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外来物种在其原产地处于健康可持续状态,但有些受到威胁。因为它们在原产地可能面临灭绝风险,但作为外来物种又可能对新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给保护和入侵科学带来了难题。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了解这些物种的分布、引入途径及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变得尤为重要。
在本研究中,作者分析了全球具有非原生地种群的濒危哺乳动物的分布、引入途径、面临的威胁和保护策略,重新评估了它们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的类别,并考察了当前用于管理这些物种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在 230种外来哺乳动物中,有36种在其原生地受到威胁,包括极度濒危(17%)、濒危(25%)或易危(58%),同时这一数字也高于之前的研究报告。这些物种被引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狩猎并在亚洲内部引进。这些哺乳动物面临着多重威胁,尤其是人类将其作为生物资源使用。在将外来种群纳入重新评估后,8个物种(占总数的22%)的灭绝风险类别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些物种的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例如,欧洲兔从易危变为了无危;爪哇鹿和桑巴鹿也从易危变为了无危。虽然其中一些外来种群可能具有保护价值,但制定保护措施的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仔细考虑,以避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图1按(a)目和(b)科划分的 36种有外来种群的濒危哺乳动物的濒危状态。图中显示了IUCN红色名录中的物种类别(极度濒危、濒危和易危)。
图2有外来种群的濒危哺乳动物(a)本土分布区和(b)外来分布区的分布情况(n = 36种)。
图3 36种有外来种群的濒危哺乳动物在原生大陆和引入大陆之间的流动情况。线条的宽度表示在原生地和引入地之间交换的物种数量。引入或源自同一大陆的多个物种只计算一次。靠近圆底的链接表示原产于该大洲并被引入该大洲的物种。
图4 (a)存在非原生地种群的哺乳动物面临的威胁,(b)存在外来种群的濒危哺乳动物在原生地受到的保护措施(n = 36个物种)。每个物种可能受到不止一种威胁的影响,或采取不止一种保护措施。
图5根据之前评估(左侧;IUCN 2023)和该研究评估(包括外来种群,右侧)对有外来种群的受威胁哺乳动物(n = 36种)进行的全球 IUCN红色名录评估的变化。红色名录濒危类别用代码表示:CR:极度濒危;EN:濒危;VU:易危;NT:近危;LC:无危。
该研究强调了更新后的数据库对于识别更多具有外来种群的受威胁哺乳动物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随着时间推移,外来种群信息更新对评估物种保护状态变化的重要性。研究指出,考虑到外来种群后,一些物种的全球灭绝风险有所降低,这表明外来种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灭绝风险。然而,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应该将外来种群纳入物种保护评估之中?这不仅涉及到如何定义一个物种的“自然”分布范围,还关系到如何平衡本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濒危物种保护之间的矛盾。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些复杂的关系,并制定出更加综合的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