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北京电影学院学术研讨会实录

文摘   2024-09-29 17:20   北京  




2024年9月24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组织了关于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的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学者以及创作一线的人员,共同探讨该影片的艺术价值、技术成就及其在历史记录中的重要性。

     主持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杨蕊在介绍到场嘉宾和主创后表示,《里斯本丸沉没》在暑期上映后获得高口碑和观众的广泛推介,豆瓣评分达 9.3 分,成为近一时期非常重要的国产电影,难得的国际高度和视野的人道主义作品,被视为跨文化交流的典范。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承办此次研讨会,旨在全方位分析电影创作经验,为这一里程碑式作品进行深入和有见底的梳理总结。


【影片简介】


片名:里斯本丸沉没

又名:The Sinking of the Lisbon Maru/不术

丸沈没

导演:方励

主演:方励/托尼·班纳姆/林阿根/丹尼斯·莫

利/威廉·班尼菲尔德

上映:2024-09-06(中国大陆)/2023-08-15(伦敦BFI首映)/2024-06-14(上海国际电影节)

类型:纪录片

片长:122分钟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

IMDb: tt33095194


【故事梗概】


  1941年二战时期,英国战俘被日军送上“里斯本丸”号商船,1800余人被关押在三个船舱中,在从香港开往日本的途中被美军击沉。幸存者被中国舟山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救起。本片从里斯本丸沉没经过,遗孀的感受等方面向我们揭露了一段被遗忘了八十年的真相。


【对谈内容】


潘若简老师:   

     我认为《里斯本丸沉没》从整个电影视角出发,对历史、社会人心都有重塑作用。它强调了电影对人的记忆和情感的回溯功能。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处理真实素材并把素材结构起来以及把握素材的尺度等,这些都值得探讨。

     影片呈现的内容具有多方面价值。在情感观点上,它让观众与电影建立情感联系;在记忆功能上,它记录历史且重建现实,具有抢救性价值,例如对一些可能被遗忘的人物和事件的记录。

     这部电影制作精良,它有当代观众意识,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叙事上不简单预设立场,而是随着编导对素材的挖掘和对相关人物的访谈自然展开,比如对里斯本丸事件中幸存者及其后人的访谈,让观众看到了超出资料的更丰富的内容,包括人性、战争与和平等多方面讨论,还体现了对战争的思考,如日军违反国际管理和战争伦理的残酷行径,以及后人表现出来的冷漠的谦卑。它既有真实的历史考据,又有辩证性。整个故事基于美军误击日军导致英军战俘所在的里斯本丸沉没,中国渔民进场救援的简单事实,但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深度交织的历史真相。在还原沉船历史过程中,这个影片还呈现了日军隐藏战俘、不挂标识、封关仓门等违反常理和战争伦理的行为,这些都是历史考据的重要部分,而不仅仅是讲述沉船和逃生。

     可以说,电影让亲历者将自身感受带入叙述,弱化了政治身份,把创伤泛化、常规化,如幸存者后代的一些创伤表现,像 PTSD表征、特殊的生活习惯等,体现了战争对人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真实反应,而非将亲历者工具化或神化。

     我认为影片叙事角度是独特的,不局限于传统宏大叙事或特定叙事方式,让普通人能亲近故事中的人物,使观众能从不同人物视角看待历史事件,包括英美、中日、美方以及中国渔民等。并且它对于中国渔民救援的处理,完全还原了其真实,渔民出于朴素的人性至善去救援,并非出于宏大叙事的英雄主义动机,但却在无意间颠覆了英美主导的二战叙事中英国人、美国人拯救世界的传统观念。


潘若简

北京电影学院人文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红卫老师:

     这部影片有别于中国常见纪录片,是很国际化的,具有纪录片本体意识,结构方式等方面与我们国内的一些纪录片不同,在中国院线里有独特性。

     我认为影片创作的起点是真实素材,不预设主题先行的立场,比如不是为了论证某种预设观念而进行创作,而是从对“里斯本丸沉没事件”的素材挖掘和人物访谈等实际情况出发。我想方励导演在叙事上做了很多工作,通过对事件相关人物的访谈,对幸存者、后人等的访谈,让观众能自然地聚焦于事件和人物,随着访谈深入了解事件,而不是被预设的主题引导了,而且当下的商业片影院,往往数据先行,重视情绪,找大众情绪爆点做电影的情绪投喂,但这部电影是扎扎实实讲述历史故事,挖掘人性细节,它不进行情绪投机,只让人性发酵,让情感自然而然地从对故事的叙述中流露出来。

     这部影片我认为非常好的一点,是情绪传达很自然,不过分强调某一种情绪,不试图通过唤起预想情绪来引导观众,与一些消费性的、通过特定手段渲染情绪的影片是不同的,为未来电影创作提供了好的指向——要注重故事本身和电影制作,而不是单纯追求情绪化或消费性的效果。无论是恶的人性和善的人性都得到了刻画和表现。


王红卫

著名监制、编剧和策划。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


赵宁宇老师:

     我认为这部影片的叙事是娓娓道来的,从历史事件出发,以一种不刻意、不局限的方式讲述故事,将历史与人性做出了结合。

     浙东人民有着悠久的卫国抗暴的传统。

     有上万浙东儿女在抗日战斗中牺牲。《里斯本丸沉没》中的舟山渔民就是不该被历史遗忘的英雄人民,所幸被记忆打捞。另外,在这部电影中,不管你是谁,中国人、外国人,文化的一些特质,都得到特别还原准确的表现。苏格兰人就非常苏格兰,美国人的非常美国人,加拿大的非常加拿大,让这些人物的真实的音容笑貌展现在世人面前,重视人物细节,重视情节细节,在跨文化交流的电影作品中,把握历史叙述的分寸感和国际表达的平衡,这是一种很高的艺术技巧和智慧。这是中国电影不可或缺的一个故事。


赵宁宇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飞老师:

     我认为创作的人,首先应该具备三个能力,选择题材的能力、下生活的能力、驱动能力。

     影片在题材选择上很重要,具有真实事件改编难以企及的重要性和极大的信息感。真实素材处理是电影成功的关键之一,创作者要有很强的虚构能力,但目的是让观众感受到真实,而本片在处理真实素材时,没有用虚构手段掩盖创作能力不足,而是通过对大量真实素材的编辑组合,创造出震撼人心的真实感。我觉得,创作要注重生活,包括现实生活和历史生活。本片创作涉及到对里斯本丸事件相关的现实人物的采访,以及对历史背景的研究等,看得出创作团队做了大量工作,从最终呈现的作品来看,这种对现实和历史生活的深入挖掘是成功的。具备极大的信息量。这信息量既包括情节信息,也包括情感信息,还有很多关于价值观的信息,是一个具有强大的综合层面的表达。他运用所有真实的素材进行编辑组合,最终营造出了震撼人心的真实感。这个体现的不是虚构能力,而是创作者有极其清醒的头脑,能从海量的素材中找到一个清晰的视角,能尽可能的减少主观强调客观,能遵循故事片吸引人的规律来处理结构问题。能在熟悉观众接受心理的同时,将故事以相适应的方式展现。能熟悉人类最底层的情感,并冷静客观,不慌不忙地释放出早已准备好的催化剂,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共情并被深深的感动。正是创作者的有了这样的能力,才让本片显得极其可信,完全让人相信它是客观真实,也让巨大的信息量找到了最好的呈现方式,其实这是真正的编剧思维和编剧能力,有了这样的思维和能力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余飞

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新联会理事。

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

代表作:《跨过鸭绿江》、《巡回检察组》、《永不消逝的电波》等。


李智老师:

     这部影片包含了多种元素,对史料的挖掘、人物访谈、动画等,将这些手法整合起来讲述了里斯本丸沉没的故事,结构上就像珍珠项链一样,把一个个相关的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双线叙事,一条线是历史故事的考证和追述,一条线是作者个人的历史观和看法。它的视点是个人化的,通过导演个人的探访、配音等,形成了一种真实的感受,让观众更容易共情。

     我觉得从国际传播角度看,这部影片具有传播潜力,展示中国人的形象,比如中国渔民的无私救援、痴情单纯的中国女性梁秀金,导演的执着探寻,这些元素构成了电影中中国元素的一部分,让观众在观看电影时能感受到中国人的善良、勇敢等品质。

     我认为影片在展示各方形象时比较客观,对于日本方面的回应虽相对较少,但也是社会现实,也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像日本开放外务省档案资料供采集什么的,我对这部分内容感受是复杂的,我想导演通过这部电影传递的不是唤醒仇恨,而是希望人们记住历史事件原委,避免劫难重复。包括日本人对历史事件真相的回避,应该也是有某种集体无意识在里面,我们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应审视我们心中是否也有某种集体无意识的存在,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善恶对立评判。

     就像格里尔逊说过的,艺术该是一把锤子而不是一面镜子,如何处理现实素材,才是艺术家最该做的事。

     我认为影片对现实的创造性的处理是它的成功所在。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李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曾任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等多项节赛评委。


陈廖宇老师:

     我要特别向方励老师致敬。我认为这是2024年,我个人心目中最尊敬的中国电影之一,它在探讨人性与战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这部影片回答了关于电影存在的意义的问题。有时候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面对世界时会有虚无感,不知道娱乐产品对这个社会有什么严肃意义。但这部电影解答了我的困惑,电影是可以正向影响社会和世界的。

     另外我们在拍电影做作品的时候,有时是在消费很多东西,甚至消费人性里的一些弱点去达到我们的创作目的,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尤其可贵的是无论他的选题还是他的做法,以及呈现的最后效果,没有一点消费苦难的伪善和功利感。非常悲悯和冷静细腻。

     还有就是这部电影制作上非常硬核,我们很多时候做学问的时候,都是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的信息。然后我们把它当成真实的信息去评论,去对应。而方老师在这个电影里展现了一种最好的精神,“所有东西都尽我所能穷尽到那个源头”。我觉得这个就叫硬核,特别硬核。就是那种真实的力量。我十分认同纪录片所呈现的“真实的力量”。纪录片的伟大在于其不可预知的部分,能够展现真实的情感与经历。我对影片中士兵珍藏爱人照片的情节深有共鸣,也让我反思了自身的情感。

     我认为动画是表现历史事件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缺乏真实影像的情况下。由此可见,导演的能力不仅体现在事前的计划上,更在于面对临时问题时的决策能力。像一些动画手段的运用,与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纪录片1918年美国温瑟麦凯执导的动画片有呼应,那也是一部沉船故事的动画片,表现的就是一艘被渔轮击沉的英国邮轮,淹死了一千多人,卢斯坦尼亚号,在1915年一战的时候,被德国潜艇的两枚鱼雷击中,后来再现这段历史场景时,动画诞生刚刚不久,他就成了一种历史无法复原的某个历史事件的一个最好的表现手段。

     《里斯本丸沉没》在动画制作上,它没有追求完全逼真的效果,而是通过凝固历史瞬间的画面设计,让观众通过脑补形成更真实的感受,同时也体现了电影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导演通过巧妙的决策和选择,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希望有更多导演如方励老师那样去探索和表现那些被遗忘的历史与人物。


陈廖宇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动画导演。

代表作《吃货宇宙》,《中国奇谭》等。


刘嘉老师:

     我们在创作声音时,应该关注非创作者的观众视角,并反思声音与影像之间的关系。在观看影片片头十分钟时,我对幕后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很是震惊,特别是在声音质量和一致性方面的表现。

     我觉得纪录片的声音制作面临着随机性和技术性的双重挑战,长时间拍摄并确保声音的一致性是尤为困难的。同时,现代纪录片制作中工作人员名单的丰富性反映了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提升。像这种去复述历史的记录电影,有一个天然的弱势,就是他没有办法去得到所有的第一叙述,都是通过第三者或者旁证来完成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其实有一个风险,就是说观众看了以后,到底能相信什么样的内容。但现在观众能获得这么强的震撼,显然是相信了结果,忽略了描述的过程。

     什么东西帮助了电影的声音实现?除了电影的音效,音乐,旋律,所有这些相关的应用性元素,“什么时间进入叙事”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音乐一定要在最合适的叙事时间进入才能去约束人的情绪,去重建历史记忆,片头开始不久,有一段钢琴边弹边唱,旋律悲怆简洁,就这么简单的一段音乐,出现了五次,它让碎片化的采访得以串联,五个采访完全通过这个声音连成一体,通过这个音乐的重复获得了基本的时间连续性和合法性。

     而且在这部电影里,声音的氛围创造比内容更重要。声音的总体设计原则并不是具象,而是对情感和心理的氛围进入。包括叙事中该有的顿挫和断裂,都通过声音的设计进行了缝合。

     我很感谢导演与声音团队为中国电影院线带来了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这个影片在结构和内容上都体现了中国人的独特视角。


刘嘉

电影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副院长。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电视剧《大江东去》等。


樊启鹏老师:

     我首先很感谢电影学院文学系的邀请和提供这次的交流机会。

     我认为这部作品是当前电影市场中的一种独特样本,涉及到了产业市场的多个层面。在过去的20年间,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观众重返电影院的趋势,这一趋势在疫情前尤为明显,但随后因疫情而中断。然而,我认为该影片有可能重新建立起观众对于纪录片在院线放映的信心,具有重要的产业意义。

     这部纪录片有很强的现代意识,尽管从方法论上来看好像很传统,但实际上它有很多新的观念,跟国际非常接轨。传统的纪录电影认为“真实”是绝对的,必须绝对客观去呈现它,其实西方早就在80年代就超越这个教条主义再现真实的阶段,这部电影中看到的就不是呈现绝对真相,而是不停的去探究真相,同时在探究过程中,也对真相有质疑有超越。真实它不是一个绝对的真实,是我可以去不断的去阐释、修正、弥补。这个开放的系统是可以不停去添加的,所以这个电影是在对真相的动态追寻中,非常有力。他修正了中国人在二战中的受害者既定印象,第一次成为人道主义的施救者。

      但同时他也规避了某些意识形态传统,没有刻意放大这个环节,而是把美方英方、包括日方,各方的观点都呈现在里面。作者没有简单就真相下结论,始终保持一种质疑的态度。

     我们做纪录片其实就是去寻找,不停的去修正和丰富。

     导演很强的人格化,他自己本身的历史感、历史态度已经构成了很重要的部分。本身这个寻找模式它就是非常有效的,又不是陷入虚无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找真相这个过程和真相同等重要,甚至比真相本身重要。


樊启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纪录片制作人。

曾任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秘书长。执导剧情短片《守护者》。


汪晓老师:

     我认为《里斯本丸沉没》这个片子,它并非传统剧作意义上的三段式,但从叙事结构内容上还是可以概括为 “捞船-捞历史-捞人”这样的结构。影片叙事简单直接,比如说美军误击日军导致英军战俘所在船被击沉,中国渔民出手援助等,但又为观众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深度交织的历史真相。看似是没有预设立场和概念,在叙事过程中尺度拿捏得很清楚,没有预设立场的同时又忠实于历史本身。既是真实的历史考据,又具有辩证性,比如在还原沉船历史过程中,呈现了日本违反国际惯例、战争伦理等残酷行径导致悲剧的真相,同时也展现了各方在事件中的情况。

     影片里对于日本可能存在的右翼等刻意隐藏的历史真相进行考据呈现,像货舱藏战俘、战俘能否在甲板上、为何被淹死等问题,以及上船前传染病泛滥、药品稀缺、船不挂战俘标识等情况,在宏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语境中佐证了日本的不当行为。

     而且,它跳出传统宏大叙事与创伤叙事的特定局限,让观众更亲近故事中的各方人物,包括英方、美方、日方以及中国渔民等。以见证文学的方式,将战争创伤从亲历者身上常人化、常规化,例如通过幸存者的一些行为表现,如梦里说日语、吃饭时躲桌子底下、情绪因特定话语爆发、家暴孩子等,展现战争对人的深远影响,而非单纯强调与特定历史事件或身份的直接关联。

我想《里斯本丸沉没》为创作者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讲述战争历史时不一定要站在特定政治立场去渲染或解读,避免将亲历者工具化或神化,而是将他们常人化、人格化,还原到人最本真的状态。

     影片里在对中国渔民进场施救的第一段口述历史处理上,完全还原了真实情况,展现了中国渔民朴素的人性至善,并非出于宏大叙事的目的,同时还无意当中颠覆了英美主导的二战叙事中英国人、美国人拯救世界等传统观念。


汪晓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讲师,艺术学博士。


     针对各到场嘉宾、老师的提问,《里斯本丸沉没》的主创人员认真给以回应。


     在此次活动中,导演方励分享了他对项目创作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与见解。首先,他表达了对专家们共情能力的感动,认为这种共鸣对于艺术创作而言至关重要。接着,方导提到了项目中遇到的预算超支问题,并详细介绍了采用泥塑技术重建历史场景的过程,同时也指出了动画制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在深入探讨历史背景的同时,方励强调了拍摄团队对参与者情感投入的关注。他讲述了在动画制作中面对的各种困难,包括资金和技术上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团队采用了动态捕捉技术,并不断修正素材以确保能够真实地展现人物的情感。

     方励还分享了与剪辑师和动画师紧密合作的经历,指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高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他认为这部纪录片不仅填补了某些历史空白,而且在内容的真实性上也做了严格把关。在整个记录过程中,拍摄团队始终坚持不渲染、不虚假的原则,力求呈现最真实的故事。

     此外,方励谈到了作为导演如何通过电影引导观众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并有效地传达情感。他还强调了选择出品公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证整个制作过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他也提到了中国人在国际合作中的独特角色和视角,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最后,方励重申了记录历史的重要性,特别是那些容易被遗忘的故事。他特别提到个人情感在创作中的作用,分享了如何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理解融入影片之中,使得作品更加生动且具有感染力。


方励

中国著名制片人、监制、编剧、导演,海洋物理学家。

代表作:《观音山》《后会无期》《万物生长》《百鸟朝凤》《里斯本丸沉没》。


     动画导演艾尔文发言中说到,在本次活动中,动画导演艾尔文分享了他的宝贵经验与见解。首先,他强调了素材收集对于动画制作的重要性,并指出预览过程是确保最终成品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艾尔文深入探讨了特写镜头在动画创作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精细调整使得最终作品能够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接着,艾尔文详细介绍了整个动画制作流程,特别提到了缺乏系统方法论时遇到的各种难题。他认为,在动画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来指导实践。此外,他还分享了将动画元素与真实影像素材相结合的经验,强调了这种混合媒体技术应用上的灵活性及其对创意实现的支持作用。

     面对实际操作中出现的资金和技术障碍,艾尔文没有回避这些问题的存在,而是坦诚地讲述了团队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并从中吸取教训的过程。他提到,正是这些经历让整个团队变得更加坚韧不拔,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为未来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艾尔文不仅展示了其作为一位资深动画导演的专业素养,还鼓励同行们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创新求变,共同推动动画艺术的发展。


艾尔文

电影策划、动画导演、视觉总监。

代表作:《阳光劫匪》《断·桥》《里斯本丸沉没》《下一个台风》


     剪辑师李天铭提到,王红卫老师指出这部纪录片并没有预设一个明确的走向或立场。由于纪录片的性质,很难一开始就设定好方向,而是从海量素材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脉络。例如,开头段落和PEAC部分都是在后期才确定下来的。

     李天铭表示,这部纪录片与其他作品不同之处在于其情感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导演方励的个人调查线。最初团队对如何吸引观众观看二战题材的英国战俘纪录片感到困惑,但通过与方总的交流发现,他从个人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共鸣。例如,方导寻找船只的行为虽然起初难以理解,但最终成为影片的独特之处,并帮助观众更好地进入故事。

     由于战争距离现代较远,李天铭强调影片选择从个体的故事入手,以人物的好奇心和追问作为引导观众揭开历史的动机。李天铭指出,三位老人的采访是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其中一些老人讲述的内容不多,但他们存在的本身即为重要的历史证据。即便他们的叙述可能与历史记录有所出入,但他们的在场对于抢救性地记录这段历史至关重要。


李天铭

剪辑师

代表作:《里斯本丸沉没》《断·桥》《诗人》《逆行人生》。


     后期制作总监龙筱竹提到,在项目开始时,团队从未考虑过给纪录片贴上“纪录片”的标签,这是非常确定的一点。然而,不确定的是节奏问题。声音和剪辑是一体的,因此在处理声音时,需要与整体结构紧密配合。

     龙筱竹描述了在处理动画穿插和讲述过程中遇到的节奏问题。这些片段有时会显得非常零碎,导致声音被打得很碎。团队进行了很多讨论和尝试,以找到合适的节奏,特别是在处理沉船段落时。

     龙筱竹指出,讲述层次分为两个主要方面:1、旁白与对白的转换。在讲述过程中,旁白和对白之间的转换非常频繁。例如,方励老师的讲述有时作为旁白,有时则出现在镜头中成为对白。类似地,当家属念父亲的信时,也会在过去的资料和当前的讲述者之间切换;2、音效的写实与写意转换。音效转换涉及写实与写意之间的复杂转换。为了营造真实的情感氛围,团队录制了大量的群杂声音,用写实的素材来表达情感、痛感和压抑感。

     龙筱竹表示,最终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打破传统电影中的明确场合概念。《里斯本丸沉没》不是标准的分段结构,而是通过声音(包括音乐、效果和讲述)将多个维度和视角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流动的情绪体验。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影片能够更好地融合写意与回忆,回到现实,保持情感的连贯性和流动性。


龙筱竹

国家二级录音师、电影后期制作监制、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讲师。

代表作:《暴雪将至》《从21世纪安全撤离》《师父》《绣春刀》《六欲天》等


     声音指导张金岩提到,他与龙筱竹老师已经合作了二十多年,彼此之间有着很好的默契。他回忆起最初与方励的讨论在绵阳的一个小旅馆里。当时旅馆停电,他们在黑暗中坐在一楼的大圆桌旁。方导向他介绍了这个特别难的项目,并询问他是否有兴趣了解。张金岩对方导的物理知识和工科背景非常感兴趣。方导详细讲述了船只的物理细节,包括各个舱室的体积、空间反射特性以及被鱼雷击中后的蒸汽机停运情况。他们还讨论了三号仓梯子断裂的原因,这些讨论基于真实的基础,让张金岩感到非常有趣。

     随着项目的推进,张金岩逐渐感受到了方导对人的情感的关注。他与龙筱竹一起对影片进行了细致的诊断,发现工作量非常大。尽管面临疫情带来的挑战(从2020年到2023年),但他们仍然坚持完成了声音制作。疫情期间,约请配音演员和进行大规模制作非常困难。推动他们前进的是每次观看影片时被深深打动的情感。特别是在每次交流中都能带来新的细节,令张金岩深受感动。方导认为这部影片是他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张金岩也表示对其意义深感认同。


张金岩

国家二级录音师。国家中影数字基地声音指导,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

代表作:《从21世纪安全撤离》《我本是高山》《断桥》《海洋天堂》等。


     主创发言结束后,电影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海洲老师对本次学术研讨会讨论内容做总结。随后主持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杨蕊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悟。


王海洲老师:

     认为这次会议办得非常好,从各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参会人员包括导演、团队成员以及各领域的专家,有编剧、导演、演员、声音和动画教授。

     与会者们对方励导演及其作品给予了高度肯定和敬意。

     我想提出一个问题:艺术工作者如何表达才能达到艺术的真谛?

     我通过方导演的作品和电影的社会反响来思考这个问题。艺术在于“歌以咏志,诗以言情”,就是通过艺术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和志向。方励导演作为一名地球物理学家,出于内心的志向和责任感,承担了这个项目。尽管过程中充满艰辛(如跨国采访、疫情期间的工作困难),但最终呈现的作品显得浑然天成,给人信手拈来的感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一个好的作品就是要造境。就是我们创作一个作品造境要想的是至高之,找到最高的逻辑攀登去克难。但是你花了很多功夫,这个作品呈现的时候要给人感觉信手拈来,刚才也讲到动画,那也是几破几立。但是这个过程还浑然天成还娓娓道来。我们看好多作品,创作方法都太外露,这不是我们中国文艺追求的最高境界。但这个境界怎么来的呢?写真景物,真感情,首先是真实感。王国维讲,只有真性情才有真表达,只有真表达才有真性情。我觉得这是他印证了很多艺术规律的总结。

     与会者讨论了纪录片的情感节制问题。这部纪录片没有过度煽情,而是追求真实。例如,影片中对日本军队的态度没有过多渲染民族主义情绪,而是基于事实呈现,留给观众自行评判。


     我认为影片中的留白处理得是很好的,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自行感悟。例如,弟弟的信、全家福等细节都留给观众自己去体会。


王海洲

电影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杨蕊老师:

     首先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这些讨论触及了《里斯本丸沉没》艺术和技术层面的许多重要问题。这部电影有很多值得梳理、总结和分析的地方。影片不仅探讨了二战历史中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真相,还展示了恶的力量和善的力量各自的心理动机。导演以冷静而充满人性关怀的态度对待历史,保持了一定的宽容度,没有分国别、种族,而是站在全人类的视角,审视二战中的人性厮杀和角力。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不仅看到了施暴和黑暗,还看到了人性的闪光。

     这部影片展现了中国人的气度,这种气度不仅体现在善良的渔民身上,也体现在创作者的心中。


杨蕊:古希腊戏剧博士。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代表作:《金珠玛米》《翻山》


     希望此次研讨会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未来中国电影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文学系公众号编辑部

总       编:张引丰

执行主编:朱瑞杰

文稿:钟静思 陈佳洛 李知玹 赵佳彤

排       版:金煦和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信息沟通,新闻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