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特刊*散文】I 朱卫红:《中秋月》

文摘   2024-09-17 00:00   湖北  


中秋月

朱卫红



新兵连结束后,小武当上了团部机关的勤务兵。初见领导,小武不犯怵。偶尔只是有些分不清领导的官大官小,新兵连三个月,见到最大的官也只是个一杠三颗星的,一下见到这么些个两杠几星星的,着实有些意外。

新兵的信多。小武负责邮件报刊收发,常为人家送信,却少有他自己的。老兵问:“想不想家,想不想娘亲?”“嘿嘿,有啥子想头嘛,到部队来父母放心得下。”小武说,家里弟兄五个,他排行老幺。因为经济困难,上完初中就没念了,和几个兄长一起外出打工。入伍之前已经在外好多年了。“父母都六十多岁了,又不识字,哥哥们远在南方打工,没有来信说明他们都好嘛。”

兵们聚在一起的时候,都好听小武讲打工那会的事儿。说起在异乡经历,小武总是有些激动。打工那节儿,由于文化少,没技术,干的尽是力气活,不但受累,收入还低。没事做的时候,还常被人家说成是盲流。“咳,那滋味一言难尽。”小武说:“有学问好,能找个好工作不说,一辈子有的是本钱咧。”“娘说了娃儿啊,辣椒红不过把子的,自己的路还要自己去走。”说到娘,小武眼睛里放着神采的光。

入夏,小武当兵近半年了。一日自告奋勇要求当办公楼前开水房的司炉工。他说这活计在打工时就干过,比这个供水炉子大得多,是供生产用气的炉,还拿过司炉工等级证的。烧锅炉是份辛苦的差,尤其是这入伏的大热天里。本就脸黑,出得锅炉房门来,已是个非洲球员的模样。首长见了都有些心疼,怕累坏这个素日里聪明勤快的小个子兵。

小武嘴甜,手也巧,会织毛衣,修理自行车。大院里的家属们也喜欢这个本应该喊他们其中一些人阿姨的娃娃兵。说起织毛衣,有时大家便拿他打趣。小武说,这个没啥子的,在四川老家,男娃儿会织毛线的多着哩!修理自行车是初到南方打工不久,从破烂堆里捡来辆人家扔掉的脚踏车,捣鼓着修修补补开始的。在外时时难啦,刚去的时候觉着外面的世界好精彩,路宽楼高的,陌生的城市却难以一时找到个长久落脚地,于是那辆老爷车成了小武满世界找活干的行头。

湖北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小武喜欢吃麻辣,不习惯北方的饮食。常听他念叨老家的麻辣烫、拌凉粉的滋味顺口,他的表述加上声响和动作,听着就觉得馋得慌。逢部队驻地赶集的日子,小武最高兴。家属院的嫂子们会为他带回好吃的,除水果外,最令他心动的是拌凉粉,尽管配料里少了些麻辣风味,还是一个劲叫好吃。望着小武辣得满头是汗,嫂子们只是一个劲咯咯笑,边说,慢点吃,别噎着,下回再捎给你。

小武属兔,过完中秋节就十九岁了。

中秋节那天,机关给每人发了四个月饼。晚上会餐的时候,小武多喝了杯啤酒,满脸通红。七点半看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小武向班长请假说出去看看月亮。

入秋的夜,北方的风有些凉。一轮明月挂在对面家属区的楼顶上,圆又亮。

电视里的中秋晚会演了半小时,班长不见小武回屋,便寻了出来。见有人坐在办公楼前的台阶上,面对着月亮想心思,手里象是拿着什么,便走过去,轻轻喊了声。小武回过头来,见是班长,赶紧起身来放下捧着的四个月饼用袖口去抹眼睛。班长上前用手拍拍小武的肩膀说是想娘了吧,小武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皎洁的月光洒在办公楼前的台阶上,远望去,台阶上又多了个坐着的人影子。



编审:周国英


作者简介



朱卫红,湖北蕲春人,新闻记者。曾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部,爱好文学。现供职于蕲春县融媒体中心(蕲春广播电视台)。

 

关注投稿



黄石文学
湖北省黄石市文联主管,黄石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网络文学微刊。《黄石文学》立足黄石,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微刊不厚名家,不薄新人。 打造鄂东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网络平台,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
 最新文章