,改善心肾结局
非奈利酮的抗炎、抗纤维化作用已在研究中得到证实。FIGARO-BM是一项基于FIGARO-DKD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共纳入945名T2DM相关CKD患者,利用Olink Explore平台对4000多份血浆样品的2941种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非奈利酮可调节373种包含炎症和纤维化通路标志物在内的血浆蛋白生物标志物水平23,提示其具有直接的抗炎抗纤维化作用。
对此,王颜刚教授表示,非奈利酮可通过靶向抑制MR过度活化,发挥直接全面的抗炎抗纤维化作用,在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管理策略的基础上,弥补了当前T2DM相关CKD的治疗短板,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优质药物。
非奈利酮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多项高质量研究证实,非奈利酮可为T2DM相关CKD1-4期患者带来心肾双重获益。对于CKD1-2期早期患者,使用获益更优。
对于T2DM相关CKD1-4期患者,全球III期FIDELITY研究结果显示,非奈利酮可显著降低心血管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衰住院)风险14%(P=0.0018),降低肾脏复合终点[发生肾衰竭,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基线持续下降≥57%,或肾性死亡]风险23%(P=0.0002)24。
对于T2DM相关CKD1-2期患者,FIGARO-DKD研究结果显示,非奈利酮可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复合终点风险13%(P=0.03),降低肾脏复合终点风险23%(P=0.041)25。FIGARO-DKD研究事后分析结果显示,非奈利酮可显著降低CKD 1-2期伴微量白蛋白尿(UACR 30-300 g/mg)患者UACR达33%,降低白蛋白尿由微量进展至大量风险达41%(图2)26。
白蛋白尿进展定义:基线UACR 30-300 mg/g进展至>300 mg/g同时UACR升高幅度≥30%
图2. 非奈利酮可显著降低早期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UACR水平
此外,非奈利酮的强效UACR改善作用也已得到了真实世界研究证实。FOUNTAIN研究是一项观察性、回顾性、纵向单臂队列研究,纳入15948例T2DM相关CKD患者,其中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占比58.6%。结果显示,非奈利酮治疗4个月,患者UACR较基线降低39%,且在随访12个月内保持(41%)(图3)27。
图3. 非奈利酮显著降低T2DM相关CKD患者UACR水平
刘师伟教授强调,尽早应用非奈利酮降低UACR是心肾获益的显著驱动因素28,UACR降幅越大,心肾事件风险降低越多29。非奈利酮的心肾保护作用覆盖T2DM相关CKD全病程,在疾病早期应用,可帮助患者白蛋白尿尽快“转阴”,实现早期逆转,最大化延缓疾病进展。
早期干预、合理治疗是延缓T2DM相关CKD患者疾病进展,改善长期结局的重要举措。炎症纤维化贯穿T2DM相关CKD全程,尽早启用非奈利酮进行抗炎抗纤维化治疗,可有效降低蛋白尿,降低心肾风险,实现临床获益最大化。随着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的落地执行,非奈利酮将为更多患者提供更理想、更经济的治疗选择。
周智广 教授
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导,湘雅名医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糖尿病细胞治疗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委会主委
湖南省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委
《中国医师杂志》主编,《 Front Immunol 》 副主编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50余项
培养毕业研究生178名(博士88名)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SCI论文300余篇
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始 )
王颜刚 教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
曾在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留学一年
曾在英国Sheffield Teaching Hospital学习神经病变
山东省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
曾担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七、八届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老年学会会长
荣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承担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重大基金、自然基金项目、青岛市重大项目等。担任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委,中华糖尿病杂志编委。
刘师伟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山西白求恩医院医务部部长、内分泌科主任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内分泌代谢病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山西省内分泌代谢疾病基础与转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山西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山西省成人罕见病质控中心主任
内分泌代谢疾病基础与转化研究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负责人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委员
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糖尿病防治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委会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山西省健康协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
PP-KER-CN-1114-1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