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安大力宣传秦唐文化而偏偏绕过大汉文化?

文摘   2024-07-21 09:35   重庆  

这是笔者最近出差西安时被西安友人问到的问题。当时我还以“外交言语”玩笑回答说“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你们的文旅部门”。

西安是笔者最喜欢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很显然,原因在于她作为十三朝古都留存的厚重历史文化。每次去西安,都要去碑林历史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让自己的身心恣肆于厚重的历史思绪之中。

仅凭“汉字”“汉语”两个词语就能明白汉朝对中国文化无以伦比的影响。更何况汉朝还确立了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之“正统”并延续至今;确立了“大一统”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最高追求并延续至今;出现了一个自比孔子的董仲舒(笔者认为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巨大的人物就是孔子和董仲舒)。

汉长安复原图

汉朝对中国文化、历史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怎样拔高都不过分,然而,我们确实也见到了西安对秦文化和唐文华的大力宣扬和包装,却独独冷淡了汉文化。原因何在?

依笔者浅见,原因如下:

1、汉代的“长安”与现在的西安并不在同一个地方。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这首诗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名篇《长安古意》,这句诗生动地描绘出了长安城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的景象,那时的长安正是现今的西安。而汉朝的长安却在西安以北远郊,以西安相距较远。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果西安非要将汉长安与唐长安、今西安“统合”或者模糊处理,显然就不够严谨。

2、汉朝的建立,自刘邦斩蛇起义(前209年)到消灭诸侯叛乱势力基本实现国家统一,经历了十余年战乱(如果加上秦朝暴政,就是二十余年),因此西汉初期的政治都以休养生息为主,国家和帝王都从俭,并没有搞一些庞大的建筑,因此没有什么“像样”的历史遗存。

文景时期更是信奉黄老之学,讲究“清静无为”。汉文帝一条袍子缝缝补补甚至穿了四十年,宫内蚊帐不用彩线,连皇后的裙子都不能坠地,文帝还大力倡导薄葬……

即便出了一个大开大合、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他的精力也集中在对匈奴的战争上,国家财力、物力、人力也主要用在了战争上,哪里还有精力、财力、人力来搞大型建设?西汉末期的宠臣、权臣王莽为了哗众取宠,不仅沿用了汉文帝的节俭,甚至还要求妻子只能穿粗布衣服。足见从俭是当时从上到下的社会主流价值。

唐长安复原图

这些都以秦唐完全不同。秦朝虽然都城咸阳,但秦始皇时逐渐向渭河以南扩张,逐渐形成了汉长安的基础。抛开这个不说,就凭秦始皇陵的庞大和神秘、就凭“阿房宫三千里”的传说,秦朝就值得大书特书。唐朝自不必说了,绚丽的文化和艺术、高度发达的经济,尤其崇尚自由的个性都值得宣扬。

刘秀建立的东汉都洛阳,与西安更没有啥事儿。

历史文化值得宣扬,将其包装成文旅产品也值得提倡,西安在这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也别忽视了汉文化。

作者简介:骨子里有着读书人的一丝清高,从来不把自己看作商人。传统文化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读读写写,所读书目以乾隆之前古书居多,所写文章以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传统文化及文化评论为主。欣胜达文化:有书想出版,就找欣胜达;写作、出版、发行一条龙服务。

欣胜达文化
读书人,文化事;谈古论今,文化核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