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10月秋收季节。而在上周,一个与此相关的视频在网上火了。
视频内容是,在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的玉米地里,在大型机器收割完后,有不少村民在地里捡拾散落的玉米。农主在上前劝阻无效后,在皮卡车上架起加特林烟花,朝着捡拾玉米的人群乱射。
让人震撼又令人震惊的场面,迅速引起网络热议。视频通过日媒,传到了日本,很多日本网友也对此议论纷纷。
可以考虑用猎枪警告射击,或者放一些足以伤害耳膜的爆音,这样可能更有效,成本似乎也比放烟花低。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在日本的温室或稻田,那可真是场景如地狱般的悲剧。而在偏远的农村地区,高龄农民恐怕连自卫的能力都没有。
其实,在收割后的田地上捡拾剩余农作物的行为,并不罕见,这叫做拾穗。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油画《拾穗者》,通过绘制三位农妇在收割后的田地里拾取遗落的穗子场景,表达了对穷人和劳动者的同情与尊重。
但目前很多地方的拾穗行为,与油画表现的氛围完全不同。
在以前拾穗行为中,农主与拾穗者之间主要是基于不言自明的默契和人道主义精神。 这种默契体现在农主通常不会阻止贫苦农民在收获后捡拾剩余的农作物,而拾穗者也不会过度干扰田主的正常生产活动。
而现在就不同了,用日本网友的话说,是全民强盗。
这些拾穗者不请自来,有些甚至不是本村村民,而是邻村听到消息的人。他们开着农用车浩浩荡荡驶来,准备好了很多编织袋,想要满载而归。
到达目的地后,坐在田边整装待发。众多的人群,“丰收”的喜悦,非常像过节的气氛。
最后集体冲向农田,将所见之物,全部收入囊中。毫无顾忌地抢夺着土地的馈赠,又仿佛这些粮食是他们生存的希望。
日媒用“一心不乱”来形容这些拾穗者,这个词翻译成中文是“专心致志、不分心”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似乎完全沉浸于自己的目标,周围的环境、他人的目光都被抛诸脑后。
另外,上面说的这些,仍属于捡拾机械收割后遗落农作物的范畴。但有些地方就不同了,他们都不能被称之为拾穗者,因为他们是在农主收割前,直接去截取农作物,简直就是侵吞私有财产。
看完这一系列骚操作,日本网友想要评论的心,已经快要从屏幕中跳出来了。他们也讲述了与之类似的事情。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位和善的老奶奶对中国的学生说:“你们可以随便拿走这些蔬菜。”结果,她的菜园最后变得一片光秃秃的。
我小时候,有一天晚上,草莓大棚里来了小偷,他们的车陷入了泥泞中,向我们求救。因为爷爷性格温和,所以他稍微教训了他们一下,就用拖拉机把他们拉了出来。然而,第二天早上我们发现,棚子里的各种农具都被弄坏了,爷爷也因为这个震惊得腰部扭伤了。草莓大棚里的苗子也被踩坏了!
那最后,旅日君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玉米大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社会问题。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儿童,他们的生活处境可能比以前更加艰难。再随着种子、化肥和农药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地里的每一根玉米都显得格外珍贵。所以,不管是农主,还是拾穗者,都不愿意放弃地里的每一根玉米。
不过,对于“玉米大战”升级成为“烟花大战”,旅日君觉得农主有权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即使采取极端手段也是无奈之举。但在法治社会中,任何问题都应该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用烟花驱赶人群既危险又可能违法,如果造成伤亡,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对于明显侵犯他人财产的行为,地方管理和执法部门应及时介入。必须依法劝阻、制止和处罚,消除一些人抱有的“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让“合法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法治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