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教授:避免论文被拒,一定要针对性回复审稿意见!

文摘   2024-10-26 18:00   吉林  

编译/黄倩倩

校订/兰雅婷、孙宇凡


好不容易写了篇论文,好不容易选好了期刊要投,好不容易走到了的审稿流程,结果最后还是被拒。


为什么一投稿就被拒?

为什么对于评审意见,我都回应了但还是被拒了?


老实地讲,投稿到了这一步,大家都希望能赶快发出来。所以,只要有修改意见,大多我们都愿意改。但是,究竟要怎么「针对性回复」才能最有效、最让审稿人满意呢?


确实,我们投稿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收到审稿意见。但是,很多朋友只顾着埋头修改论文,并不会费心让审稿人看到你在哪里修改了、怎么修改,结果最后还是被拒!


所以,别再埋头改论文了!我们要站在审稿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究竟期待看到怎样的修改和回复!对于这一点,华盛顿大学教授William S. Noble基于自身经验为我们总结了十条针对性建议,教你如何精准、清晰地回复评审意见,帮助你提高论文成功发表的概率!

页底有十条针对性建议的思维导图


*图源:William Stafford Noble (washington.edu)


「针对性」建议一:彻底搞懂审稿意见


如果你对审稿意见感到并不认同,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种情况。先彻底搞懂,才知道怎么认怂。


  1. 审稿人没有理解某些内容:如果审稿人并不是你研究问题所在领域的专家,他的水平可能代表了期刊的多数读者。你的写作目标应该是让所有读者理解和接受你做的研究,而不仅仅是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因此,有时候可能是你没有把观点表达得足够清楚,才导致对方并不能理解你的内容。


  2. 你没有理解某个特定的批评意见:在某些情况下,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反映了他对整个研究或某些假设的误解,尤其当是同一个审稿人有许多这类评论的时候。这可能是由于你没有充分解释研究假设。


  3. 你误解了审稿人的动机:对于审稿人的批评意见,有些作者可能认为审稿人有报复心理,或者是竞争对手意图拖延论文发表。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应该直接在回复信中与审稿人对抗,而应在单独的信件中向编辑表达你的担忧。但这其中很有可能存在误解。无论如何,你的主要目标是发表科研成果,粗鲁的批评并不意味着你要用粗鲁的方式去回应。


*图源:https://www.chiroeco.com/direct-response-marketing-examples/


「针对性」建议二:主动承担责任


认怂嘛,就主背锅吧!如果审稿人没有理解某些内容,你需要为自己没有说明清楚而道歉。即使你确信自己已经写得足够清楚,只是审稿人可能忽略了某些内容,你也要考虑重新修改论文,并在回复信中引用修改后的论文。


一般来说,虽然有些修改是没有必要的,但最好还是修改一下,这能够体现出你认真听取了审稿人的意见,理解了他们的观点。


「针对性」建议三:概述并回复审稿意见


在撰写回复给主编或审稿人的信件开头,通常要进行修订汇总,对所做的修改进行概述,并列出对重要审稿意见进行回复的新数据和新分析。


根据你的判断,回应中可以包括一些仅供审稿人参考的图表,这些图表不会出现在论文或补充材料中。额外产生的新结果可以在论文的引言部分写出。


如果有多个审稿人提出相同的批评意见,也可以在概述中指出来。整封回复信应该囊括所有的审稿意见,并列出你对它们依次做出的回复。


「针对性」建议四:回复信要能够代替修改稿


一封内容齐全的复信可以方便审稿人了解修订之处。关于文本或图表的修改,你的回复信应该进行引用,并说明你引用的是原稿还是修改稿,指出在哪一行有所修改。这能够使审稿人方便地了解你做出的调整,而不必在原稿和回复信之间来回翻阅。


此外,这也可以减少审稿人通读全文发现新问题的可能性。认怂嘛,就要最大程度让对方少费心少费力!


但有一点例外,如果修改的版本太长而无法引用,可以在回复信中直接指出来(例如给出新部分的标题)。


 「针对性」建议五:逐条回复审稿意见


审稿人经常抱怨作者没有一条一条地回复,尽管你的回复并不一定会百分百得到审稿人的认同,你也不能用跳过审稿意见的方式回避问题


审稿意见通常会用项目符号的形式标注出来,但审稿人在同一个项目符号中可能会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分别回复这两个批评意见,每条回复最好用项目符号单独标注。


「针对性」建议六:排版清晰便于阅读

回复信包含了审稿意见、修改稿以及回复等不同内容,如果不对这些信息加以区分,审稿人阅读的难度较大,可能会略过重要信息。


因此,你可以在排版方面下功夫,通过字体、颜色和缩进变化来区分三种不同的内容,并在回复信的引言中解释这些排版规则。


*图源:unsplash


「针对性」建议七:直接回答问题

针对审稿人提出的意见,你要尽可能提供“是”或“否”的答案,直接回答提出的问题。如果审稿人是正确的,你应该明确指出来。


你的目标是向审稿人表明你认真地对待了他们的意见,并且迅速做出了回应。在这之后,你可以再添加一些背景信息。


「针对性」建议八:按照评审要求进行

一般来说,你应该避免留下这样一种不好的印象——懒得针对评审意见进行另外的实验或分析。即使你认为评审的要求没有意义,你也最好按照要求去修改。


有些时候,审稿人提出的要求可能过于苛刻。你也可以真诚地表示这些要求超出了当前工作的范围。然而,工作范围是很难确定的。如果审稿人提出了10项要求,而你说其中9项都超出了工作范围,这是很难让审稿人满意的。


此外,在有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依靠编辑的裁量权。例如,编辑通常要求作者缩短手稿,而审稿人常常要求增加细节、实验或分析。如果审稿人这样要求,你可以表示:如果编辑同意,你愿意这样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审稿人提出了详细或非常有见地的建议,并且这个意见被采用了,你可以在致谢部分予以感谢。你需要提前了解一下投稿期刊的要求与禁忌,有些期刊是不允许在致谢中提及审稿人的。


*图源:google


「针对性」建议九:明确指出修订之处

有时候你的回复并没有向审稿人准确传达修改的内容。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在回复中说:“这一点在论文中是这样解决的……”,这种回应没有明确说明作者指的“论文”是原稿还是修改稿。


因此,请明确地指出原稿和修订版本,并解释所做的修改。


 「针对性」建议十:撰写两次回复信

如有必要,你可以撰写两次信件,一封是针对评审意见的回复信,另一封是写给主编的信。


回复信初稿通常分析评审意图、思考如何回复、衡量成本投入等等。初稿不仅可以帮助你与合著者确定回复信的最终版本,也是表达情绪的地方,特别是针对一些不公平或粗鲁的评论。在写完初稿后,你可以开始撰写一个新的文档,即你真正希望审稿人看到的内容。在时间上,最好是在做出实际的改进工作后写回复信。


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还需要给主编写一封单独的信,指出潜在的利益冲突,如审稿人的要求相互冲突或者评审意见与期刊政策相冲突的情况。


回复评审意见可能是发表过程较为有压力的一个环节。但你需要记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审稿人是善意的同事,他们愿意花时间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一般来说,经过审稿过程的手稿相对于原始版本都会有所改进。


往期相关推送

发表心得:读博三年半,发表9篇17万字论文是什么体验?

如何用ChatGPT快速读懂英文文献?| 宇凡问答


本篇推文的思维导图


社科传送门
世界社会科学,一门全开启:海外奖学金、书单、征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