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待客之道”只屏蔽中国人?

文化   2024-12-13 12:55   日本  



翻开小红书,“日本旅游避雷帖”数量众多,标题耸人听闻,内容往往令人无语,比如,有游客抱怨日本便利店不让随便使用热水(甚至没在此消费),结果被店员提醒了一下,就直接发帖“避雷”;有人因为日本餐厅默认上冰水,竟“谴责”其服务不周;还有人抱怨路边垃圾箱少,拍下某条街道发帖抱怨“这也能叫干净?”然而,只要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不满大部分都是正常甚至合理的现象,在别的国家不算什么,但为什么在日本他们就理直气壮地感到“受到了怠慢”?这种心态,真的和日本的服务有关吗?


据日本政府观光局(JNTO)统计,截至今年10月,访日外国游客达到331.2万人,创下单月历史新高。今年1月至10月累计访客人数突破3000万,再创新纪录。然而,巨大的客流量也给日本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以及服务方式的不一致,成了最突出的难题。



在关西从事销售工作的B先生坦言,面对不会日语的外国游客时,他和同事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唯一懂中文和英语的同事A成为团队的“救命稻草”,但当A分身乏术时,他们只能依赖翻译软件,结果效率低下,难免让客人觉得“服务不到位”。化妆品店的员工C则表示,自己面对外国游客时会莫名紧张,担心无法满足对方的期待,最终导致服务质量下滑。


类似的困境让一些游客开始抱怨,“日本服务变差了”。但,是否忽略了一个事实:真正的问题或许在于,部分游客对服务的期待过高,甚至有“上帝式”幻想。


部分游客可能认为,“上帝式”服务就默认服务人员该随叫随到,买到的商品如果后期想退也应该按照顾客的要求来,否则就要“给差评”。表面是抱怨,实则是暴露了自己对服务理念本身的误解。在日本,服务并非“伺候”,而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例如,有游客在餐厅抱怨服务员没有及时上来加水,是“服务不周”,但是事实是,日本服务更强调尊重客人的独立空间,而非“殷勤式”的主动讨好。


还有更荒唐的。一些游客抱怨奈良公园的工作人员没有主动帮助他们和鹿互动,这显然有些强人所难。日本的服务更注重为游客创造可以自由体验的环境,而非手把手地安排好一切,这种“放手式”的服务却在自恃应该“被伺候”的人心中成了“懒散”与“冷漠”。



面对游客需求的多样化,日本服务业也着急想对策。不少企业雇佣了外国员工,大部分公司也尝试通过翻译软件来提升沟通效率,但语言的壁垒何以轻易打破?而且需要强调的是,日本的待客之道不仅仅是语言服务,更是一种融入文化的待客哲学。一位人才派遣公司的负责人曾提到:“外国员工能否快速适应,与他们母国的服务文化水平息息相关。有些国家的员工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掌握日式服务的精髓。”


语言可以学习,文化却难以一蹴而就。当一些游客抱怨日本服务并没有达到预期时,又是否反思过,自己的期待是否过于“理直气壮”了?


日本待客之道的核心,从不是让客人居高临下,而是通过真诚与细致为彼此创造舒适的互动。如果一味强调“上帝式服务”,不仅会错失对异国文化的理解,也会让服务的本质沦为单方面的妥协与迁就。


作为游客,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尊重换取理解,用真心回应真心。旅行,也不是为了寻找不满,而是为了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当我们用更加开放的态度去接纳文化差异时,我们会发现,待客之道的奥秘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既是服务者的用心,也是接纳者的谦逊与理解。


EN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