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aggression)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弗洛伊德一开始无法概念化施受虐的精神动力,经过一系列思考,他做了层层递归,即施虐(sadism)是性本能(sexual instinct),攻击性也是性本能。最后在《超越唯乐原则》中开始承认了单独的攻击性驱力,并且引入了生本能和死本能概念。
这种二元对立的语言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坑。
克莱因入了死本能的坑,并且在死本能里不断地挖宝——嫉妒啊、恨啊、施虐啊。她研究人性暗黑面的劲,有点弗洛伊德当初把性驱力摊在桌面上的劲爆感,让人不适,引发了论战。
温尼科特不太同意克莱因的观点,他认为儿童的这些暗黑的特征(嫉妒、恨、施虐)是和环境互动的结果,代表着成长。攻击性是儿童和环境交互的结果。如果环境足够好,攻击性就会整合进入人格,成为一种力量。
也就是说,温尼科特认为人性本善,恶是后天环境不够好的结果。好像也对哦,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一定一出生就发作砍人。自闭症孩子的攻击性是在环境未能满足其意愿而产生的,包括自恋暴怒,没惹他们的时候,他们大多自己玩自己,被他们PUA的,都是主动上钩的。
不过,温尼科特自己的经历表明,做个大善人要经历多少难。或许是他太善良了,才会有夺他命的心脏病、临终前收到的病人让他go die的信,以及马苏德·汗的乱来,这些阿是只见善、不见恶结下的果。
那,人性本恶还是本善?是荀子对,还是孟子对?抑或他们都对?下周继续读。
双十一特价,立减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