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不少忙于工作的家长们,为了更好照顾孩子,纷纷选择聘用儿童成长陪伴师。
“儿童成长陪伴师(以下简称陪伴师)”这一职业从2023年开始在国内出现。在招聘软件上搜索,有超过20家不同的家政公司发布了几百条寻求陪伴师的信息,工作地点大多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
在聘请陪伴师的家庭里,一些父母常年不在家,陪伴师成为家庭里和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成员之一,从周一到周六,从孩子起床到入睡,时间有时甚至超过父母。他们会陪伴孩子外出参加夏令营甚至出国旅行,陪家里的老人聊天,带老人孩子一起去外地旅游。
因此,陪伴师在处理雇主家庭和孩子间关系时,往往会碰到以下几类问题:
难以践行自己的教育主张:一旦和家长的教育思路产生分歧,陪伴师只能按照家长的要求来做。陪伴师希望孩子到家能先休息,家长希望立刻开始学习,一位陪伴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工具人”,只是贯彻家长的意志,并不能实践自己的教育方法。
工作好坏难以评定:大部分家长会认为陪伴师的工作结果以孩子的成绩为指标,孩子成绩不好,就是陪伴师的失职。可实际上,陪伴师还需要花大量时间来和孩子交流,帮助孩子生活实现劳逸结合,有时候甚至还要承担家庭成员间“出气筒”的职责。
总而言之,“陪伴”作为人与人之间情感链接的一种方式,如果陪伴师陷入了硬性考核的指标中,双方就很有可能会陷入好心办坏事的窘境,对家庭成员相处反倒适得其反。
毕竟任何一个职业都没有办法替代父母,这是很显然的,毕竟陪伴师是一种职业,但是父母却不是...
所以,相比全职的陪伴师,如果能将孩子成长中一部分教育任务按照功能性“外包”出去,在有效减轻自身育儿负担的同时,还可以更加方便家长对陪伴工作进行考核,无疑对家庭角色间的清晰定位更有帮助。
最重要的是,整个陪伴训练的服务过程也会受到平台监督,安全、资金等权益也能得到全方位保障: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