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读书会小结,只能写理论部分理解。
《aggression》
温尼科特在《aggression》提到原初攻击性源自于儿童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宝宝的攻击性,其实是妈妈内在世界(inner world)的幻想。也就是说,有一种攻击性,是妈妈觉得宝宝要摧毁她的乳房。其实是妈妈内在世界的幻想,并且将这种暴力幻想联系到了宝宝身上。
mother's inner world → baby's aggression
这种说法,对于妈妈来说,简直炸裂,被宝宝撕咬,还说是妈妈的幻想?你温尼科特怎么可以这样,你有宝宝么?你知道哺乳的感受么?
《Hate in the Countertransference》
然后,他在《反移情中的仇恨》中讨论了儿童体验到的自己的攻击性、破坏性的幻想、破坏冲动的抑制。
他认为首先是母亲觉得宝宝攻击她,宝宝随后内化了母亲的攻击性,并且在幻想中出现了破坏性,但是,这些幻想中的攻击性又被宝宝抑制了。
和前文一样,这种恨的一种可能性是——妈妈觉得宝宝有恨的行为,还有就是——哪怕有出现实际发生的破坏性,其实婴儿也是无意的(by chance)偶然之举。
就像自闭症不知道自己有破坏行为一样,(母亲观察到的)婴儿的攻击性是无意的(by chance),是偶然的意外之举。
那,宝宝有嫉妒么?
温尼科特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婴儿的还没有发展出嫉妒这种复杂的情绪。他认为婴儿最初的攻击性是食欲和爱的一部分。详见《食欲和情绪障碍 Appetite and Emotional Disorder》。
小结
1)温尼科特认为婴儿没有攻击性,2)大人看到的宝宝攻击性,其实是大人的投射;3)哪怕宝宝有恨和攻击,也是无意之举。
也就是说,母亲决定了婴儿的心理健康程度,原初攻击性源自母亲,是母亲和宝宝互动沟通的结果。
小编真是佩服温尼科特的这种视角,他就是这么理解他的小来访的。那,如果我们能够用这样的视角看待、对待自己的来访,来访一定蛮安心、放心,能够更自由的呈现自己的内心。
作者陈明,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师,工作微信mintschen
双十一特价了,立减300元,12号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