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教育】文学系毕业联合作业展映观后随想(2)

文摘   2024-09-25 13:28   北京  





陈彤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被猫偷走的夜晚》,故事由两辆小轿车的串联开始,一步步串联起两个迥异男人的命运——带猫咪做绝育手术的教师和即将自我了结的小说家,两人的回忆充实起叙事的经络,最后在时空的并置中收束。故事柔软又浪漫,却没有抒情过猛的甜腻感,是一部称得上可爱的短片。在许多片子的映后都有导演或是主创来到现场,讨论时温和时激烈,有一天晚上陈媚宇师姐讲完自己的故事之后说,不要让无谓的对立阻碍故事的命运。

      这一句很快过去的话似乎击中了某一种创作的本质,沉浸在电影里时,人似乎脱去了那种约定俗成的语境以及被重复了千百万次的幸福,而用更原始的目光去凝视世界,原始,或是清澈。昆德拉说小说是悬置道德审判的场域,而不管是生动活泼的广式幽默,还是爱情幻想中飘摇在蓝色海面的木舟、天山脚下的哈萨克刺绣、伤痕童年中的无弦之琴、黎明错乱时空中的海市蜃楼,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呈现着复杂而具体的人。

      静坐在这样的黑暗里是幸福的,或者说是某一种甜蜜的忧虑。做出一部完整的影片绝非易事,但并非无法成真,或者说值得期待。电影是光影的艺术,也就是说当我们坐进暗暗的文心馆的时候,其实也将自身投射进了当代电影的光谱。


程萱



      在这些天的观影交流里,很多作品的视听语言与故事脉络让我印象颇深。我们通过短片去窥探世界本质,谈论原生家庭,分析人群困境,关注社会矛盾,又或者单纯地治愈生命。在此之中,我极想谈谈刘梦娇师姐的作品《沉默》。一如其名,《沉默》围绕着女性受性侵这一社会问题展开,讲述了女主因为受伤害从沉默到爆发但最终囿于困境的故事。这很现实,也很不符合大部分观众对新时代爽文女主的期许,可见片中的女主只是每年女性受强奸案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但她的沉默正反应着这个群体大部分人的状况。短片的最后,列车呼啸而过,正如时代的洪流,而女主站在原地痛哭,她被困境留在原地无法前进,而在一切正常运转时,《沉默》悄悄透出女性的哭声与呐喊,让人注目


龚子涵



      爱宏观的“人”是容易的,爱具体的人却很难。作为成长中的影视创作者,在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同时,也应关心个人在时代,社会与家庭中的痛苦与挣扎,表达不曾被诉诸于口也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微妙情绪,用镜头去感知人的苦难、人的挣扎、人的命运。

      文学系的毕联作品在关怀个体成长路径的同时,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貌及一代人的阵痛。我最喜欢的作品是《爱之梦》和《云浮的云》。这两部作品都以孩童的视角出发,叙述一个孩子成长中的“决定性瞬间”,其中酝酿的柔软而有力的情绪让人动容。《家人》《酸菜》两部作品拍摄至今已有十年左右,其中主角的遭遇已因时间流逝、时代变迁与如今的社会生发出隔阂,却依然可以体会到影片传达的情感与力量。《酸菜》的导演梁爽师姐在映后交流中谈到“电影具有时效性”,即一部作品,无论其描绘的世界是抵达未来还是重回远古,都应当体现现今的思想,传播当代的力量。

      每位参与映后交流的导演老师都给予了我深刻的启发。印象最深的是有位师姐提到自己的创作历程,告诉我们“不要让无谓的对抗影响故事的命运”。这句话某种程度上点醒了我,并一定会在今后影响我自己的创作


顾逸君



      毕联展映中,让我尤其深有触动的作品是《被猫偷走的夜晚》。短片的导演是一位女性,她认为自己是一个想象力型的创作者---中年大叔的形象来源于她口中自己内心的“第二人格”,我认为这启发了我进一步理解“创作者”的角色,我们观看的大多数短片的编剧都与故事中的主角共鸣,有相似的生活经历。

      创作固然是主观的,个人的生活,成长经历一定会影响创作本身,然而个人主义色彩需要一定程度的削弱。就像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剔除一部分的“本我”,却不能完全抹除自己“自我”的色彩。是否能让人有所共鸣决定了短片的受众群体,假如我们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仅限于诠释自我的一己私欲,那就不能让人产生共情



蒋鹤宁



      在北电的开学季,我深刻体验到了忙碌与充实并存的生活节奏。虽然身体上感到疲惫,但精神上的振奋却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感觉不仅来自于开学季的兴奋,更在于高强度训练中穿插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北电的良好氛围和同学们的高雅文学素养。
      在影视对谈活动中,我见证了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解惑的场景。大家不仅深度剖析了电影的深层含义,还充分探讨了不同的观点,这种思想的碰撞让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启发。每一次的讨论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电影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毕联放映活动中,学长学姐们的敦敦教诲和耐心解答,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北电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军训期间的影片放映活动,虽然是在劳累中穿插的片刻放松,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重现残酷战争与人性的光辉的影片,不仅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人性和生命有了更深的思考。

     总的来说,北电的开学季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提升了我的精神境界。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我未来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财富


焦瑶



      每个人的认知存在差异,对于每部影片的理解和评价都有所不同。此前我一定程度上病态地追求别人的认同,渴望我们能在不同的人生辩题中交出永远相同的答案,但在研讨会上,每个人从容不迫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友好地赞同、反驳,不同的声音在这里交融碰撞,让我忽然释怀:聆听不同的声音是我在这里上的第一堂课。前一天观看完《姥姥的外孙》,我虽也感动落泪,但也仅仅停留在对其亲情方面细致描绘的触动。听完在场老师同学及师哥师姐的发言,我的思路被打开了,拼凑出一个渐渐完整的、属于我的对这部电影的理解。大谈女性主义,更令我十分惊喜,能够认识到处境和现实的社会问题,已经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能在这里畅所欲言。

      毕联的作品较成熟的院线电影相比,确实稍显稚嫩,但丝毫不影响观影后我的震撼。不论是讲述亲情、爱情哪种题材,都能体会到制作人背后的呕心沥血,我由衷地敬佩这些参与毕联的师哥师姐们。看着看着,我忽然开始畅想起未来,也许我有一天也能写出一部承载自己心血的剧本,并付诸实践把它拍摄出来?即使不能,也许我也能参与一部影片的拍摄,与导演共同分享那份喜悦?


刘慕仪



      军训期间放映的影片《血战钢锯岭》令我深感触动。如果要给多斯贴一个标签,那么我会选择叫他“结乳罩的多斯”。多斯无意间独创的结单套手法被中士戏称为“结乳罩”,未曾想到,正是这一与多斯玉米秆的外号相似的,带有孱弱柔软的女性符号特征的结绳在多斯手下成为拯救75人性命的希望之绳。当一幕又一幕多斯将伤员拖至悬崖的蒙太奇画面在我眼前呈现,我第一次感受到多斯的人物光辉与他的信仰光辉合二为一。多斯用他的实际行动将他的信仰具象化,而“结乳罩”即是多斯实践他的信仰时对其母性特质的隐喻。

      由乳罩能联想到乳房,而女性的乳房是孕育生命的源泉,多斯一次次利用“结乳罩”的结绳法救下钢锯岭的伤员,几乎带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展现出重生的意味,由此,孕育第二次生命,即是重生。当其他士兵向杀戮臣服时,多斯坚定信仰将杀戮拒之门外。

      当史密斯抢走他爱人的照片,逼他低声下气地乞求时,他只是退让,当中士问他是谁殴打了他,他却否认这既定事实。这一阶段的多斯被称作“懦夫”,是孱弱的玉米秆,可当他疯了一样连夜搬运伤员时,我们便亲眼见证,一切原本归于懦夫的特质尽数转化为沐浴着神性,带有救世主色彩的母性特质


马亦彭



      《血战钢锯岭》讲述了戴斯蒙德·道斯的故事,这位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因年轻时差点用枪打死自己的父亲,所以拒绝使用武器。但他在战场上英勇地救下了75条生命。该片有两点值得赞扬。首先,这是一部反战片,展现了战争的残酷。钢锯岭战役的惨烈程度令人触目惊心,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地狱般的战场。通过这种强烈的冲击,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罪恶。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因为战争带来的只有痛苦和毁灭。此外,影片还探讨了个人信仰与集体秩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军营这个高度组织化、纪律严明的地方,个人的信仰往往显得格格不入。道斯拒绝使用武器的行为不仅让他成为了军营中的异类,也让他遭受了种种不公和迫害。然而,正是这种对个人信仰的坚持和捍卫,让道斯最终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彭雨蓝



      投身钢锯岭的血雨腥风,我下意识地认为再坚定的信念在此刻也会有裂隙。但Desmond向我展示了他对苍苍生命的尊重,他对上帝追随的虔诚。当情节中演出几个日本兵也被救下时,观影的大家都轻轻笑出声。Desmond的词典中没有杀戮,他的使命是拯救。观影的我们都对这位具有神性的军医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电影里最后一幕是全体战员都等Desmond祷告结束才发起冲锋,战士们眼中饱含着同他一般坚定的热切的信念。

      战争片中厮杀搏斗的宏大情景往往最抓人眼球,不过使人动容的是闪闪发光的灵魂,是熠熠生辉的人性,是至死不渝的信仰


王梓鉴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影视对谈会与影片放映活动。影视对谈会一开始,就展现出了它独有的开放氛围。与会者们围坐一堂,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新生,还是经验丰富的师哥师姐,都怀揣着对影视的热爱与追求,畅所欲言地分享着自己的见解和心得。这种开放与包容的交流方式,不仅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更激发了大家对于影视艺术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

      作为活动的重头戏,师哥师姐的毕联作品放映无疑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这些作品不仅凝聚了创作者们的心血与智慧,更展现了他们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随着画面的流转,观众们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世界,感受着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和独特视角。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师哥师姐实力的有力证明,更是对他们未来光景的美好展望。



武香彤



     在我的认知里,学生时代的人们都住惯了象牙塔,对于社会、人生的理解,总会有些稚嫩。我们从花窗中窥视车水马龙,不曾踏足、不曾痛楚、不曾挣扎。能拍出好片子吗?我时常发问,质疑印象里的学生作品,也同时叩问自己。

但文学系的毕联让我发现了自己的狭隘。我看到天真的孩童一点点褪去稚嫩、迷途的少年在温情里得到救赎。关于童年、青春,这里有数不尽的感悟和思考。原来好作品不是必须触碰社会的顽疾,我们的一隅天地也拥有被展现的价值。做一个自由而真诚的讲述者,不被空泛的意义感束缚——此刻,我这样期许着。感谢文学系


夏安夏



     开学以来文学系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我最有感触、印象最深的活动还是欣赏师哥师姐们拍摄的毕业联合作业。

      通过观看这些联合作业我首先认识到了在电影学院广交友这件事的重要性。比如《大佬来上堂》这部片子,听师哥分享前前后后几十人的一个剧组,摄影指导、道具摆设等都是由本校的学生与他合作进行的。其次,《云浮的云》的导演在进行观后分享的时候提到,主角的经历与她童年的经历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并且提到在学生时代同学们拍摄的作品大多都是由亲身经历改编的。的确如此,除了《被猫偷走的夜晚》这种很有想象力甚至有一点科幻感觉在的片子,其他的作品貌似也具有能够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合理性。回宿舍和舍友交流了经历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他提出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这些好的作品不一定是因为作者有着独特的经历,这些经历其实并不罕见,但是好的作品一定能够将不罕见的经历拍得独特。

      还有许多毕联作品我都非常喜欢,也值得我慢慢地去感悟。看到这些师哥师姐们的作品,加上我自身作为纯文化生进入文学系,且中学期间与电影接触较少的“白板”状态,让我更加意识到自己与优秀的文学系学生以及身边同学们的差距。总之,任重而道远,在文学系,我满怀希望

夏婧



      最近系里放了很多学长学姐的毕业联合作品,虽然只是很小的短片,但是我觉得有些作品甚至比现在许多荧幕上的院线影片都做的更丰满,超级厉害。因为是纯文化生,几乎完全没接触过剧作,我不是太懂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好的作品什么的,有点好奇是不是审核太严,或者是篇幅的原因限制了发挥?我感觉这些想要揭露现实的类型的短片只去聚焦了个人本身的遭遇,与其内心情感道德,而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社会几乎没什么共性,又或许我的人生阅历太少让我体会不出那种共性,这些短片让我感觉好像只是一个大城市下的小社会,小故事,其中个人的遭遇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了,让我只能去感受而无法共情。比较喜欢被猫偷走的夜晚,感觉和别的作品相比,没有很现实,就是很浪漫,浪漫至死不渝的感觉


夏雪莲



     两次的毕联观影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创作剧本与拍出影片的深刻魅力。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被猫偷走的夜晚》这部作品,其用一个新奇的世界观讲述了两个男人跨越时空相遇的故事,并在最后命运交汇。在有限的场景空间发生了多个令人啼笑非凡的故事,例如二人的“初遇”:一个男人想自尽,摇上车窗静静等待死亡来临,令一个时空的男人嫌弃车里空气太闷,两个男人时空同步,于是车窗不断摇上摇下,产生争执。又经历了泡泡“情史”,海市蜃楼奇观,鸟屎危机等多个有趣情节,让人忍俊不禁。同时故事里穿插了青涩的校园爱情故事,男人的深情也让人唏嘘,完善了人物形象,也舒缓了情节,不只局限于单一场景。虽然故事的世界观没有过多介绍,但是并不影响观感,反而让人有超越时空第四次元的独特观影感受。通过观看《大佬来上堂》《被猫偷走的夜晚》等偏向喜剧类的作品,拓宽了我对剧本创作多样题材的认知,加深了我对观察日常生活认识的认知,同时也让我切身处地的明白剪辑分镜配乐等对影片的重要性


张涵一



     这次的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优秀作品,也让我明确了自己的创作方向。这些作品里有些是表达的东西极其复杂冗长的,让我看得不明不白,也许是我涉世未深的原因,许多影片我还没读懂其蕴含的意味就戛然而止了。而有些作品表达的东西有核心,很直接,故事情节完整,真正给人带去了一些作者想传达的价值观,这也正是我想干的事。

      以前看电影从来没有那么多的文艺片,直到我看毕联亲身感受到了那种不明所以的无力感,我才开始思考影片到底是给谁看的?我认为的影片是给所有人看都能看到我想表达的东西,一些晦涩难懂的文艺片也许在专业人士眼里是块宝,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看懂,所以当看完所有片子之后,我越发坚定了我以后要是写东西必须是干净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为了深度而增加本不该出现的东西



张琪茗



      可以说,两次毕联影片的观赏活动几乎完美符合了我对电影学院的刻板印象一堆人闷黑屋子里看电影,看完就库库鼓掌+激情开麦讨论。短暂的30分钟里,每一个人平等的享受着,欣赏着一个个不同的故事和其背后创作者的灵魂,当灯光亮起,主创名单在黑幕缓缓滚动,掌声过后,我们得以直面创作者并验证与其思想的共振以及矛盾、异议、困惑所在。在这样的氛围里,各种各样的声音碰撞交织,迸发出新的观点、想法,将影片本身对于个体的含义进一深化,从中汲取更多养分


张泽华



      我对两次精彩的毕联放映活动做以下评价:它让我认识到,不同形态的钟磬可一起奏响和谐的乐章。没有褒贬的评价,因为每一部都带给了我无与伦比的心灵感受。它们抛弃了一味迎合观众的商业感,每一份表达都至真至诚,那是心灵珍贵的清澈。在所有全部的影片中啊,我最偏爱的是《云浮的云》这部影片。

它将一个故事的讲述转变为一场灵魂的交流,当视线从黑暗迈向光明,“我感受到宇宙在这其中流动,在你的眼睛和我之间”。希望我可以在接下来的四年中一次又一次的打磨我这块石头,愿它能够以锋利的触角刺激到人类的情感深处,以圆润的弧度抚慰世人的悸动与不安。我渴望心情的展现能够成为我的必杀技,具有温柔且坚硬的力量


赵佳彤



       最喜欢的是《云浮的云》,喜欢它潮湿的氛围,喜欢小女孩在云的泪上无声的哭泣。我曾提问,为什么不像《家庭困境》里一样把镜头对准施暴的男人,而是更多的描绘小女孩的痛苦。我很喜欢“沉默”,因为这无言中可以饱含人类无限想象力雕琢成的情感。小女孩总是沉默的,她将肉体上,精神上的痛苦一并诉于云的泪。我想,过早学会沉默只是因为已经不再对回复抱希望。习惯性失落。难以想象,一个如此单薄的身体可以承受如此之痛。苦难总是接踵而至。如果痛苦可以取方差的话,那一定是个很庞大的数字,大到足够压倒整个世界。黑云压城城欲催。我无意比较苦难,可有谁愿意承认自己的苦难与真正鲜血淋漓的伤口相比是那么轻浮呢?谁愿意承认自己占有一隅的世界早已病入膏肓了呢?面对这个世界是需要勇气的,不要在看见幸福之外的生活就盖棺定论他狗血,悬浮。不是在十六岁流产是不自爱,不是妈妈虐待自己是太过刻意堆叠悲剧,这就是生活。不要用生硬的口吻说爱,不要从星辰俯瞰世人


赵雄越



     纵观毕业作品的题材分布,大致可以揣测学长学姐们对电影市场的理解及对时代话题的聚焦。关注性与少年成长的两大题材有所重合。《暑假》《爱之梦》,只不过前一个过于 阳 光 灿烂而有物化女性之指控,后者相对保守且更关注心理成熟,小杨只需要用彼得潘哄好阳光少年就行了,而肖老师被解雇后苟思思应付比赛和良心就复杂得多了。暂且放下肉欲洋溢的青春,成年人的性题材更多是作为与社会剥削平行存在的束缚出席。《沉默》(记错名了)《家人》《酸菜》探讨了女性性权益自我保护,谋生妥协与感情失足的严肃话题,但前两位导演的缺席实在让我们少了许多乐子。成年人的世界大多同样单调痛苦,少年成长的(不涉性)烦恼却各具特色。《双眼皮》中很能理解女主渴望力量(与自尊挂钩的颜值)的心情,只是契机难以共鸣,实在不觉得双眼皮是啥大加分项。《云浮的云》关注原生家庭问题,或者站在女主母亲角度上就是抨击生育与婚姻对女性的束缚。这两部同样使用微量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凭空出现的双眼皮与梦境中的荒芜车辆坟场是少年自由灵魂的映像。自由的游牧民在三代母系传承中喜迎成长,夜色中离家出走的两人拒绝为上一代人的肮脏所束缚,不然为什么说儿童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呢。不知为何感觉最单纯最不做作的一部是现实主义题材的《智齿》,阶级隔阂,重男轻女,知识垄断,在一个本应俗套到不行的沾花惹草故事中深刻揭露出社会遗留的溃疮。喜剧占比正如其在院线中,五分之一的精华。《古惑仔(不是)》《猫偷夜》的成功少不了制作人幽默的情怀与摄影,剪辑的精心设计,为铺垫一部喜剧所使用的笑点,反转也是一切电影成功的重器。综上所述,探讨严肃话题的文艺片占绝对多数,青春创伤与性压迫更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庄茹伊



      《酸菜》是几部下来让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短片,主要还是因为我能和故事里的年轻女孩共情。“谁还没个十六岁”,我觉得导演是真的把这个意义传达到位了。我们犯错、我们被包容、我们学会自省学会原谅学会成长,我觉得是现在这个社会还无法完全给到人类的包容。或许只有感同身受了才懂得换位思考?在我看来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做法。犯错不是一件可耻或不可原谅的经历,对我来说,存在错误的才叫“未来”,这个意义的设计和传达是这部短片让我眼前一亮的主要原因。在三十分钟内表达好一件事/一个价值观,让观众明确的看到故事意义所在,就像这部短片的导演说的,真的做到很好,我觉得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学习这一件事




文学系公众号编辑部

总       编:张引丰

执行主编:朱瑞杰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信息沟通,新闻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