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胸科医院完成一例准分子激光鞘ICD取出术,填补了河南省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准分子激光鞘ICD取出术,这项仅在国内少数顶尖医疗机构开展的先进技术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正式落地,未来将惠及更多患者,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助力健康中原建设贡献更多胸科力量。
心律植入装置改变了许许多多心脏疾病患者的生活,正是有了起搏器、ICD、CRT等心律植入装置,患有心脏疾病的病人可以期盼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然而,事物总是有两面性,随着心律植入装置植入数量的增多,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时有发生。植入物感染,作为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导致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作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由我国著名心内科专家、我院党委书记袁义强带领的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曾多次接诊此类患者,11月11日,来自濮阳的胜女士也慕名来到我院心血管内科七病区求诊。
胜女士三年前因间断胸闷气喘与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医生为其植入ICD并配合药物治疗,原以为从此便可以正常生活,但没想到的是手术切口一直无法愈合。
两年来胜女士也曾多次各地求诊,一直没有取得良好效果,直至11月11日因再发胸闷,经人介绍后来到我院。接诊后黄琼主任为其完善检查,发现手术切口感染,需要尽快拔出电极,处理切口后更换新的ICD。
由于以前埋置的两根电极与周围组织黏连严重,游离困难,无法用常规方式拔出。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袁义强、黄琼团队决定为胜女士行准分子激光鞘ICD取出术。这也是河南省首例激光鞘ICD取出术。
手术于11月12日开展,本次手术难度高,要时刻保证激光鞘沿锁定钢丝与电极导线形成的轨道前行而不发生偏向,造成血管穿孔,这需要术者有极大的耐心和良好的技术。袁义强、黄琼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沉着冷静的心态,在LLD固定牵拉下,将14F激光鞘顺利推送到电极头端,随后顺利取出电极,拔除电极仅用时几分钟,手术非常成功。
未来,在抗感染治疗后医生将为其植入新的ICD。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血管相关体内植入装置的体积和组织相容性在不断改进,但令人遗憾的是,相关感染率不降反升。Cabell 等报道,自1990年至1999年,心律植入装置相关感染率增加了近 1.24 倍,其中 ICD 相关感染率增加尤为突出。
目前,国内外业界的共识是,心律植入装置感染一旦确诊,尽早行感染装置的整体拔除,这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导线拔除的难度会因导线与血管内膜或心内膜的粘连程度和位置而异,有些可以徒手拔除或利用简单工具拔除,而有些粘连严重者,需要借助准分子激光消融粘连组织进行拔除。
准分子激光鞘电极拔除术是近年来国外开展的新型技术手段,已成为经静脉拔除术的首选方法。该技术在准分子激光的作用下,使电极和其外周的心肌、沿途血管游离出来,能显著降低拔除术对心肌及外周组织的损伤,并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放射线暴露,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