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整体向好,但“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小焦虑”等“四小”问题出现了早发、高发的新趋势,社会普遍担忧。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四小”等挑战,北京等多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课间10分钟逐步优化调整为15分钟。
可是就这多出来的五分钟,真的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吗?
时间、空间、内容,是学生课间活动的三要素。此前,全国多地的家长反映10分钟课间太短,还容易被老师拖堂;学校场所局促,孩子们没地方玩;有的学校、老师片面要求学校静下来,活泼天真的孩子憋成了“闷声虫”……
通过北京多所中小学走访调查,课间安排分为15分钟的小课间,以及30分钟的大课间;室内外活动功能区域灵活丰富,设置跑步区、游戏区、休息区、涂鸦墙等,各类器材用具触手可得,孩子们“轻装上阵”,课间回归承载快乐的立体空间。
“课间整体统筹设计,确保孩子们校园生活节奏张弛有度,这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攀说。
有些学校干脆直接让学生活动回归自主--“游戏怎么玩,学生说了算。”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北校区教师刘云芝说,年级组长充分调研不同年龄段学生需求,发现孩子们对棋类和益智游戏呼声高涨,学校及时补采相应器材。
此外,不少学校开展“课间活动征集令”“我的课间我做主”等活动,师生共同设计课间活动项目、制定游戏规则,激发孩子们参与热情。
还有一些学校鼓励体育老师主动从课间活动中发现孩子成长需求,进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鲜活素材。例如,观察到有学生课间尝试跳绳时脚踝屡屡被卡绊,体育课上老师就着重安排跳绳指导。
“15分钟不是简单增加时间,而是撬动学校全员参与,将课内、课间、课后有机串联,还要结合人工智能等数智化工具,全方位打造育人新形态,赋能学生‘健康阳光乐学’。”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
然而量变未必就代表质变,这增加的5分钟是否真的有用,目前还缺少一套规范标准来进行评定...毕竟“上了十几年、几千小时体育课却连一项运动技能都没有掌握”的情况并不罕见。
如果只是落实课间15分钟的早期效果是学生是否“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对于近视、肥胖等“四小”问题没有改善,那终究只是在做“表面工作”。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提出,我国中小学亟需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体育锻炼监测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以此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正常开展,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有的学校基于智能体育管理系统,正尝试利用大课间、小课间组织小型比赛。比如重庆市南岸区珊瑚鲁能小学组织校园足球“班超”赛,将复杂、跨越整个学年的赛季比赛依托于竞赛管理系统,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比赛,而比赛成绩就是对课间体育教育成果的有效评价和回馈。
关于《标准》
《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由上海体育大学组织体育和教育权威专家参与,分项目较为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运动技能评定标准的文献,通过会议、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了来自学校体育、项目管理、运动训练、基层学校等多个层面的 254 名专家,围绕青少年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了预测试。
在此基础上,研制组经过预测数据的分析和反复论证,最终确立了“标准”体系架构。
《标准》的出台把体育学习的过程科学有效的划分成了四个阶段十二个等级进行,不仅反映了个体的运动技能进阶规律,更让孩子在体育学习中有更明确的阶段性目标,通过每一个目标的达成,让孩子对于体育学习更有兴趣;让体培机构的教学更系统,更标准;让家长更清晰了解孩子的学习进程。
号码同微信,欢迎私聊来撩~
可以肯定的是,一个能够了解青少年运动特点,符合其运动规律的衡量标准,是检验校园体育教学效果和内容好坏的绝佳标准,家长也能通过最直接的数据体现来实现对体育培训效果的监督。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