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对谈】标价的家与消逝的她——《姥姥的外孙》对谈

文摘   2024-09-09 09:52   北京  


【影视对谈】标价的家与消逝的她——《姥姥的外孙》对谈


   影片简介

导演: 帕特·波尼蒂帕特

编剧: 帕特·波尼蒂帕特 / 汤萨蓬·逖提拿坎

主演: 普提蓬·阿萨拉塔纳功 / 乌萨·萨梅坎姆 / 莎琳拉·托马斯 / 三亚·库纳康 / 邦沙敦·宗威拉克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泰国

语言: 泰语 / 潮州话

上映日期: 2024-08-23(中国大陆) / 2024-04-04(泰国)

片长: 127分钟

又名: 全职乖孙(港) / 金孙爆富攻略(台) / 粥味奇缘 / 中国家庭 / The Chinese Family / 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



剧情简介

出身泰国华人家庭的无业年轻人阿安(马群耀 饰)看到堂妹因照顾病重的爷爷而继承房产后,也对身患绝症的姥姥(乌萨·萨梅坎姆 饰)动了心思,计划复刻堂妹的“致富之路”获取百万遗产。但面对同样“努力”的舅舅们和挑剔毒舌的姥姥,阿安这条争当全职孝孙的“啃姥致富”之路似乎没有他预想的那么顺利……


对谈正文


孙婉仪老师

各位同学,下午好!今天的对谈影片是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在此,再次欢迎我们各位新同学们,今天的对谈是本学期的第一次对谈,也是各位在文学系学习生涯中的第一次对谈,更是各位在文学系学习旅程中的新起点。

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对谈活动。自2019年起,为了促进师生在第二课堂的深入交流与学习,我们特别创立了这个平台。师生会精心挑选时下热门的电影或剧集,通常在周五下午,当大家的课程安排较为宽松时,邀请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学历背景、不同年龄层的同学们,共同分享和讨论影片。在这里,你将有机会见证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展现出独特的光彩。

我们鼓励每位同学在这里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见解。请将这里视为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不必拘泥于传统的课堂发言形式。每个人的创作和思考都是宝贵的,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期待大家在今天的讨论中能够畅所欲言,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对谈。


武香彤 24剧作本科1班

关于这部电影,我很喜欢其克制而又温和的表达方式,不过同时,我也有一个很深的疑问。电影是一种表达艺术,我们创作者可能希望借它传达我们的情感或是思想。在《姥姥的外孙》里,我们首先能发现两个较为核心的矛盾,一个是爱和金钱的矛盾,典型的是金孙求暴富的主线;一个是东亚家庭里温存与偏见的矛盾,就像那句名台词“儿子继承遗产,女儿继承癌症”。这些无疑是创作者表达思想的绝佳出口。然而,盘算着继承房产的外孙在与姥姥的相处中逐渐萌生了“爱”,“女儿”也依旧不继承遗产,而是“外孙”拿到了那无须努力就能拥有的一百万。爱与金钱、温存与偏见同时存在又相互纠葛,影片似乎没有给出很明显的偏向。甚至整部电影给我的观感,就是作者并没有通过情节来针对这些矛盾给出他的答案,而只是用一种呈现而非表达的方式去叙述。所以我很好奇,这样一种“呈现”的方式,它独特的美感是什么,它又有什么深意?谢谢




赵泽瑜 24剧作本科2班 

对于刚刚同学说的,我首先觉得这是一种真实性,是对现实的一种客观地呈现。因为在现实当中不是所有矛盾都可以解决的,有一些矛盾他只会被暴露出来,然后他一直就停留在那个地方。然后第二个,虽然我觉得它呈现了一个比较传统的中式的也算比较大的家庭,然后也展现了一些孝道,一些传统,但是我觉得他实际上其实在反对很多我们默认的规则比如说孩子一定要孝敬父母,一定要对父母进行照顾等等。就像我们的讨论,它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即使我们最后看到这些矛盾并没有被解决,我们也会自己去思考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个是我对刚才这个同学的一个小小的看法。

然后我剩下的话我想讲一个就是我自己想说的,我看这个片子我有一个很疑惑的点,因为在那个片子从开头到结尾,其实最大的一个情节发展的转变,姥姥和他的外孙的关系,我在想为什么父母和孩子或者说和再下一代一定会产生一个矛盾,那明明是亲人,为什么过不到一起去?

我在电影中发现很多细节,包括一开始他外孙去给他买那个炸鱼,然后又包括他去煮水,摆放神像等等一些,我就发现现在姥姥相对来说是一个她有自己的生活的规律,她自己生活的规则,然后外孙的到来虽然是想主观上地去帮助他,但其实改变了他本身生活的一种惯性。外孙他又是一个年轻人,接受一切变化,他的生活态度就是怎么样都行,所以说两个人本身的生活的秩序是完全不一样的,碰撞在一起就会产生矛盾,这可能并不代表他们之间没有感情,或者并不代表他们之间没有爱,然后在他们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就是生活的习惯这种产生了融合之后,他们本身的那种心情就会暴露出来,然后他们就会有很多真情流露的时刻。

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亲戚关系的疏离是因为相处的时间不够,就像阿梅她说“长辈最想拥有但是孩子都给不了的是时间”,我觉得其实很多时候时间会解决一些问题,虽然不是所有的问题,但是陪伴它是有用的谢谢大家。


魏琳 24剧作本科2班

关于这部片子有一个小小的疑问,片子最开始有个镜头姥姥让外孙去给坟墓撒花,然后其实这个环节就可以看出来年轻人和长辈关于祭祀仪式还是有一些矛盾的。年轻人认为是死了的人,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时间、甚至精力还有金钱,去做一件停留在仪式上的事情。死了的人,我这样做了他又不能复生。那对于老人来说就会觉得这种仪式是她的一个信仰,寄托着她美好的愿望。但年轻人来说他就是比较随性的,不会通过这种繁琐的仪式去寄托自己的愿想。

但是结尾有个很神奇的事情,就是姥姥说要外孙给他好好撒花,然后外孙就去教那个小女孩去给他的外婆撒花,我觉得这个镜头是不是意味着本来他并不认同仪式感,但是他到结尾去给外婆撒花镜头,实际上是对这种祭祀仪式的一种屈服。因为其实我身为年轻人,我也不太懂这些祭祀仪式就是那么繁琐的程序,我觉得其实是一种对人的束缚,它的意义在哪里。但是我看那个镜头我就感觉是外孙在对这个仪式进行了一些妥协,大概是这个疑问。


汤加一 24剧作本科2班 

对于最后的镜头也有一些理解,电影中姥姥说:“如果你要是不给我好好撒花的话,我就爬出来。”最后阿安确实没有好好撒花,而这个时候吹一阵风,这个风可能就是姥姥。阿安通过这样一种行为来让姥姥“回来”。我认为这或许体现了电影的一个命题——沟通,是阿安代表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沟通。这个沟通有三层,第一层是声音上的,阿安最开始常常戴着耳机,直接阻隔掉外界的声音。第二层是语言上的,姥姥讲潮州话,但阿安听不懂,直到送姥姥离开时唱的歌谣是潮汕话的,我认为这就是两个人沟通的达成(虽然姥姥没有回应)。第三层是文化上的,在阿安第一次看望姥姥时有一个远景,上方是一巨大的金佛像(象征传统),下方是繁华的城市(象征现代)。后面还有一处,就是监控摄像头和菩萨位置的问题,两者都作为一种上帝视角的关照,见证剧中人的一切,而却以两种方式呈现,是现代信息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沟通。除此之外,影片也体现了泰国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沟通,体现为姥姥问阿安为什么听不懂中文?难道不是中国人吗?阿安说,我是泰籍华人。以上就是我对于《姥姥的外孙》的理解。


周照桓 24电视剧剧作研

我是广东人,我们那边的家乡氛围就偏向于影片中的潮汕文化。情感上,男主角持有何种想法,最终他以一种希望祖母能够接纳、喜爱的方式去缅怀,去给予自己多年来未曾给予奶奶的关爱与回馈。因此,他最后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或者说是在经历整个故事后成长的必然结果。你可以将其视为任何事物,它可以是道教,也可以是基督教的仪式,这些实际上都是家庭生活中文化语境的细节描绘。因此,我认为,其中的佛教元素、观音像等,都只是代表了老一辈人或传统一代人日常生活中氛围的体现。

随着我们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与互联网的接轨,我们与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隔阂。实际上,这只是利用文化元素来表现新旧两代之间的对立。当外孙经历了整个故事后,他并非是融入文化,而是理解了文化对老年人的价值,并给予了相应的尊重和回馈,这便是其核心意义所在。个人而言,我认为这部影片在豆瓣上获得的9分评分是过高的。

确实,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因为我们都曾在这里学习过四年的电影知识。当我们掌握了一些导演和编剧技巧后,我们会发现这部影片的技巧相对直白,甚至有些刻板,这影响了我对这部影片最大的疑问,即我不理解为何外孙会成长为一个如此贪婪、渴望通过祖母获取财富的人。

他的家庭背景与我母亲那边的家庭有些相似,外公外婆有些重男轻女,更偏爱我的舅舅,许多好处都给了他。然而,我母亲的价值观是,无论外公外婆在她和弟弟之间的利益分配多么不均,她对他们的孝顺和照顾,都是在回馈他们的养育之恩,这是她的本分。

在影片中,男主的母亲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她是三兄妹中唯一一个给予祖母更多关心和照顾的人,主动尽孝。我们还可以看到,男主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我们从未见过他的父亲,可以理解为他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他,或者他一直与母亲生活。从他的生活习惯中可以看出,他与母亲的关系非常亲密,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这样一位在家庭中承担照顾老人义务的母亲,为何没有将对老人的孝顺行为影响到孩子身上?

因为她的母亲是一名超市售货员,平时很难有时间一直照顾自己的孩子,而她的丈夫又不在身边。由于没有爷爷奶奶,男主小时候实际上一直是由姥姥抚养的。从结尾姥姥留给他100万可以看出,他们小时候的关系非常亲密。那么,男主在青春期这十年或十一二年的时间里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形象的呢?我觉得这有些不合理,过于刻板地描绘了一个新时代年轻人的形象,我认为这与影片所呈现的家庭氛围不符。因为我认为他母亲的形象和成长环境不会让他成为一个如此刻板、如此负面的人物。

其次,我也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何主人公必须是男性,为何必须是外孙?我在思考这个设定是否有些取巧,因为他既是外孙,又是姥姥女儿的儿子,似乎与父亲那边的关系有些疏远,但最终他却得到了那笔钱。是因为他是孙子吗?还是因为其他原因?我认为主人公的性格有些单一,我想在以后撰写或思考故事时,可以考虑将其替换为外孙女,她的境遇是否会有所不同,或者替换为父亲那边的孙子或女儿、弟弟,故事又会如何发展。我认为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大概就是这样。


陈文远老师

我比较想要回答你的问题,因为我认为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在观影时,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何是异性之间的搭配?包括你提到的阿梅与他的祖父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异性的搭配。因为这个故事所讲述的沟通困境不仅出现在年龄差异上,更体现在性别的差异上。安要理解的不仅是老人,还要理解女性命运。

阿梅的成长故事,一定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要讲述的是男主角安的个人成长,安的个人成长的主题是从有条件之爱到无条件之爱的蜕变。

故事如何实践无条件的爱的表达?墓地情节。之前周同学也有提到姥姥给他留下了100万,但这个爱的回合尚未结束,孙子拿到姥姥的100万,再去为姥姥买下一座姥姥奢望已久的豪华墓地,然后说一句“你在我心中排第一哦”,这才是真正的回合。物质的欲望被战胜了,破除了,然后加一句情感的表白,可以说逻辑上无懈可击。没有这些细节的铺排,成长是无效的,主题表达也出不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主人公的成长是非常完整的,至于这种精准表达到底好不好,见仁见智。你可以觉得很好,也可以觉得匠气。都行。



贾雪瑞 24电影剧作研

听下来几位男同学女同学包括咱们女性老师的观点,我切实感觉到这同一部片子男性观众和女性观众他们截然不同的感受。一个非常明确的词“母职天罚”。有一部电影《暗处的女儿》,她讲的其实就是一个女性,她怎么样去逃离作为母亲的这种沉重的责任和琐碎。像第一位同学她提到说她不太懂为什么一个现实主义的题材没有夹带私货,而我恰恰持相反观点,我认为这部电影夹带太多私货。

这也就回到这位男同学的问题,为什么这个主人公他是一个男生,如果她是一个女孩,其实整个故事都不会成立的,她不会得到财产,甚至没有资格被纳入继承权的考量,而且大概率是会继承苦难。而在观众的反应里,或者被闲置和忽视,(就像大伯家的女儿)或者因为“变异”(不由衷敬爱长辈)的行为而被骂到体无完肤。

我是一个女孩子,我有一个比我小13岁的弟弟,我的爸爸妈妈,他们在竭力地告诉我说,你的弟弟他是会成为你人生的助力,他可以防止你被吃绝户,可以成为未来某一天比如要不要拔氧气管,或者在危难时刻的一个同谋。(换句话说,我的父母保护我的方式是给我一个同胞兄弟。并且吊诡之处是我竟然也认为这是有效的,毕竟这种困境已经横亘东亚地区太久了,林黛玉就是个被吃绝户的经典案例)所以我身为女性,我非常的共情,外孙的妈妈,也就是外婆的女儿。就是这个角色非常重要非常关键,也就是那句振聋发聩的台词,为什么儿子在继承财产,而女儿她在继承癌症,是因为癌症它是没有对宣之于口的爱以及被忽视的失权、长期的憋闷委屈、对冷落的一种变态反应。疾病往往是伤痛的外化。

她分担了自己母亲(姥姥)的命运,在进行某种女性同胞的集体人生轨迹轮回。或者说是女儿在同情母亲,为母亲分散这份传统的这种父权结构下的这种责任和义务的压力。所以她必须得病离世,这里是一定有作者的私货夹带、刻意设计的表达的。

我恰恰认为这个片子它尽管很克制,很平静,很是枝裕和,但事实上它的批判意识是非常尖锐的。

我作为一个女性观众我是非常能够共情,我也哭,但我更多地哭的是我看到的我的母亲我的奶奶我的外婆她们共同分担的生存压力。我身边的所有女性长辈,她们往往都比男性长辈更加坚韧,更加作为所有家庭成员生命重量的承担者存在的。我反而没有几位男同学那种温情脉脉的体验,虽然我能识别到男主角最后在撒花是在和姥姥进行一种类似于玩耍召回一样的互动,是在表达一种爱,但是事实上它的温情只是一个表层,它恰恰揭示了这个世界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爱丁堡—撒个花就是爱从自私到无私的质变了,人物弧光就出现了,撒个花给姥姥买了墓地(迟到的补偿)就能被观众原谅了。

我们女性(姥姥)都在无意识地和女性(男主角妈妈)作对,即使是她很爱自己的女儿,一直渴望女儿的陪伴,但是能够留给她的也仅仅只是一颗肿瘤而已。这仿佛是一种结构性的惯性。

综上再次回答前面这位男同学的问题为什么这个主角不能是女孩子,因为我就是女孩子,在女性的语境下,势必无法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一定是一个配角或者被牺牲掉、无视掉的。

除非觉醒自我意识去有意识地脱困,不然就是下一个“妈妈”这样的角色,不止缺爱,更是失权。同时还要去为自己的丈夫或者失职的、消失的、缺席的父亲、兄长这些角色,去为他们承担责任(他们本应而未能履职的),付出代价(本不应属于却被迫扛起)。例如大儿子只出钱不出力,二儿子不出钱不出力,还要给家庭产生负面拖拽。很多事情没办法说,在场也有很多男孩子,但我在说什么大概率是只有女孩子才懂的“乡愁”。


张晓萌24剧作本科2班 

我是24本科剧作二班的张晓萌,我非常认可师姐的回答,其实我一直想回答的是这个电影,虽然武香彤同学说他表达很温和,但我觉得他的实际上的表达特别的尖锐。如果你们有经历家里遗产分配之类的情景的话,你会感觉到它是一个很有拷问级别的电影,你看的时候会忍不住冒冷汗。

我当时看电影的时候,是在我离开家乡的前一天,就是即将要飞到北京,然后我们电影院只有晚上场次了。因为我在电影院的山顶一直在痛哭,然后我回去的时候跟我朋友说我好讨厌北京电影学院啊,我马上快要离开了却在这里为了这个电影在这里哭得特别厉害。然后我朋友就说你是特别想你的奶奶吗?我不是跟着爸爸妈妈长大的,我的姑姑更“像”我的妈妈,因为我是在姑姑家长大的。所以我的奶奶其实更像我的姥姥。

然后我就回答说这种感情太复杂了,不仅仅是思念,太深沉。

回去的路上我姑姑也问我为什么就是眼红得那么厉害,是感冒还是怎么了。我跟她说了电影的内容,她说你就放心吧,你奶奶没有遗产留给我们争来争去。然后以及跟周围人的讨论,这其实更像一个社会学小调查。当你跟你没有看过电影的朋友去说剧情的时候,你会问他你觉得遗产他会给谁。然后我的感觉是我周围的女性朋友大多都会猜中,会说会给一个不成器的赌鬼二儿子,而我的男性同学朋友啊,他们反而会觉得要不是出色的大儿子,要不是孝顺的女儿。我觉得就在这一点上电影的表达是特别好的。


武香彤 24剧作本科1班

我们先回看刚才师兄的问题。刚才师兄在阐述的时候提到了很多关于电影里“外孙”这个角色的合理性的问题——一个那么勤俭持家、有孝心的母亲是怎样养出这样的儿子的。这里我的个人观点是,我觉得电影有时候需要有一些象征的表达,就像我最开始提出的矛盾,即中式家庭里温存和偏见的矛盾,这里的偏见就指向刚刚提到的重男轻女问题。

姥姥在他们家受偏见,她努力付出却没有得到任何财产,电影里有一段姥姥找她哥哥要钱的情节交代了这件事。同样,到了母亲那一辈,姥姥最终也把房产留给了二儿子而非女儿。因而往下推演,外孙的角色也继承了这样一个矛盾。我觉得这更多是一种象征的表达。

同时针对刚刚的探讨,我想表达一下我的赞美。的确,我自己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跟着它所谓的主线走,我会觉得姥姥和外孙之间的亲情真的好动人,好吸引我。但是同时我也会有疑问,就是这个电影好像深挖下去可以看到不少的矛盾,这么多主旨、立意,它们统在一个电影里难道不会变得很杂乱吗?

但是听到刚刚师姐还有张晓萌同学的发言后,我突然觉得好像正是因为作者把主线放在了最能引起我们共鸣的亲情上,把那些真正想要去批判的东西隐藏在它的暗线里面,才使这部电影让我们这么回味无穷。如果强行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我觉得这是很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


张希佳 24剧作本科2班 

针对刚才提到的电影到底尖不尖锐的问题,我在想,假如一部电影只是单纯地展现出一个女性的处境,它就是尖锐的吗?就像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在剧中最能被共情的女性角色,母亲,甚至是一个配角。那是不是我们最尖锐的一种女性影像,应该是一部纪录片?甚至是一段监控视频?我认为电影的导演应该有一段他自己的,对于这种处境的看法的表达。而这是我在这部电影里面没有看到的。

还有刚才提到,为什么一定是一个男性来成为外孙这个角色,其实我觉得,这是这部电影最失败的地方,因为我也觉得儿子这个角色是立不住的。我很疑惑为什么他一开始是完全冲着钱去照顾姥姥,最后又转变为完全是因为爱去照顾姥姥的。后来我想,其实这种处理反而是非常不女性主义的。外孙的角色实际上是一种男性的自我安慰。最开始他和舅舅们一起照顾姥姥时,他们都想要钱,是一种竞争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雄竞”。但是到最后当外孙质问他的表姐,“你真的梦到过姥爷吗?”这就是他背叛自己的阵营的时刻,这样他才能真正完成自己的一种道德上的自我的宽慰,否则他无法接受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一个(为了钱去违反传统孝道)的男性。

我想到一个词儿,就是网文上很常见的一种“未爱先婚”,你和老婆之间最开始是没有任何爱的,但是到最后你跟她建立了一种陪伴的关系,你提供她所“需要”的陪伴,然后最后你们俩有爱,这就是很男频的一个事情:虽然我现在不爱你,但是最后你一定会爱上我的。


张喆 24电影剧作研

我特别同意雪瑞同学刚才的发言,我想接着她说的,对片中继承这个话题做一个另外的表述。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片中的继承不只是遗产这样一个有形的东西,也是“淋过雨”的姥姥给她女儿打伞的方式,其呈现的是一种真正遗传的癌症,母职的遗传。姥姥爱她女儿的方式,是去爱她的孩子。对于女性而言,很大程度上,与其说“只要孩子好,她就好”不如说“对孩子好就是对她好”。

对母亲而言,自我跟孩子可能是一个非常难以分割的东西。我猜测片中男主的母亲,她可能在知道了她母亲留给男主一笔钱后,会觉得非常的安慰,觉得母亲并不是什么都没留给她。这是令人无奈的地方。我记得我在豆瓣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说“姥姥自己是淋过雨的,但却没有为女儿打伞”。姥姥自己作为女儿,从父母那儿也是没有继承到任何遗产,祭祀父母只有自己去,找哥哥要钱也被赶出去,丈夫靠不住,独自抚养子女管理家务,自始至终爱着所有孩子。

然而唯有对女儿的爱是越过女儿直接爱到了其孩子身上。某种程度上来看,遗传的癌症可能是一种母职的遗传,女性的自我跟孩子这样一种课题,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沉重的。我想分享和补充的就是这一点。


杨佳静  24电视剧剧作研

我觉得大家讨论的问题特别好,但同时我有一个非常大的疑惑点,我特别想知道电影开头他们扫墓到底扫的是谁的墓?这个问题一直困惑到我看完电影之后,刚刚有人说是姥姥去祭拜自己的父母,但是印象中电影提到了姥姥父母的墓是又破又小的。而电影开头是一个很豪华的墓,姥姥他们祭拜着就说真正的主人来了,一户特别有钱的人家来扫墓。我就去豆瓣上搜,这到底是扫的谁的墓?网友就说是扫了一个陌生人的墓,为了引出姥姥她是想要这种豪华墓地去葬自己的,所以表达了她对100万墓地的执着。但我就会觉得很奇怪,这个行为就很不合理,为什么全家老小会陪着姥姥去扫一个陌生人的墓,扫的到底是谁的墓?不知道在场有没有人能解答一下我的困惑。


汪晓老师

我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实际上,在我观看时,我自身也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状态。然而,他所提及的一个观点引发我的思考。姥姥表达了她对于墓地的期望,她希望拥有一个美观的墓地,这样她的子孙后代能够更频繁地前来探望。显然,她心中有着对后代的期望。我认为,对于姥姥而言,墓地的价值可能并非至关重要,但从妻子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她持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每个人都还年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可能会渴望被记住,被怀念。而最直接的怀念者,无疑是他们的家人和亲人。

因此,姥姥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出于私心,她希望通过一个豪华的墓地来维系家人的情感。我认为,一个人在晚年时,可能会更加关注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希望这种意义能够得到传承。这是我对此问题的理解,希望这能够解答你的疑问。


杨佳静  24电视剧剧作研

我能够理解,其实最开始姥姥讲得也很明确,就是说这个墓多豪华,我死了之后能有这么好的墓就好了,他们家人也都懂,然后观众也懂,但是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在开场的电影设置是一家人去扫一个陌生人的墓。这就是一个剧作它匠气所在,这么设置是有一个戏剧目的,但从现实上考虑,放在开头情景设置上会让我觉得别扭。

第二个问题是刚刚有同学说电影里的性别议题,说如果外孙换成外孙女这个电影能不能成立,我个人觉得换成外孙女那就是另一种问题,不是原本的电影逻辑了。

虽然姥姥从小到大给外孙存钱,存到最后面,外孙都不记得小时候相处的那些温情时光了,但是姥姥离世的时候,还是能感受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但如果是生的外孙女,我的观点是大概率是不能得到什么东西的。

还有关于大家说的外孙这个人物设置到底合不合理,或者说他的转变是不是太突然了。前期他像个恶劣的反派,后期突然就幡然醒悟了,我觉得我是可以理解这种转变的。可能很多人小时候跟老一辈有过一个温情的时光,但太小了,只有三四岁,可能都不记得发生了什么。后面都是不断被长辈回忆,说你小时候怎么样叭叭叭,但是你脑袋里空空如也,而且就是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跟长辈会有温情时光,但确实隔代相处是会痛苦的,所以导致外孙可能后面十多年青春期就与姥姥渐行渐远了。后面确实为了利益再次靠近,不过这个靠拢他是一步一步来的,最开始外孙也很嫌弃像现在的姥姥,认为你得按照我的节奏来,后面慢慢转变为感受不到姥姥身上的老人味了。那一刻开始,他可能就一点点地回想起当时的那些温情时光,所以我是觉得这个人物转变还是挺合理的。


赵泽瑜 24剧作本科2班

大家把话题引到了跟女性相关的上面,我其实很好奇大家对阿梅这个人物的看法是什么?其实我觉得看完这电影之后,回想起这个电影里活得最爽的一个人,我觉得应该可能是阿梅。我在想为什么她会这么爽,其实我觉得他的生活给到了我们一个我们女性应该怎么去拯救自己的一个答案,我觉得很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可能我们再看她这个人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确实她是一个能够达到他自己想要的目的的人,她很明确他想要钱,而且他也能为此去做出牺牲,包括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说她开通了only fans。阿梅她其实是可能在很多意义上说,我们说是一个不守本分的女人,是一个很功利性的女人,或者说是一个很怎么样的女人。我们会把这些标签加在一个女人这个属性前面,我们觉得他太功利性了,我们觉得女人一定要无私的,我们一定要贡献,我们一定要去爱别人大于爱自己,因为我们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功能,但是阿梅她其实我觉得她更爱自己,而且她也懂得如何去达到爱自己的目的,所以我觉得其实把她放在电影里面给了我们一种答案或者是答案的之一,就是我们如何要去拯救自己

就包括母亲他为什么会觉得这么委屈,比如她去调她的班,然后带她的母亲去游泳,她所做的这一切。儿子在电影当中他儿子一直在问他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你也想要钱?我不知道这个母亲是真心的还是怎么样,但她的回答永远都是她是我的母亲,我就要这么做,所以她其实是她在无形当中就是承担下的所有的责任,她可能有她想要的,但她不愿意去说,所以她就得不到。我们要正视自己的这种需求,正视自己的这种渴望,并且去为之做出努力,但其实像阿梅和老爷他们两个都是互利的,并且他们的目的都达到了,所以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我觉得这可以给我们如何去生活作为一个启发。



赵佳彤  24剧作本科1班

首先第一个就是阿梅,我觉得这个角色设计是特别能够彰显出来本片讲述的女性主义的。当时我们在看的时候,她说她从事色情片,为什么要设置这个细节?她其实除了塑造角色形象,对剧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个色情在女性主义里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它是对女性身体物化,对性的物化,对吧?

于是它就揭示了你的女性主义,然后到后面我们看到这个男同学,他说这是一部反女性主义的,他说他是男性自我安慰,在女性主义里面有一个这样的理论,他说男性一般会是承担的是我们费用货币这种,因为在职业上面,男性其实是比女性的优势非常大的,他承担这个费用,就是说像大儿子你做的那种作用,他给钱,然后像女性一般承担的是实物费用,就是照顾时间精力什么的,然后像这个外孙,他去照顾她,也就是说他现在已经转换了一个他的身份,他是可以说是不是完全转换,但是他承担了实物费用,所以说他这个是一个女性主义非常非常实在的一个证据。然后还像之前的几位学姐,她们说说母职的问题,在上野千鹤子的《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他说母性是女性为了激励克制自我需求,通过引发自我献身和牺牲精神,将孩子看作自己的幸福的一种机制,就是你看从姥姥,还有从母亲她的身上,姥姥从刚开始,我以为他是一个很有主体性的一个人,他会比如说他外孙出去买鱼不喜欢,所以说再出去买对吧?

我以为他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个,你看他到后面慢慢地失去主体性。她就是把100万就给他的孙子,他完全可以用这笔给自己买100万墓地,对吧?他这种自我奉献,就是父权对下面的一种压迫,剥削她。

像母亲也是,他为了他自己的母亲,他要去打夜工去照顾他或者什么的,全都是自我牺牲。

然后还像说关于钱的问题,我觉得特别的好,是什么造成这种压迫?是物质,就是女性在她的这种物质结构上面,然后各种各样的金钱分配,像他的遗产什么的,家庭当中分配,基层的各种利益分配绝对是男女性是绝对是不公平的。


程萱 24剧作本科1班

前面大家都谈了很多,我也很认可其中的一些观点。这部片我先谈谈自己去影院看的印象,就是前半部分很平淡,大家说的在平常生活中那种平淡的温情,然后以及内里的尖锐,它其实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正常的展示。这种很日常很平淡的故事,甚至一开头我就已经猜到结尾的故事,为什么他能有那么多处理很好的细节去打动那么多观众?为什么他挺卖票的,然后在豆瓣上好评也挺高的?

这点我想就前面几个同学的观点来谈一下,首先就是我们关于祭祀那个点,虽然这个点可能有点偏,但是我觉得大家抓住的就是影片可探究的点。它能被我们注意到,就说明它确实有它处理好的地方,在包括大的镜头神像和下面的街道,然后包括一些祭祀的仪式和人对他这种处理。这部电影会在情节上人物设定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是第一印象下来,我们对他的好评那么高,就是因为他更注重在情感的体验上面。我最近在思考这个方向,就是说像祭祀。最开始外孙的立场,就是他打游戏,这是一件跟我没关系的事。祭祀就是很繁琐,然后老一辈的那种旧传统就是很迂腐的东西。为什么要来干这种事情,他最开始的动机就只是被身边的人逼着来去参加这样子的活动,然后到后面姥姥说,她要变成鬼爬出来,然后外孙去引导另外一个孙女去做那种把花随便乱撒的事,试图让姥姥出来。

实际上就是因为他的动机不一样了,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在这种传统仪式与我们人的对立之上,而应该在他情感体验发生了变化。他对这件事情从不关我事,到我通过仪式来寄托我对姥姥的情感,我想要得到的是那种我安慰到我自己姥姥,也许可能出来这种情感体验,给自己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或者是说他留了一个很美好的开放式的这种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去想,也许真的有可能就是往美好的方向去引导这样子的结局。

然后关于刚才谈到的继承,我们常常说历史就是惊人的重复,然后包括刚刚老师说到的爱的回合,我觉得这一个电影很明显地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那种交流,包括我比较关注姥姥身上。因为我之前对社会学比较感兴趣,就是读那种空巢老人一种访谈论,然后它里面就有记录70多位老人对家庭的看法,一些体会。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分为几组重复。姥姥和她的爸妈,然后姥姥和他的子女以及姥姥和外孙和孙女。首先我一直很想提一个疑问,姥姥求神求佛,然后大半夜起来那个地方是我第一次落泪,她大半夜起来求神,好想活下去,后面她躺在床上喊爸爸妈妈,就说能不能快点带我走。我那地方真的感触很深很深,因为我奶奶她也是今年病重,然后我当时暑假回家握着她的手,但她眼睛都看不清楚,然后她就是一直在说好想儿子女儿回来,然后好想爸爸妈妈。

然后当时我的理解就是姥姥可能对她的父母有很深的感情,所以体现了某种孝,这种道义的存在。

但是在后面他们一起去姥姥哥哥家,然后和哥哥对话发生之后,哥哥说到当初那些钱姥姥又没要,然后姥姥就控诉这种对待。我们能否理解为就是姥姥和她的原生家庭也有矛盾,这是其中的一位女性的形象,然后当她后面去祈求爸爸妈妈快点带我来走。一方面是因为苦痛才特别想脱离这个事情,就是我们学高中课文就是有疾痛惨怛则呼父母这些,另一点我后面一直在想,姥姥当时已经喊出爸爸妈妈是不是她下意识里已经对这种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现象一种屈服。她已经不在乎爸爸妈妈把钱留给哥哥没有留给自己,而我做了那么多,我还是希望爸爸妈妈带我走,就是说我最终还是回归了原生家庭。

然后这样子历史的重复就体现在姥姥和自己的女儿,还是给了二儿子,因为自己大儿子有自理能力,然后大家说了女儿继承了癌症,只有二儿子,他现在付不起钱,她要帮他。像阿安说的,那以后就没有人再帮你付这个债了。现在又一个回合,又一个重演,跟当初选择把这个钱留给哥哥一样,姥姥在明知这样子的情况下,还是留给了自己的儿子,跟前面同学说到了父母的那种爱对孩子好,实际上就是对他好一样,她觉得自己可以了结自己的心愿,因为自己几个孩子现在看来都挺好。

然后这样子的话就又返回到我说到第一点大环境,就是我们骆驼祥子里面也说,我们三起三落不一定是个人原因和外界原因,更多就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像当时那样,就是我们常常说这部电影是东亚家庭的缩影,就是说整一个这样子的大环境确实是有这样子的现象,而我们感受到它的尖锐能够刺痛我们,恰恰是因为现实生活中这些矛盾他常被提起,但是他从来没有被真正的重视过,也没有办法能够突如其来地被改变,这是一个我觉得是导演在处理的过程中传达给观众的。

然后姥姥和外孙,我觉得大家在前面提到为什么男主人公就是外孙的时候,我也特别想说一点,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里面就是大儿子的女儿可以说是她的孙女,应该说是血缘关系更亲近的,但是作为女性的一个角色,她在整个过程中也有跟奶奶就是跟姥姥说出来以后要当大医生,要治好姥姥的病,然后要画画,就是画里一家人有姥姥,她是真正的就是看中姥姥,然后给姥姥情感上的回馈的,但是最后财产有100万是给了外孙,我可以理解为这也是一种历史的下一个重演,通过孙女没有被重视的角色去反映整体的大矛盾。同样我们可以观察到阿梅,不同于姥姥在死前的控诉,妈妈在玩笑下的埋怨,阿梅明显有自己的意志自己的道路,她孝但不局限于孝,她通过孝来找到自己未来生存的机遇。

最后我想补充一下同学们谈到的男性的自我慰藉和男主转变是否突兀这个问题。其实影片中导演已经留下了答案。像起初外孙到酒店找阿梅,他会问我们这样做对不对。后面很多处镜头明显也能向我们流露男主的纠结与反思。这是不是道德拷问下男主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自欺欺人,我们不得而知。很多他以为的好,实际上打乱了姥姥的生活节奏,但他起初却认为我已经做好了,我心里还有良知我才这么尽心尽力,这实际就是一直心理安慰,去掩盖我是为了钱的事实。

我想表达的暂时只有这么多,希望大家能继续补充。



汪晓老师

在上半场的讨论中,我们大致梳理了几条主要的讨论线索,以便我们在接下来的讨论中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方向。首先,我们探讨了姥姥与外孙之间的关系。天明作为姥姥的外孙,引发了一些同学对于外孙道德内驱力的质疑:外孙是否真的能够实现道德上的转变?他最初是为了金钱,但最终是否能够转变为对姥姥的真诚关爱?这一转变是否合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第二条线索涉及到影片中的批判性。有同学指出,影片中可能包含了尖锐的批判性元素,这些元素是否与影片中的温情情节和细节能够和谐共存?这是一些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还需要探讨影片究竟是以温情为主,还是以对东亚文化或东亚家庭结构的批判为主。

第三条线索则是从东亚家庭伦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影片是否触及了性别议题。影片中是否有对父权社会或男权社会的批判?这种批判性是否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一部分?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有了三条主要的讨论线索。接下来,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围绕这三条线索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提出除了这三条线索之外的其他见解和角度。


刘梓欣老师

在聆听了各位的精彩发言后,我感到十分惊喜。大家对于电影的见解和感知力展现了极高的水平。

汪晓老师刚才提出了关于东亚文化的问题,我想从社会学的角度,结合我个人的一些认识,来简单探讨一下。泰国,一个文化包容而又多元的国家,既有虔诚的信仰,也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泰国社会的复杂性体现在它的多面性,从繁华的都市到阴暗的角落,从合法的大麻到性开放的态度,这些都构成了泰国独特的社会风貌。

国电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那些清新的校园故事,还有那些深刻探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泰国的广告业同样擅长这种现实与温情的结合,它们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包裹着一层温情的外衣,探讨着东亚家庭或中式家庭可能面临的问题。

关于女性主义等角度,我在此不再赘述。我想提出的是,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定义了亲子关系。影片中的“全职外孙”概念,实际上是通过外孙照顾姥姥的故事,探讨了中国人或东亚人在财产继承这一敏感话题上的难以启齿。这部电影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家庭问题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年轻人面临着赚钱的困难,出现了许多“全职子女”的现象。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家庭关系的结构,以及这种新身份可能带来的家庭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是否能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父母、祖父母,甚至是他们未曾分享的秘密?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虽然在某些方面显得有些匠气,但整体上是真诚和大胆的。它直面了许多家庭问题,值得我们从东亚文化或中泰文化的视角,再次进行深入地探讨。


陈彤  24剧作本科1班

我在不久前的一个晚上观看了这部电影。我会觉得《姥姥的外孙》的前半部分拍得既抒情又放松,因为电影里有大量的弦乐,包括泰语可能也是一种咬起来很“贴肤”的语言。电影院里有很多观众在哭,我也跟着哭。但是突然后面的一个情节让我汗毛直竖,男主人公的妈妈在知道自己得不到那个房子之后,让他弟弟快点拿去过户。这时候她躺在沙发上很疲惫地说,虽然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但是她毕竟是我的妈妈。它让我想到了我的奶奶。

我的姥姥很早就过世了,所以我们一家一直是跟我奶奶一起生活的。我奶奶当然很爱我妈妈,但是在二〇二二年我弟弟降生之后,我奶奶经常会因为这个抚养孩子的琐事而去责备我妈妈。后者其实也是一个很“硬”的人,但是她在遇到我奶奶这些指责的时候,她从来不会纠结或者反驳。一位很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伍尔芙曾经说过,女人如果要写小说,那么她需要有钱,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我觉得像我妈妈这样的一个社会角色,她确实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她也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但是她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她依旧是被规训于这种所谓的天职。包括刚才学姐说的老一辈的爱直接给到他们的孙子身上,我会想到这是一件非常令我疑惑的事情。一方面电影的质感和叙事节奏像织毛衣一样,草蛇灰线,这里一记钩针,那里一记挑线,但同时它又提出了非常多我们可以认为是尖锐的社会问题。所以我想提出的是一个关于创作上的问题,即我们如何在写实的同时去提出问题,或者说我们如何在合理地克制自己表达欲的同时,又在恰当的表达?谢谢。


张引丰老师

各位之前的发言都特别好,特别有启发,是我的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相信在座各位大部分的人,相较于在座老师,都处在相当年轻的年纪,我在各位这个年纪,说实话,在暑期档那么多的观影选择中,大概率不会把这部影片作为观影的首选。

我记得我刚进系里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黄丹老师给上课的时候,说他年轻的时候沉迷那种庖厨之乐,特别能干,年轻的时候对于杀鸡宰鱼能下得去手,但他到现在这个年纪,突然觉得他做不到了、下不去杀手了。我当时年轻,心想这就是人上了年纪、阳气不够,提不动刀了而已,深感不以为然,但是生活教育我们的回路都很漫长,从那时到现在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从年轻到了现在不那么年轻,阅历流逝、阅历增长,其间也经历过自己家人的离世,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竟然有了前面说的那种类似黄老师的相似的感受,甚至有时听闻到一些与己无关的事,都会泛起生理性的、哀伤的感觉,比如前不久的一个新闻,虽然不知真假,一个甘肃的女孩,把自己关在一个屋子里20多天然后就饿死了,对吧?

从这个角度而言,年轻的我不会主动去选择这部电影,要不是有今天这样的一个讨论,现在的我其实也不会主动观看这部电影,因为结合影片的前期各种所谓“感人”、“催泪”的宣传,会抗拒被某种浓烈的煽情技巧干预自己的情绪。但像刚才很多人说的,这部影片其实是一个蛮克制的电影,但我觉得有意思之处,恰恰在于克制和克制还不一样。很多影片都以“克制”作为标榜,但这些所谓的“克制”不过就是一种貌似低调、实则加倍标榜自我的做作手法。为了不煽情,实际上反而落入了另一重极端。

这部影片的克制没有矫揉造作的感觉。我查了豆瓣,导演相当年轻,自编自导。看完电影,在我脑子里浮现的声音是:这是一个过日子的人才能拍出来的一个电影,而不是依靠单纯的技术性的煽情。刚才很多人也提到了,影片开始姥姥拜的是别家的、有钱人的墓地,这样看似闲散的一笔,其实从一开始就点出了隐含的、关键的核心命题:阶级的局限性,虽然我知道现在但凡提到阶层阶级话题,很容易引发争论。但作为艺术创作,要知道任何作者都无往不在自身所处的局限性里,其中就包括自己所在阶层的局限性。电影里的姥姥认为自己在亲情上的烦恼是可以通过财富得到解决的,不仅是她,故事中的所有人其实都是这么认为,因为这种认知就是他们所身处的现实,就是他们所呼吸的空气,这就是他们每一个人身处其中、一叶障目而不自知的局限性。而编导并没有凌驾于他们之上,自始至终都与他们保持同位,并没有构设任何批判的笔触,最典型的就属其中那个表妹的角色:靓丽可爱、知世故却不乏人性的一面,她几乎凝结了编导对于日常人性的复杂性的思考和表达。对于任何一个家庭而言,钱都是难以回避、必须予以正视的一个议题。它是世俗亲缘关系中回避不开的东西。我之所以说编导是一个过日子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回避、也没有傲慢的俯视创作中对于金钱的探讨,这在当下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刘珂珂老师

我去的电影院没有字幕,还是中文配音,我想退钱他还不让我走,关键是他还不给我开空调,给我很气,所以我带着这种心情去看片子,看看能不能找点乐趣出来。

汪哥说很多人从这个故事中找到了温情的内涵,其实我从这个片子中找到了很多喜剧性的东西。但是,我首先想说的是,我不太认可它塑造男性角色的方法。

第一,安安有两个舅舅,因为这个钱和房子和母亲产生矛盾,一个在考虑到底要不要接母亲去我那,然后另一个是赌博,去找母亲借钱,我就觉得这两个角色塑造得都太简单了,没有找到他们跟姥姥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身为儿子自身小家的困境。同时,大家虽然在电影院流泪,但大家没有人为安安在照顾姥姥这个过程中好孝顺,或者是安安转变让大家很感动而落泪,反而大家都是因为姥姥流泪,所以我就觉得安安这个角色也是失败的。我还在想怎么让这三个角色塑造的更成功。

如果我去给他们做人物小传,我觉得其实要把这些人物做得更丰富一点,其实就是在中国的家庭,其实中年人他们有很多的难处,我突然就想起来我的二大爷。我二大爷他特别不孝顺,大家一听,会讨厌这个角色,但是我二大爷也有他自己小家的难处。他的老婆是脑梗,他每天都需要照顾他老婆,然后他还有两个儿子要养,所以我爸很理解他,但是我爷爷理解不了,他就觉得我白养了一个儿子。但是你说我二大爷他不孝顺是有错吗?他真的是顾不了。但是他的兄弟是很理解他,我觉得这个故事里面应该有更多这样的一个角色,就是老一辈有老一辈的难,儿子有儿子的难,身为外孙肯定也有他的难,身为女儿有女儿的难,但这部电影中导演编剧并没有给大家讲出来,我感觉会有点误导大家,误以为因为钱才是儿子女儿或者孙子辈照顾老人的出发点,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其次,我为什么认为这个故事是偏喜剧的呢。首先这个故事创意的核心并不是梗概里面给我介绍的安安怎么暴富,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让两个不亲的人就是在一块怎么变得亲,由此制造出一些这种喜剧笑料。在中国的家庭里面,老一辈通常把孙子孙女看得比外孙子外孙女要重很多,所以周照桓刚才问为什么说是外孙,其实我也在想导演是不是就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因为外孙跟姥姥不够亲,所以让两个偏陌生的亲戚在一块,让不可能的东西就是变为可能,由此变成喜剧,这是一个要素。第二个要素就是《姥姥的外孙》里有讽刺社会现实的内容,也会让这个故事朝现实主义喜剧方向去发展。我当时也想到了伍迪艾伦的两部电影,一个叫《业余小偷》,一个叫《开罗紫玫瑰》,《姥姥的外孙》跟这两部片子的核心创意上很像,拿《开罗紫玫瑰》举个例子,它其实讲一个女性在经济大萧条遭遇很多困境,她和一个从电影里边出来的一个男人谈上了恋爱。仔细分析,第一,它也是有夸大日常生活的部分,让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成为喜剧的第一个要素。第二,讽刺了当时社会现实,成为喜剧的第二个要素。

然后我觉得在主题表现上还是有些模糊的。这个故事重点还是围绕姥姥讲她的故事,我总觉得是不是该改名叫《外孙的姥姥》。如果它叫《姥姥的外孙》,我觉得故事的主题更应当偏向:外孙和姥姥是隔代的人,他在照顾姥姥的过程中,找到照顾老人的意义。因为我查了一下法律,其实外孙子女对祖父母是有赡养义务的,所以我更期待看到外孙在照顾姥姥的过程中寻找到人生的意义。

同时,我会把它定义为商业类的喜剧剧情片。我想给大家分析一下故事,开篇第一场戏,老太太催二儿子还钱,二儿子借钱太多,两个人用幽默调侃的方式进行。第二场戏是老太太摔倒了,大家想怎么逃走。第三场戏是安安忽悠母亲去做游戏直播。然后第四场戏是表妹的姥爷,让孙子帮他修电视,然后他调侃姥爷看模特秀,然后孙子还问姥爷最喜欢谁,然后孙子姥爷指着上面电视的模特。我继续往后分析发现大量的片段后发现,第一,他每一场戏会有一个小的现实社会议题在里面,比如老人病了,大家都想着怎么跑。第二,它一直在用大量的对话,喜剧性的技巧去把严肃的东西变得更日常化,所以大家看起来就是不会那么枯燥,包括后来买炸鱼的片段,还有给姥姥擦身子的片段等等,喜剧性特别足。所以,这是我看这部电影的感受,我感觉跟大家看的还挺不太一样的,可能跟我一开始进场的时候,第一没空调,第二它还给我放了一个没有字幕的,然后中文版的配音,关键是他一说潮州话,然后上面就有字幕这些事情有关吧。

武香彤 本科24剧作 1班

刚刚老师提到一个人物塑造的问题,我在最开始想象那些作家是怎么写作的时候,一直以为人物的塑造是作家先把这个人物从出生开始经历的事情都构思一遍,大概构思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等之后,再把它编到故事里。

后来我发现受限于篇幅,尤其是像电影这种不可能一下编五六个小时的表达工具,把每一个角色都给写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于是我就渐渐开始接受一种类符号的表达。但同样,我也跟老师一样,在我看到一部作品的人物塑造得不太完全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一定不是“哇,ta用了象征的表达!”,而是“这不合理!”。所以我很好奇,在创作的时候该怎么去处理这种人物上的详略关系?


刘珂珂老师

在写作上,故事一定要有主线,围绕主线去塑造主要人物,一开始不要去想我该怎么去写配角,把主线故事做好是最重要的。拿电视剧举例,电视剧人物多,故事线长且繁琐,命运起伏变化大,但在具体写作中要抓住主角的主要感情线、任务线去写,主角的命运起伏也一定是最大的。然后,再选一些真正打动你的配角人物作一些副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篇幅不要有主角长。我很想给大家举一个台剧的例子,就是台湾的电视剧这几年非常牛,一个配角,片中只用了3分钟去塑造,看完之后,反而让我觉得比主角都好看,后来我发现很多角色是从散文小说里来的,后来给改到这个电视剧里面的,并且这个角色源于作者亲身接触然后采访创作出的人物,它真正的打动了编剧。所以同时还要选一些真正打动你的配角人物。


冯梦瑶老师

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详细拆解电影的各个元素,包括结构、风格、类型,以及情节和人物。这些都是剧作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刚才有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人物和情节,哪个更重要?我们回想一下,其实看电影是非常情绪性、瞬时性的体验,与小说或诗歌不同,我们通常不会在短时间里反复观看。那些能提供强烈情绪价值的电影,观众在电影院中经历了哭笑之后,如果感受到了丰富的情绪体验,他们倾向于给予电影高评价,说这个电影拍得好,其实难免有情绪的裹挟。就像我们刚才的讨论,大家都是从各自印象深刻的情节入手,这些情节往往打动了我们。虽然我是一个强调人物塑造的老师,但我不能否认,电影中能有几个情节非常打动观众,令人印象深刻,这部电影就成功了。

但话说回来,情节非常重要,那些特别妙的情节,像神来之笔的情节并非依靠创作者瞎编,而是基于对人物的深刻理解。“情节”像是水面上的小船,而“人物”则是承载这些船只前行的大海。如果情节既巧妙又真实,那一定是因为创作者对角色有了深入地理解。

我也在想这部电影的创作模式,创作者应该并不是想做一个现实主义题材。尽管同学们深入讨论了它是否具有犀利的表达或女性主义的控诉,但它能在市场上获得如此好的票房和口碑,是因为它基于类型创作。我推测,创作者最初还是想制作一部喜剧,一部家庭题材的喜剧。它实际上是以喜剧性和商业性吸引了大多数观众,同时在其中融入了更加深刻的社会文化问题的表达。当然,这部电影让我深刻感受到,它的成功更在于真情实感。往往那些可能在标准意义上有漏洞或者有匠气的电影,还是能够打动很多观众,恰恰就赢在创作者非常真诚,要记得真诚是我们表达中最有力的武器。

因为今天是跟新生们坐下来第一次聊天对谈,我想跟大家聊聊如何学习创作的方法。首先,电影创作离不开类型,这是一种基本功,只有掌握了类型叙事,再去类型混搭或者反类型,才是更有效的创作。第二,写作的能力不是知识,不是可以通过量化的学习就可以习得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就像这部电影的故事我们在座可能都写不出来,我们不处在那样的生活处境中,但同样你们能写好的故事也独独属于你。在创作中,大家都是独特的、独立的个体,所以,充分的开发自己,留给自己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很重要。


孙婉仪老师

之前跟剧作班同学说过,我是带着一包纸去的,然后揣着一兜纸走。以至于后面看豆瓣影片,我都怀疑有人在“阴阳”我:后排有个女的,从许愿彩票那一段开始,一直在哭。“好哭”是好多人对这个电影的标签。关于这部电影,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在照镜子。当你看完开头,就已经清楚这个故事的走向和结局了,但你依然被感动。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是用丰富的生活细节织就情节,还原真实。奶奶每周一次的家庭聚会总是“盛装”出席,大儿子送的那双挤脚的鞋她却视若珍宝。出生时就为外孙种下的那颗石榴树,以及奶奶下摆那颗被松开的“性感”扣子……这些细节让我怀疑导演一度是潜伏在我的生活中,作为一个山东人,除了姥姥不爱吃饺子这一点,我感到电影中的姥姥与我自己的姥姥并无二致,我被这些照镜子一般的细节深深刺痛和感动。

我哭完之后另外一个情绪,就是特别气。一个如此贴近中国家庭的故事,竟然是由泰国人拍摄的,而且拍得让人觉得惊喜。你很难在国产影片中找到一部如此的不油腻、真诚、不煽情、踏实讲故事的片子,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鲜肉演员演技在线。国产家庭伦理影片常常存在一个通病,它们在情节和情绪处理上似乎总是处于一种“双向情感障碍”的状态,我无意冒犯什么。它们要么过度美化,要么过于渲染苦难,很难找到一种贴近生活的平衡感。我特别喜欢是枝裕和的那句话:“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不在日常生活之外,而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里”。家庭题材其实很难写好,就像做饭一样,需要恰到好处的“火候”。你需要将亲情的复杂性和可能性融入平静的水面之下,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而生活的细节正是这种暗流的最佳载体。

此外,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破题方式非常巧妙。对“故事”的需求有一个原始前提,那就是个体融入“共同体”的心理建构。作者需要将群体的情感困境融入主人公的故事中,让主人公承载群体的情感重负,为观众提供情绪价值。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群体的情感需求是不同的。这部电影的出彩之处在于,它以男主角的视角穿透了三代人的情感困境。全职孙子的选择,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困境:在社会压力下,年轻人躺不平卷不赢,即使想要做一个普通人也不是件容易事。而奶奶和父母辈的设定则相对传统,反映了多子女家庭的典型形象,如妻管严的大哥、辛勤操持家务的二姐、不争气的小儿子。奶奶辈的生活则是为他人而活,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嫁人之前为父母兄弟姐妹,嫁人之后为老公子女,她的生活似乎总是围绕着家人,但家人仿佛从来未珍视过她。以及以此延伸触及到了女性议题,大家都讨论过,这里不再赘述。男主的视点如同一把手术刀一般,剖开了三代人的情感关系,剖析了三代人的情感困境,为观众提供了更多超越刻板印象的生活模式和家庭图景,更新了人们对当代青年和亲情关系的认知与想象。


孙婉欣  24本科剧作2班

我选择一个大家提及比较少的小女孩儿彩虹的角度。彩虹与姥姥是隔代关系,但即使是她这么小的年纪,都能够意识到要为她的奶奶做些什么事情,而她的父母做不到。我认为孙辈的这个觉醒在现实生活中有很深刻的意义,如果电影继续演下去,彩虹长大后也许将成为推动儿女辈觉醒的重要力量,也许会劝说她的父亲找到这种良知。我不是空口无凭,而我就是那个在生活中“担任”彩虹这个角色的女孩儿,让我的父亲能够承担一段时间“全职儿女”这样的身份,为奶奶尽最后一份孝。也就是说其实这样东亚家庭的厄运不一定会反复陷入循环,而是有希望能够在第三代那里出现转圜。第二代女性中受到的不公可以由她的后代来接受弥补,第二代男性中出现的不孝可以由他的后代去唤醒,也许那就是一个大家庭里生命的圆和。但是社会中又有多少人能够成功唤醒一个中年人的良知呢?我认为这也是“黑洞”所在。


李高云  24国际电影文化传播研

我主要想请教两个创作问题.第一个是在影片中当阿安去堂妹家时,导演通过阿安的视点去拍摄堂妹的身体。由此我想问当青年导演(观众在不了解导演创作风格的情况下)在一部以男性为主人公的电影中试图去批判男主的男凝问题时,如何在表现男主的男凝视角中精准地加入批判的观点,从而避免让观众误认为这些男凝视角是导演的主观投射?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将电影中遗产争夺问题(或者说家庭矛盾和性别矛盾问题)的线索设计得更为合理和深刻。我不喜欢影片最后给出这样一个美好的、众生悔悟的乌托邦结局。我认为大儿子和二儿子对母亲的愧疚、阿安的幡然醒悟、家庭成员的和睦关系或许难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因此影片以姥姥的去世和阿安怀念姥姥作为结局,实际上是利用亲情叙事将遗产争夺、性别问题等社会议题后置,所以我想的是如果是今村昌平来拍摄《姥姥的外孙》的外孙的话,他如何用手术刀来剖析这种家庭矛盾和性别矛盾问题。


梁爽 24电影剧本创作博

电影的真实性并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性,这是因为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对现实生活的选择、提炼、加工和创造,来传达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电影往往会为了增强戏剧效果,对情节进行夸张或戏剧化处理,使得故事更加紧凑、冲突更加明显,这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存在。电影结尾姥姥给“主线任务”失败的阿安留下一个“巨额”存折。然而在生活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多少家庭在主心骨老人去世后,就分散成了一个个小家、相忘于江湖,多少儿女为了遗产头破血流。这是创作者的慈悲,是电影对生活的理想化处理,给观众一些安慰。

因此,电影的真实是一种艺术化的真实,它服务于故事的讲述和情感的传达,而不一定是生活的原貌。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本质并不包含固定的道德立场。

电影可以是中立的,它可以展示不同的道德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而不必然对其进行评价或提出明确的道德指导。

在本片中可以说没有“完美的人”,创作者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充满了人性的弱点、道德的瑕疵。主角阿安的主线任务就是想通过照顾临终的姥姥获得遗产;姥姥就是贯彻了“重男轻女”的传统理念,遗产都留给了儿子;舅舅们互相指责虎视眈眈都惦念着母亲的老房子;阿梅将照顾老人视为“轻松又赚钱的工作”;还有那些只动动嘴皮子根本不陪伴老人们的亲戚们……电影创作者享有艺术自由,可以创作出反映各种人性、社会现象和道德困境的作品。这种自由意味着电影不一定会遵循特定的道德准则。

电影常常展示多元化的视角,创作者的“道德”是塑造出活色生香的人物,让观众可能会从电影中看到生活的真实、人性的复杂,甚至可以从同一部电影中得出不同的道德结论。

可以理解为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目的不在于直接传授道德教条,而是提供一种体验和思考的媒介,让观者在观影过程中自行探索和形成自己的道德理解。

 

王春晓  24电影剧作研

关于外孙道德转变的合理性是成立的。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孝顺并不是一个天然的事情,这么说可能有点不“道德”,但该片最大的亮点其实就是批判了所谓的“道德”。正如片中所呈现的那样,“亲情”的生发是由外孙与外婆以时间积累的相处得到的,而不是一个天然应当的事情,一个母亲不能天然的要求子女必须孝顺她,一个外婆或者奶奶也不天然的能要求子孙后代就要天然的孝顺自己,情感是需要时间和相处去达成的。至少在故事中,孝顺并不是一个不需要解释的人物关系。其次关于外孙的起点设定虽不能称之为完全的好,但更不能称之为完全的坏,他虽然沉迷游戏、想要钱,但当他会给母亲主动揉腿,会担心外婆给她装监控,在人物的初始阶段就不是纯功利的,而是掺杂真心的。这种相对保守的、不绝对的人物起点设置,也为最后外孙的转变提供了相当的合理性。

本片不仅呈现了东亚家庭的特殊关系,其实也是对东亚小孩的抚慰剂。从表达和主题上,本片承认并不谴责“我可以为了钱去陪伴我的姥姥”,而这也并不妨碍“我在这个过程中真的爱上我的姥姥”。【我爱你】和【我想要你的钱】这两件事并不冲突。正如本片的英文译名《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更是大方的说出了这一点。在东亚道德里,“想要钱”从来不是一个能够宣之于口的事,而这个片子大方的承认了这一点,且不站在道德高点上谴责这个行为,譬如阿梅她的确是为遗产照顾外公,但这不能抹杀她把外公照顾的很好的事实,在谈到没有对外公进行最后的抢救的时候,我们会理解“拔管”“不进行最后的抢救”这种也是一种对外公的爱。就像在《不够善良的我们》中简庆芬送走婆婆后来到医生家中,讲如何设计床铺更能照顾好瘫痪的病人,然后哭着对医生说“我每天都想掐死她,每天都在心里问几百遍她怎么还不去死”一样。这些人都可以有私心、私欲,与他们同样也有真心并不冲突,这样才算是活生生的人。

 

汪晓老师 

接近对谈尾声,我最后提出几个引导性问题。例如,在探讨电影时,我们曾集中讨论东亚文化的本质,那么这种文化内核是否构成了电影的主题?或者,这种内核是否等同于故事的内核本身?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曾深入探讨了东亚文化背景下家庭伦理的本质问题,这便是我所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其次,我想列举一些可供比较分析的影片,以便大家思考这些影片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有同学提到外孙的道德内驱力是否能够转变,我们是否可以比较其与《雨人》的异同?此外,温情与亲情和解的部分,是否与动画电影《Coco》的内核和叙事方法相似。还有同学提到对东亚文化家庭伦理的批判,我们是否可以将其与电影《狗十三》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包括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我们是否可以探讨其与前述作品的相似之处或差异?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相似主题的影片,比如《我们俩》、《爱·回家》,我们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最后,关于瑶瑶老师所提及的创作与表达之间的关系,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否需要精确传达?受众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创作者的意图,还是存在理解偏差?我们讨论的所有内容,作为电影评论者或影评人,如何将这些观点转化为我们的创作理念,并将这些理念应用于实际创作实践?这需要我们通过四年的学习、写作实践、自我否定与肯定,以及与老师和其他人的辩论,最终可能达成共识。今天的影视对谈仅是一个开端,我会定期进行此类讨论。因此,尽管大家意犹未尽,但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今天的影视对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学系公众号编辑部

总      编:张引丰

执行主编:朱瑞杰

图      片:王艺萱

裴若兮

排      版:吴可歆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信息沟通,新闻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