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对谈】致没被爱过的你——《年少日记》对谈

文摘   2024-10-20 15:04   北京  



影片简介


导演: 卓亦谦
编剧: 卓亦谦
主演: 卢镇业 / 郑中基 / 黄梓乐 / 韦罗莎 / 陈汉娜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24-04-19(中国大陆) / 2023-11-16(中国香港) / 2023-06-11(上海国际电影节)
片长: 95分钟

又名: 遗书 / Time Still Turns the Pages




剧情简介


一封没署名的遗书、一群看似无恙的学生,让中学老师郑Sir(卢镇业 饰)想起充满暴力与遗憾的童年往事。他亦面对妻子离别、父亲病危,同时必须找出企图轻生的同学,阻止悲剧重现。




对谈正文

刘梓欣老师:

 欢迎大家参加我们本期的影视对谈活动,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去年上映的香港电影《年少日记》,该片获得了第60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和最佳剧情片提名。这部电影海报的slogan用的是“致每一个没被爱过的人”,这句话本身的力量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也想听听大家看过电影之后的想法,也希望大家能够和我们的到场嘉宾张民老师、何亮老师、吉桥老师,以及大家的博士生师姐梁爽,共同来探讨关于这部电影的创作、关于这部电影的一切。


武香彤 24剧作本科1班:

这部电影令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导演通过他的剪辑或者说视听语言创造出的一种类似于叙述性诡计的技巧。我们在影片开头会默认教师男主角和哥哥是一个人,会以为这讲述是一个身处绝境没被爱过的孩子怎样自救、成长、蜕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在他身上品味出大量感情,想象他以前经历过的那些事情,然后顺着去幻想此类影片将导向的结局。但是很遗憾,导演运用了叙述性诡计。其实我在刚看到的时候是受到了一点震撼的,尤其是结合开头他在镜头处理上的那种错觉,它其实是给了我很强的情绪冲击。

不过我的问题点在于,第一点就是我们之前在男主身上体会到那个共情的基础在“叙诡”开始的时候就断掉了。也就是我们的情感在“叙诡”开始的时候需要重新启动,去重新审视男主的经历,去接受一个全新的人物经历和故事,这是一个很风险的做法。而且从人物塑造来看,我会觉得如果这样的话,哥哥这个人物的成长其实是有一点断掉了。当然我并不排除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就是没有迈过坎坷,就是在绝望中得不到任何人的救赎,然后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承认这种可能性是绝对存在的,我也赞赏本片选择这个题材去探挖。但是我觉得如果抛弃题材,我们看这个导演的创作技巧以及他叙述的方法,我会觉得他有一些思考功力不足。本片后面的情节给我展现的其实不太像是老师提到的“致每一个没背爱过的人”,它更像是”致每一个受过创伤、家里人离世的人”。它给出的答案就是和解——最终他(郑sir)和他的妻子以及父亲和解了。

 但是关于哥哥(郑有杰),我觉得影片在这块的处理其实是有一点欠妥的。我发现豆瓣用户们对这个影片还是赞扬更多些。所以我也想问一下各位,对于“叙诡”的处理,对于这个意义的选择是怎样看的?因为我个人会觉得有一些在转移矛盾。


张希佳 24剧作本科2班 :

大家好,针对刚才武香彤提到的叙述性诡计的问题,我认为所谓的“诡计”反而是关于这个电影我最爱的一点。

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很多人会买票的原因就是,它是关于抑郁症自杀的故事。“抑郁症”“自杀”这两个词已经足以吸引所有人眼光了。现在,我们都知道社会应该关注这些被伤害的,直到被摧毁的生命。但不妨想象一下,假如这样一个家庭里,一个饱受伤害的独生子没有选择死亡,也许永远不会有人想起他们。即使在未来的婚姻里,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走向失败,受到的也只会是指责,而不会有人认为他是社会性、系统性问题下的另一个受害者。所有人都会觉得,你是成年人,你应该对自己的一切负责。

其实在这段婚姻里,他和他的妻子都是受害者。他的妻子受到的伤害来自于他。但是他自己受到伤害来自他曾经的家庭,因为他的家庭没有给他爱的能力。在这样的家庭里,他不知道真正的夫妻、父母或者家庭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自己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做。而逃避成了下意识的烙印。

所以影片利用了自杀这样一个已经广为关注的议题,来把我们的视角和注意引导到被忽视的那些伤害上。那些在伤害下“幸存”却又无法“痊愈”的被遗忘的大多数。

电影最后视角的转换就是想告诉我们,这样的家庭对人造成的伤害,是广泛且深长的。这样一个家庭中的所有人,即使脱离了家庭,都无法幸免。在这部电影中,自杀和爱的失能来自同一原因。


张民老师:

针对于“叙诡”这个设计,我觉得可以换个思路来看:如果这个故事完全改变,故事的讲述顺序完全改变,还有别的方法达到这种效果吗?我们来研究影片,不仅仅是评论,而是去分析,让自己得到更多启发。编剧在最开始拿到原型事件的时候,他怎么就想到了用“叙诡”这样的方式来让观众一开始以为(郑sir)是哥哥,在中间的时候才交代他是弟弟呢?他还有别的方式吗?我想可以一上来就完全打开,但完全打开它的接受效果和现在肯定不一样。所以,大家可以先思考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原型事件的改变方案、叙事角度。大家先来想想有哪几种方案。


张琪茗 24剧作本科1班:

我是24剧作本科1班张琪茗。刚才聊到这个”叙诡”的处理,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影片比较好的一个地方,并且我认为这种是一个必要的处理。假如我们只从哥哥的视角来讲这个故事,那么从十岁的时候这个故事就伴随着哥哥的跳楼结束了,我们看不到一个家庭中的孩子自杀后给“幸存者”的影响,也即是所谓“余波”吧。然后如果我们仅从弟弟的视角来看,则是始终处于一个事件的旁观者角度,我们无法真正看到和理解哥哥作为“受害者”的心理发展历程。导演一开始就并没有明确地去讲死的到底是哥哥还是弟弟,而是让观众去猜,然后在通过这本至关重要的“年少日记”完成从哥哥到弟弟的叙事视角转换。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将这本日记看作是哥哥存在本身的一种锚定,正是因为这本日记,弟弟才能“真正看到”哥哥曾经所经历的痛苦,哥哥与弟弟的心理状态才能够跨越时空而被勾连、共鸣起来。

所以我觉得只有这样的一个叙诡的处理才能够更加全面的展现影片对“十岁孩童跳楼”这一事件的思考和观点,而不是说我们只从两者其中单一的视角去叙事,那样我觉得会有失偏颇吧。


周和平 文学系编剧进修班:

我觉得这个电影的主线是非常敏感的话题,一般来说这种题材会从头到尾叙述下去,如果这样我觉得对于这个电影的感观会不好。因为假如以哥哥视角来讲述,那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而如果把视角切换到弟弟身上,则表达了在这种兄弟关系里,哥哥离开后对弟弟的影响。我觉得换任何方式都体现不出这种情感的变化,所以“叙诡”的使用非常恰到好处。


刘梓欣老师:

谢谢,我们继续。刚才聊了关于“叙诡”的话题,我们老师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引导性的疑问。你们对这个电影里的人物设定有什么想聊的吗?


金煦和 23剧作本科:

人物设定上我觉得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共鸣,关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兄弟关系等等。其实我很幸运生活在一个没有那么大压力的家庭,但是还是能够感受到学校这种竞争环境对两个人物的影响。似乎那么小的小孩子他就要考虑很多大人才要承受的复杂问题,特别是他哥哥在小时候的状态,我认为这种人物的反差是吸引或者说触动我们的地方。尤其是这种压力如此明显的表现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可能放到一个成年人身上,都不会达到如此震撼的效果,所以这种人物设定上的反差还是非常触动我的。


刘梓欣老师:

其实我觉得这个电影有它非常亮眼的地方。这个导演在采访中曾说,他想探讨的是:在一个富足充盈的前提下,为什么还是总会有人不快乐?甚至会有人选择结束生命来对抗整个家庭以及他的经历和遭遇。我们上期对谈《姥姥的外孙》其实也谈到东亚家庭,谈家庭权力结构。那我想问一下大家,如果我们去讨论东亚家庭题材创作,这部影片是否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季玉峰 文学系编剧进修班:

我觉得这个电影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非常具有普遍性。因为就是八零后九零后有两到三个孩子的家庭挺其实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现象。五十六十年代初的父母其实他经过很巨大的社会上的变化,所以他的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我要把这个家庭振兴起来”的理念,因此他会把这个希望附加到哥哥弟弟们身上。所以导致他的小孩一代一直在重复父母一代的命运,包括后代们的婚姻也是在重复他的父母的婚姻的关系。所以其实对我来讲的话,前段部分我是蛮沉浸地看下去的。我觉得选取了非常好的社会议题,但是后半部分我觉得一直在重复地表达这种东西。我一直期待他的爸爸包括弟弟,在哥哥的死亡以后会不会有转变。我没有在后面的观影中看到更深层次的人物刻画,而且我觉得爸爸这个角色刻画的稍微有一点太随意了,他一开始是一个很粗暴的形象,到最后再临时找补。我觉得这种刻画太刻意太有“匠气”了。


刘梓欣老师:

我也看过一些评论,有好多人说觉得父母形象的刻画过于刻板和扁平化了,处理的相对比较简单。换言之,也许在这两位人物身上我们可以延伸出更多更深刻的东西去思考。其实看完这部影片我也在想国内外相关题材的影片,比如曹保平导演的《涉过愤怒的海》以及是枝裕和导演的《如父如子》这里面的两个父亲形象,尤其是《如父如子》里面应该有一个场景跟《年少日记》特别像。就是爸爸纠正哥哥“一杯水”的英文这个镜头让我瞬间想到《如父如子》里类似的细节——福山雅治扮演的野野宫良多纠正儿子拿筷子的姿势的镜头。我觉得越是这样的细节其实越能触动人,具有更为震撼的力量。其实很多孩子成长的压力都是来自于父母殷切的希望。


马亦彭 24剧作本科1班:

对于之前同学提到片中的人物,虽然很明显看出来这里的父亲和母亲其实不配或者说是没有能力去当父母的,他们没有时间去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孩子真正在想什么、真正想做什么。但我觉得“儿子”这个形象还是有转变的,他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家庭,找到女朋友,在女朋友怀孕后他会真正的去思考,认为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去做这个事情。所以他冒着跟他女朋友的关系会被撕破的风险也不会对他的孩子敷衍。这是他的认知的转变,导演想表达的是他们的下一代是会慢慢变好的。


武香彤 24剧作本科1班:

我刚刚在听到各位发言之后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我个人其实在接受到他“叙诡”的这一层设计的时候也是并不反感的,我甚至感觉到震撼。那为什么我看完影片之后还是会把这个东西揪出来批评一顿呢,就是单纯感觉后半段影片的处理有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我觉得它好像把这个矛盾转移了。而刚才我突然意识到这似乎并不能归咎于它这个“叙诡”的技巧,而是应该归咎到他在人物关系处理方面的欠妥:缺乏人物诉求、动机。

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个弟弟长大的时候的一些行为似乎缺少行为逻辑的根源。因为这个弟弟和哥哥在他童年时期相互交流的刻画有点少了。至少我在影片中看到的他们两个敞开心扉一起去玩闹的好像也就那么短短的一两分钟的一个片段,好像最后结果还是哥哥被训斥来收尾。除此之外,我并没有看到太多哥哥和弟弟这两个人物之间的交流,同样我也没有看到太多弟弟和他父母的人物交流,就只是单纯的觉得这些人好像无关系。包括哥哥死亡之后,弟弟和他父母又进行过什么样的交流?电影也没有做更多的刻画。所以我觉得会不会是这样的原因,会不会是人物缺少动机,导致我们会觉得电影的后半段很尴尬。


崔霁雯 文学系进修班:

我也想提问一下,我认为导演做了这个叙事策略的调整转变之后,其实是有点缺乏力量的。比如涉及到前期铺垫的问题,弟弟对哥哥好像并没有什么感情,我不明白为什么他长大却发生这么多的变化?


季玉峰 文学系编剧进修班:

首先,爸爸跟妈妈的关系非常不好。爸爸在本片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事业非常成功并且对孩子极其严格。所以两个孩子中一定会有一个非常爱他们的妈妈,换言之另一个孩子则一定不会发现问题。他的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孩子冲到妈妈面前,这个人就是哥哥。哥哥也就承担着更多的情绪压力。


杨彦欣 文学系编剧进修班:

我一直认为目睹暴力其实也是一种伤害,所以在这里其实受伤最深的不一定只有这个死去的哥哥,弟弟身上的伤害也很深。首先,我觉得这部影片的结构特别好,但是我确实对它的结尾有意见,我觉得不符合现实。就是虽然影片的结尾能够走向和解、能够自救,但现实不会。但是唯一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男主渴望爱、渴望被爱。我理解他这个转变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在之前其实不知道什么是爱啊。我们家有两个孩子,所以我比较熟悉。为什么大家都说老二普遍比老大好像聪明一些呢,这是一种生存本能。因为ta生出来就拥有竞争对手,这是种生存本能。小时候的弟弟唯一感受到悲哀的可能就是他哥哥临死前抱怨了一下,然后他在发现哥哥的日记之后,在看到哥哥叙述的种种感受后,他会非常非常痛苦。毕竟是血浓于水嘛。在他哥哥离开后的这段时间,他有对自己内心新的一种审视。哦,原来我没感受过爱,我失去了哥哥,我以后还会不会被爱。所以我觉得到最后的时候他能走出来,他没重复他父亲这条路我觉得不太可信。这种目睹暴力的人受的伤害实际上更大。


付子豪 文学系编剧进修班:

关于这位同学说的,我赞成她一半的观点。首先我觉得人要逃离生活的惯性非常非常难 想走出父母的思维模式也很困难。但我相信爱和恨都会传递。如果你愿意,你的爱可以截断这种洪流。所以我认为,至少是创作者的偏好上,是有自救这种可能的。然后其实我比较关心的是父亲这个角色。我觉得《年少日记》有两个标签,一个是酗酒,一个是家暴。酗酒呢,就是透支多巴胺。家暴呢,在我看来就是秩序被打破之后,野蛮地去重建家庭中的秩序。其实在影片里关于父亲有那么一点点别的内容,比如他是一个成功的大律师,并且他是依靠自己经验来成为成功者的。成功者一般什么特点?一是听不懂人话。二是ta也不听什么话。

刚才其实我没有想到你(杨彦欣)说的那个点,就是二胎中的第二个孩子可能会更具有竞争力。我觉得这个思路蛮有意思的。


王旖涵 文学系编剧进修班:

很多人提到弟弟前期塑造十分单调,好像没有跟哥哥有太多的交流。导演更多展示出来的是哥哥的失败,然而弟弟的表现很冷淡,他跟哥哥之间也没有太多的互动和亲情。但我认为导演这么处理是合理的,因为父亲的角色是一个充满权威的大家长,子女向来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弟弟认为父亲怎么样对待哥哥,他就需要怎么样对待哥哥。他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因为他已经逐渐习惯,并认同父母的行为。但当哥哥的死亡袭来时,他突然意识到,其实我很爱他(哥哥)。还有结尾的和解,刚才有同学说结尾的和解让他觉得有点怅然若失。但我认为在东亚的家庭之中,大家可能会渴望妥协性的结尾,选择去和谐,这是合理的。虽然弟弟去医院看望爸爸时有一点不耐烦,但他还是屈服于东亚家庭的孝道文化。我觉得这符合东亚家庭的逻辑,符合东亚电影一个合理的推测吧。


龚子涵 24本科剧作1班

我个人觉得这部影片的部分问题,比如说人设过于片面过于浅显,比如最后的和解太突兀……是否是导演在创作的时候出了一些问题。因为我觉得导演要塞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还特意看了一下时长,这是一部只有90分钟的电影。在90分钟内,这个导演既要体现爱情,又想体现亲情,甚至是事业关系和兄弟情。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所有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他(导演)都想讲述清楚,受限于90分钟时长的限制是很难完成这么多要素的。


金朋  文学系编剧进修班:

关于叙述性诡计的问题,我觉得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点:在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会怀疑到底是哥哥死还是弟弟死。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下,其实每个孩子或每个妻子都是受害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可以怀疑,哥哥可能会死,弟弟也可能会死。他们的死是对等的。所以说,这是一个很有强烈价值观的作品——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为这个家族的工具之一,如果你失去了工具性的话,那么你就没有价值了。哥哥的身份其实就是这样。如果他没有工具性了,他就失去价值,得不到关注得不到任何的东西。如果他的弟弟能够为家庭奉献,那么家人就会多关注他,多培养他。

所以我觉得是如此的情况:叙述性诡计结束,作为整个影片的转折点。转折之前,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家庭的创伤。转折之后,我们看到的是如何治愈。那么,导演可能并没有想清楚到底怎么处理这个转折。所以在后半程我们感到很疲软。


张一鸣 文学系编剧进修班:

影片最后,男主抱着他父亲哭的那段,其实并不是和解。在我看来,当时演员的状态其实是以一种责怪的语气。他的责怪,在我看来,既有对他自己的,也有对他父亲那么多年对待他哥哥方式的愤怒。他其实没有原谅他自己,也没有原谅他父亲。所以该影片在家庭的父子关系这里,并没有达成和解。于是大家觉得后半段的人物没有变化。但我不知道导演和编剧是不是有意这样设计?就是仿佛不管是父亲还是弟弟,都把自己困在哥哥的死亡中来封闭自己。尤其是父亲,从他跟上中学之后的相处模式,可以看到两个人这么多年就一直在争吵,然后没有改变,没有治愈。


李曦鸿 文学系编剧进修班:

我的感受是男主他有反思,但他没有去改,没有放下脸面,没有做出真正改变。他肯定是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然他不会在最后点到父亲梦到哥哥。就是疤痕还在,但可能不会治愈了。所以说,我不认为是和解,就像是在说大家继续生活下去吧,日子还得过。


刘瑞  文学系编剧进修班:

我跟大家有一点点不同的看法,我反而有点庆幸,难道父亲不是第一次做父亲吗?难道他当时打哥哥的时候,他会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吗?因为父母不是先知,他也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也能启发很多父母,有一些你做的事情会给孩子造成伤害,我觉得这就够了,这部片子的目的就达到了。


安辛旗 文学系编剧进修班:

我可能会说得恶毒一点,因为我觉得这部电影,我们抛开叙事诡计、剪辑和人物关系,其实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贯彻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一个很恶劣的片子。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点,哥哥和他父亲在医院里面相拥而泣的场景,我感觉不是爱,而是幸存。他们两个人幸存下来,而哥哥却死掉了。为什么死掉呢?因为他忍受不了这个家庭中对他的考验。这完全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逻辑,社会没有错,有错的是你不努力,你没有天赋,你没有能力,那你就该被淘汰。所以我很忍受不了结尾,弟弟在天台看着自己的哥哥面无表情,他递给他一束花……但这解决了任何问题吗?!以及我最讨厌的一点,他处理自己女朋友怀孕这件事情。他为什么拒绝自己女朋友怀孕?因为他说过一句话:“父亲,我没有像你这样成功,那么我就不应该有这个孩子。”所以这个孩子就被抛弃了?!他父亲在家里面一直强调的是:“为什么你妈妈没有我挣钱多?因为你妈妈没有努力。”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东亚文化的问题,而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问题,是完全的优越主义。因为我成功,所以你就得一辈子在我脚下呆着。所以我有了很悲观的想法,这个片子没法改。如果父亲角色和儿子角色的关系是这样的话,那我无法接受。


赵佳彤 24剧作本科1班:

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即父权制。父权制就是完全物化自己才能在资本主义世界上好好活着。片子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痛苦着,这就是问题所在。社会结构还有家庭结构赋予你权力行使暴力,但是难道真的有人有资格对其他人使用暴力吗?

再说弟弟是因为转变家庭观念而让妻子打胎的吗?不是的,他是软弱。如果他真的是不想要孩子,那么他大可以选择让妻子受伤少一点的方式,例如避孕,而不是等到怀孕了再堕胎,面临着孩子的来临时才说不要,这就是软弱!


夏源 文学系编剧进修班:

刚才两位同学说到关于人物关系的讨论,我非常有共鸣。如果这个片子中有一个罪魁祸首的话,似乎是他的父亲这个角色。他所贯彻的一种观念,他对孩子们的教育,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但是为什么最后这个影片的视点落到了弟弟的身上?他通过献鲜花来把所有问题化解,这好像是着力点的偏移。他(导演)没有贯彻他一开始最能够抵达观众心中深处那个地方,也就是叙述性诡计这点。我认为在我看来很好的地方是导演用一个社会化的视角去呈现了一个社会议题。它不像往常讲述抑郁症患者身处一片封闭的壳子里,只去表达压抑和痛苦的情绪,还通过他自己的理解来说明这些情绪可能引发一些社会现象。但他的讲述因为最后社会化的呈现,我认为没有符合观众的预期,没有达到我们的希望达到的那个深度。所以最后整个后半段看下来是有一点失望。


单章静 文学系编剧进修班:

我想到今年暑期的另一部影片——《抓娃娃》。《抓娃娃》的父亲和《年少日记》里面的父亲,他们在人格上非常的接近,他们都是极端自恋型的控制狂角色。但《抓娃娃》里男孩是离开了父亲一直为他打造的温室,那个场景其实是能满足观众预期的。但是《年少日记》却没有给我这种感觉。因为弟弟最后通过献花这件事情,让我感觉导演是在让另一个受害者去赎罪。弟弟一直是处在一个没有爱的情况下,他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一个小孩。他一直都很不开心。他试着去完成自己的期待,成为一名老师。我认为种种的事情都在为当年他没有给哥哥拥抱,但实际上应该给哥哥拥抱的人应该是他的爸爸。虽然跟导演通过叙述性诡计的连接让两个兄弟成为家庭的受害者,但最后却没有做到预期,实在是可惜。


刘梓欣老师:

谢谢几位发言的同学,非常好。现在我也想请咱们在座的嘉宾老师跟大家聊一下。


梁爽 24级剧作博士:

就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说的,我们发现这部影片承载了太多东西,以致于90分钟的时长并不能完全讲述清楚。我们应该如何处理非常有话题性的素材呢?

这部影片的摄影很让人眼前一亮,声音设计和音乐铺陈也让人印象深刻。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值得学习的。我们今天着重讲一下片子中的剧作问题,也是初学者在创作中很容易遇到同样的问题:看到一个可以去写的社会话题、看到一份新闻素材、看到了青少年长期被忽略的心理和情绪问题、校园霸凌、原生家庭的困境,教育中的达尔文主义……想要表达的太多了,导致全篇没有主题。这实际上是创作者缺乏真正的观察、发现和思考,也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人物行为缺少令人信服的心理逻辑或者生活逻辑支撑。

首先我们来看哥哥。这个哥哥是一个完美受害人,一个长期被父亲忽视的小孩,像正常小孩一样说说笑笑、跟父亲提要求,甚至对弟弟没有嫉妒,足够委屈、足够无辜,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受害者了。不是不能这样写这样的男孩子,而是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呈现?你需要和观众产生经验互动。

再来看这位父亲和母亲。父亲为什么酗酒、家暴?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职业是什么?她前面忍了,为什么后面不忍了?这些我们不知道,因为片中没有交代。他们所有的行为动作都没有一个合理的心理逻辑的支撑。

第三个问题是主题不够明确,流水账一样的废笔,靠旁白推动剧情,用情绪来煽情。所有的情绪几乎都是被某一句话、某一段音乐调动起来。在剧作上只有事实,而没有有效推动剧情发展的事件。

然后我们说贯穿前半部分的这个遗书事件,谁写了遗书不重要、有没有人跳楼,也不重要,对吧?所以说,不管家庭的压力,哥哥的痛苦,还是弟弟的这些成长,对吧?弟弟所有的转变都是通过旁白,写给他妻子的信来完成的。如果只能把生活的感悟处理成旁白,文字性的语言去进行叙事,那我们不如看纪实文学或者是深度访谈。

第四个问题,视点的失焦导致叙事结构混乱。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说我怎么感觉前半段他讲哥哥,后半段他又讲了自己,用加害者的悔恨、自责,甚至是顾影自怜的抑郁,直接覆盖和剥削了那个受害者的痛苦。这个反转其实非常的糟糕。本来其实在原生家庭里被看不见的那个哥哥他消失了。他消失在观众的视角当中,他也消失在了创作者的叙述中。这不就是创作者本来想批判的吗?

弟弟作为他人苦难的叙述者、旁观者,甚至是一个绝望的救赎者。自己经历过创伤没有真正走出来,才符合对弟弟处理学生霸凌和自己亲密关系中的那种木讷、无能、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形象的塑造,之后的转变和成长他才能更合理。弟弟想要救可能自杀的学生,他是怎么做的?他没有先对比笔迹,而是先去看了哥哥的日记,这个紧张的情绪就断了。弟弟和妻子浓情蜜意,有小孩了,然后弟弟居然说我没想清楚,之后又写信给女孩说,我拯救一下自己的婚姻吧。然后他爸爸去世了……这部片子的很多地方看上去克制地处理情节,实际上却导致了情绪的破裂,每一个情节都没有形成一个闭环。观众被调动起来的情绪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打断,导致了叙事混乱。结构失去章法,被刻意设计的情节没有有效地叙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关注到很多的社会话题,但不是每一个社会话题都可以成为电影的。单纯地想借助题材博取到了眼球和同情的影片,缺少对真实生活的观察能力,是很难捕捉到准确的生活细节去塑造真实的情节、真实的人物去让观众产生共情,也就很难写出一个好的电影故事。


张民老师:

我们刚才的讨论对于这部影片大多是从批判的角度进行的,我有些担心大家会眼高手低。不妨设想,如果当我们自己真正去拿捏这些情节、处理人物塑造的时候,其实可能也是没有方法的。

我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到神反转为止,我觉得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然后接着往后观看,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我想这也已经是他在标准化这一条件下能做到的所有了。因此,我对这个电影的看法是,他的本身是一个及格的作品,而这个叙述轨迹的不寻常,使他得到了许多提升。这个其实是在提醒大家,当我们拿到一个题材后,如何通过一些方法将这个故事书写的更好。

电影里的一些巧妙转折,同学们在观看后或许也可以尝试再进行书写,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一个小型的基本写作训练。虽然这部影片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更重要的是去学习里边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吉桥老师:

我查了一下,这部影片的制作费用大概是200~300多万港币,也就是差不多100到200万人民币,并不是很多。所以,从制片的实际来看,当我们以200多万的预算对一部电影进行拍摄时,我们会选择怎样的题材?可能大部分人会选择拍摄一个封闭空间的惊悚片,但是本片却选择了这样一个家庭题材,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影响,为什么呢?

这部影片其实讲了我们传统家庭关系里边一些很残忍的东西。结合我自己的经验,以及和弟弟的关系,我发现家庭里父母的偏心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被偏爱的孩子或许并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或是行为,但仅仅是因为他的存在,就足以给不受偏爱的孩子带来痛苦和伤害。因此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问题,即使来到当下,依旧存在。


何亮老师:

导演可能想通过改变传统的叙事轨迹将这个故事变得更有话题性,但是我觉得这样的选择有一点简单粗暴,把两个截然不同的表达,一个关于家庭暴力的故事和一个关于自我治愈的故事,强行糅合在一起,或许当后面的救赎故事展开时,还有人仍沉浸在前面第一段故事所带来伤感中。我在想,如果以相对常规的顺序展开这个故事,实际也时可行的,比如《海边曼彻斯特》,就是以常规顺序进行叙述,也获得了许多共鸣,但是这对剧本的要求就会提高。

还有一点,我觉得这部影片可能因为一些原因进行了删减,之前有同学也说过这部影片想要表达的很多,但却只有90分钟。我们也可以发现主角童年、青年与现在时期的片段衔接的不够连贯。

最后,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实际这个故事与之前热映的《抓娃娃》有很多相似之处,都讲了在家庭中因种种原因造成的父母偏爱而被忽视的另一个孩子。那么,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以老大的视角来看待,《抓娃娃》这部电影可以被怎样书写?


刘梓欣老师:

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今天我们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来讨论这部影片。大家有对这部影片共情亦或者无法共情的地方,而这也恰恰达到了我们影视对谈敞开讨论的目的。最后,我也想希望大家能做到“讨论以致用”,真正将这部影片所引动的启发带到我们的创作中,实现进阶和突破。

我们今天的对谈内容非常精彩,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下次影视对谈活动见!


图片拍摄:夏婧怡

文字整理:张晓萌、梁至洪、夏婧怡

审核:刘梓欣

文学系公众号编辑部

总       编:张引丰

执行主编:朱瑞杰

排       版:徐欣瑶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信息沟通,新闻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