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自1981年12月1日第一例艾滋病例被确诊,艾滋病已造成全球超两千五百万人死亡。《中国青年生殖健康蓝皮书》显示,2010至2019年间,全国共报告15-24岁青少年艾滋病例141557例,男女比例为33.9:1,平均年龄19.9岁。艾滋病感染出现低龄化趋势,最小一例不足13岁。
另有数据显示,在上海、长沙、西安、南昌、南京、北京等大学聚集的城市,近年感染艾滋病的学生群体中,约60%存在网络社交平台交友行为。《自然》杂志认为,缺乏性知识、对预防艾滋病无知、高危性行为发生后无从处理、多个性伴侣以及“在网上约会陌生的潜在HIV感染者”,是导致大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上升的根本原因。
这并非某个国家的“特色”,而是艾滋病的“特点”——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交友、多伴侣和与社会人士发生高危性行为,这些是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样也是困惑日本社会的严峻问题。
性开放的日本却是一个艾滋病较为少见的安全国度,哪怕风俗业已经成为经济支柱之一,从198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截至2017年,日本累计感染艾滋病的人数为17,000人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0.01%。放眼全世界,也是占比极低。究其原因,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防艾举措。
1
性知识的普及
首先,日本对于性知识的普及是从娃娃抓起的。幼儿园小朋友已经知道男女的不同,中学阶段不仅开设生理知识和避孕知识的相关课程,还配备生活老师,引导加督导的教育模式,让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理智地了解性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性冲动。
文部科学省下设学校健康教育课,日本学校保健会开发了面向中学生使用的艾滋病教育教材《AIDS 正确理解艾滋病》通过生动形象的说明,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们介绍艾滋病发生的渠道、产生的危害和预防的措施等。
就在今年的6月18日,文部科学省初等中等教育局健康教育食育课内设的“艾滋病传染病委员会”第7次会议上,针对学校性教育方面的注意事项、流程要求、课程实践等方方面面都做了详细的指导,从上而下高度重视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性教育。
东京都教育厅也编辑了《了解艾滋病》宣传页,在2016年10月正式面向东京都内所有小学校的五六年级学生发行。用漫画式的介绍,告诉尚未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洁身自好的重要性。防艾不恐艾的坦荡,消除了学生们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心理,艾滋病是“疾病”不是“脏病”。
2
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
其次,因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行为,所以日本对于安全套的推广超出了商业范畴,也是安全套使用比例较高的国家,尤其是女性,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中国和韩国,在性关系上更显“洁身自好”。
3
健全的保健体系
此外,日本健全的保健体系,也是防止艾滋病的重要屏障。保健所数量的增多,对日本预防传染病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但凡是怀疑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的人群,都可以就近前往保健所咨询或者检测。血液的科学管理也从源头上降低了血液传播的风险。
从小到大、自上而下,日本政府对于国民防艾教育的高度重视,从意识形态层面有效切断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冲动;保健体系和医疗救助的惠民普及,也在关键时刻向感染症患者伸出援手,在物质层面做到了最后的保障。可以说,政策加措施的双层保护,让日本学生们坐上了防艾的诺亚方舟。(作者系涉日业务中国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