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青创Youth Startup
你的日常生活是不是这样:
明知道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却始终迈不出第一步;
每个月告诉自己要存钱,却还是忍不住疯狂买买买;
阅读计划列了一大堆,却总是找借口往后拖;
告诉自己明天一定要早起,结果还是起不来......
我们嘴上说着要改变,要自律,却总是习惯于做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却不知,那些年轻时曾偷过的懒,都会变成中年时给自己挖的坑!
我们与牛人之间的差距,不过就是“自律”二字。
知乎上有人问:有哪些自律的好习惯,坚持下去会让我们脱颖而出?
其中,最高赞的回答是:独处时蓄力,焦虑时运动,迷茫时读书。
这些事看起来很小,但当你日积月累下来,就会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
在外忙于工作社交,在家忙于生活琐碎,只有独处时,才是自己。
我身边一位朋友,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喝酒应酬,生活感觉越过越抑郁,所以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问他:在酒桌上,你快乐吗?应酬有用吗?
他回忆自己20多年的酒场应酬回答道:并不快乐,也没有很大用处。
医生又问他:那为什么要应酬呢?独处或许更快乐呢?
在心理医生的启发下,他开始减少应酬,去阅读运动和旅游,越活越潇洒,抑郁也烟消云散。
如今46岁的他,退居二线,捣鼓书法诗词和健身,越来越有精神气。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与其把大把的时间花费在迎合他人上,不如把时间用在丰盈自己上。
《夏日友人帐》中有句经典台词:“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独处,是一个人最成熟的选择;精进自己,则是独处时最好的方式。
常听人说,运动与不运动,差的是一整个人生。
人生下半场,拼的不是成就或财富,而是运动与健康。
研究长期记忆的神经科学教授温蒂,曾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点。
在一次漂流活动中,长期沉浸在实验室的温蒂教授,发现年纪不长的自己,竟然成了“体能最弱”的那个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她下定决心开始运动。
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她发现,运动不仅让她身材变得苗条,连记忆力和专注力也得到了提升。
对此十分好奇的她,决定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转换到运动对大脑的改变上。
这一研究也让她惊喜地发现,长期运动会对大脑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和功能产生巨大的变化:
“简单地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就能够对你的大脑产生即时和长期的保护功效,而且可以是持续一生的时间。”
运动,仿佛是天然的“强身剂”,让人能够保持精力充沛,活力满满。
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我们或许做不到每天跑步,但至少可以抓住一切碎片化时间,去锻炼身体,让自己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
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坚持不懈。
你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在雕刻生活。
你的每一次坚持,都是在塑造自己。
想要开启自律生活,活出想要的人生,不妨先从早起和读书这些小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