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什么最难?
很多人觉得选企业最难,其实在整个投资研究过程中,选企业我觉得是最简单的,为何?如果你按照价值理论选企业,只有两种结果,一种就是选最优质的企业,一种就是最便宜的企业,但是不管哪个方法选出来,结果都会出现很多企业!
选出很多优质企业,怎么办呢?
如果优质企业与普通企业对比,这个舍去普通企业,留下优质企业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如果都是很优质的企业,就比较难处理了!
因为资金是有限的,所以最终还是只能布局在个股上,举个例子,贵州茅台和中国移动,都是各自行业的王者,海康威视和格力电器,也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就像我选出300强,很多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
品牌100更是如此,很多企业直接形成寡头垄断,面对如此强悍的基本面实力,该怎么布局呢?
最近几年,最困惑我的不是选企业,从300强到100强到30强,都有完整的体系和思路,也就是我就是一直不断的按照条件重复选,困惑我的就是仓位控制!
我以前的仓控,基本10家左右,后面扩张到30多家,再到50家,到现在的64家,其实扩张的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资金大了,好的机会不可能随处出现,资金也不可能空仓等待,所以只能多选个股埋伏,长期跟踪后,再逐渐集中,
二是为了资金安全,现在很多个股,即使持有1%的仓位,市值也高达几十万,相当于3%的仓位,也接近百万,也就是1-2%的这个量,超过大部分读者的量!
也就是按照50W算,你重仓3-5家企业,其实总金额的角度看,还没有我一家企业1%的仓位多,但是你重仓2家企业,所承担的压力比我1%的仓位大很多!
为什么要做仓位控制?
仓控的目的,不是收益,是安全,是用集中的超额收益,换取分散后的安全!收益来自于选优秀企业和择时,仓控就是保证总体安全,所以很多人走入一个误区,想提高收益,不是在企业研究中上下功夫,而是想着重仓或者融资,最终只能是南辕北辙!
去年的时候,我持有64家,以后大概也就是围绕60-70家布局,这个数据,两个原因,一是64这数来自于易经,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另外一个就是64,如果按照5天来算,大概就是一年的时间,也就是我可以花5天的时间重点研究一家企业,如果按照月算,大概是五年!
一般的经济周期,大概是十年左右,也就是如果避开繁荣和上升区,萧条和低迷区间占据5年,这样从行业的角度看,我就可以专门研究行业周期,只要底部埋伏,胜率就会提高很多!
比如前两年的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就是典型的繁荣区,地产23和24年就是萧条低迷区,如果按照周期算,地产筑底后,未来的即使没什么机会,但是现在的价格也比三年前安全不少!
巴菲特一直强调能力圈,但是资本市场,很多都是聪明的糊涂蛋,被欲望和恐惧牵引着,没有理性的判断,忽略了日常的积累,最终成为了市场发展的牺牲品!
什么是能力圈?就是心安即归处,就像我持有的60多家企业,我一周看一遍就行,以后还要升华到一月看一次,多出来的时间,就是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体系,然后让自己从投资研究中脱离出来,不要一天盯着市场波动虚度光阴!
投资,我们不能靠个股挣钱,要靠体系挣钱,要靠选出低估优质的个股的体系挣钱,这才是投资者最终的归宿!
心安即归处!
最近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